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7-05-09刘小萍
刘小萍
【摘 要】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文化的教育,更是道德品质的教育与熏陶。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正值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其进行道德教育是重要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角度做出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渗透 道德情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91-02
新时期,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教学体制逐渐成为我国各阶段教学的主流,和以往以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不同,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培养,明确要求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将教学重点放到基础性知识传授方面,更要注重德育方面的教学,从而为国家的未来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素养的实用性人才。高中是学生人格和个性逐渐定性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知识学习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并且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会呈现初步的定型状态。而这种定型一旦确定,有可能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在保证基本知识传输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给予学生思想上的陶冶和思维上的影响,即做好德育方面的教学工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语文可以成为高中德育教育坚强的后盾,因此在下文中,我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重点针对德育教育展开几点教学意义上的探讨。
一、结合课文教学及相关内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当代中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这是他们的优点。但在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中,淡漠历史,不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不知道先辈为了寻求民族解放道路所付出的艰辛。针对这一思想实际,在教学鲁迅的《<呐喊>自序》时,教师就可积极捕捉德育契机,精心施教。可先设计这样富有深情的导语:“同学们,当你们现在沐浴着幸福的阳光时,你们可曾想过,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吗?你们可曾想过,有多少先辈为了国家的振兴,进行了怎样艰辛的探索吗?人是不能忘本的,更不能忘记祖国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重温鲁迅先生当年是怎样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心路历程,接受先生那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线,重点讲析鲁迅先生为了拯救国民的灵魂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理想,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的崇高品质。最后,再做这样画龙点睛式的总结:“同学们,尽管我们现在已初步进入或即将步入小康生活,但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有人这样形容这个差距:我们即使马不停蹄地赶,到本世纪中叶,才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现在的水平。所以,我们还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鲁迅先生那种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命运结合起来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同学们的心灵一定会受到极大的震动,陷入沉思而深受启示。
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基于彰显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功能,教師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教学语言的合理使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投入度,进而培养其道德情感。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教学语言涵盖课堂导入语言、过渡语言、点拨语言、结束语以及教师示范性文章朗读等内容。现以教学导入语言与教师示范性文章朗读为例加以说明,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把握和使用生动地导入语,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凝聚。从而激发其对语文知识的探求渴望。在讲授《活板》一文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书籍印刷的方式这个问题,学生集思广益,阐述个人见解,笔者抓住这一时机,要求学生细致阅读文章,并思考古人如何实现书籍印刷。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有效的教学内容衔接,并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伟大魅力。此外,教师应利用示范性文章朗读实现德育目的。笔者在讲授《春》一文时,注重以充沛的情感进行文章朗读,从而使学生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炙热的情感。
三、爱国主义思想,使其终生受益中学生精力充沛
喜爱从事各方面的活动,容易在活动中接受感染和影响,这种感染和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超过课堂之外,往往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终生难忘。语文课堂活动是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课堂活动中融入德育内容,深化素质教育,是语文这门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延伸。在教学鲁迅小说《药》时,为了使学生深入领会上世纪初中国国民的不觉悟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同时也感悟一下鲁迅先生那为国为民而不断思索的拳拳爱国之心,学习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不失时机地布置了第二课堂活动:请同学们把《药》改编排练成话剧,为全县中学生艺术节准备节目。之后,我一直关注着同学们这一活动的发展动向,不时地指导他们如何把握华老栓愚昧麻木的内心世界、刽子手杀害革命者的凶残、革命者夏瑜没有充分发动民众的悲哀,要求他们要充分理解鲁迅先生对这种革命悲剧的痛心思考,告诉他们只有深刻把握这些内容,才是改编和排练成功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人物和作品主旨,还运用多媒体教室下载了电影《药》让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革命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的排练实践会更加巩固这种革命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使其终生受益。
四、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个性人格,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高中正是学生个性和人格的成熟阶段,俗话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人格方面有缺陷,知识学习反而会成为其走上歧途的助力。所以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知识上的引导者和生活中的朋友。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语文这门学科为连接点,和学生建立生活上的联系,对于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高中生来说,日常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苦恼,这些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影响,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情绪上的疏通和引导,以确保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总之,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这牵涉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牵涉到教师熟练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正确处理教材及对教学各环节的设计,牵涉到教师如何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失时机地选取渗透点和教法实施德育教育。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邱颖.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德育工作的相关探讨[J].新课程,2008.(16).
[2]唐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J].课外语文,2008.(22).
[3]唐成.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J].语数外学习,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