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
2017-05-09姚瑶
姚瑶
通俗意义上的多媒体是指以电脑为中心,直接作用于人类感官的文字,图像,图形声频和视频等媒体的总称。2007年4月我校第二批老师前往江苏洋思中学学习改革前沿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我也有幸前往。我在洋思中学所听的每节展示课,都离不了多媒体教学。当时取经回来的我以及其他校内外所有老师的经验交流课,公开课,示范课无不例外的采用多媒体授课。那时的一堂公开课若没有用多媒体,无论讲的多好,评委,学生连同授课老师本人都不认为是一节成功的课。因此大家都照猫画虎,形似而神不似的学着洋思,借助多媒体轰轰烈烈地投入到新教改的大潮中了。我的英语教学也当仁不让的模仿着。至今课改和学习革新课堂教学的活动进行了将近十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改掉了些什么,革新了什么?需要改进的是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还是教学工具?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是在这次教改中,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是公认的。她似乎成了教改的一个标志,一个教学时代的符号。但它的真正作用值得我们深思,尤其是在高中英语这门语言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就此我的看法是:
第一,多媒体走进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其容量之大,内容足够的丰富是一支粉笔和三尺讲台无法替代的。它更大的魅力是通过影像能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想象的事物具体化。如果老师能在一节课上恰当合理,适度适时的把所教内容通过多媒体有效展现出来,使学生借助多媒体学有所得,见有所想,那是该大加赞赏的事。但是我们知道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具。是达到教学 目标的工具而已。这种工具在英语课堂上不能代替学生张嘴说英语,动手做笔记,凝神静气地听或聚精会神的读英语。所以在某些场合多媒体并不是英语课堂上非用不可的东西。
第二,从备课方面来说,耗时太多,有时会得不偿失。对大多数老师来说要备好一节适合本班学生,教师操作起来得心应手的课件不是一两个小时能拿下来的事。我们知道中学英语课堂中老师们使用的课件绝大多数是从网上下载或从运营商手中购买后再通过编辑,删除,移动,粘贴等来来回回整合后才得到的。这个过程不说老教师,年轻教师也没有几个说是容易的。因为我们都是学英语专业的,不是学计算机的。所以把备课时间花在用多媒体整合课件上不如花在深钻课本,提高自身英语表达能力上和业务素质上。用教师自身的魅力启迪学生,让学生有没得享受。
第三,现有课件内容,我觉得呈现了过多的华而不实的东西。我确实无意涂抹这项发明。因为在一节课的多媒体课件内容中,除去课题,学习目标,内容总结,课后作业等几张鸡肋般的东西外,其他页面上的内容大多是对教科书中词汇,语句,图片等的重复呈现。在形式上看,要么是词汇释义,对应拓展,要么就课文内容设计了些正误判断,单项选择或完形填空等形式的练习题而已。再配上一些“练一练”,“想一想”“小试牛刀”的字样,从视觉上的确给人以美感。那华丽的图案,小巧的卡通形象,灵动的画面,五颜六色的背景和无穷无尽的空间完全能把教材内容错综复杂的呈现无数遍。实际上多媒体课件是悬于黑板之上,老师身后,学生眼前的华丽地闪烁的教具。它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代替了老师的板书,学生的思考和笔记,并在教和学之间打着擦边球,控制着课堂,限制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它游离在学生看和听之间,使课堂看似热闹,实质上浪费了时间。阻碍学生认真学习,学生多以观赏的形式附和着老师。不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理念。
最后,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学生会用英语交流,必须以学生的语言實践为基础,即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学生体验。英语教科书中谈论的内容不抽象也不深奥,无需视频。词汇储量需要强记,听说能力的提高最有效的工具是音频,阅读和写作需要练习。总之英语是交际工具,是一门学科而不是科学,必须通过学生语言实践方可提高。多媒体只能以文字,符号,图像,图形,活动影像等信息重复事物的客观属性,给学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感觉而不是现实。有些课件中的内容老师完全浓缩在一言一词中。
所以,我认为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无并不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课件张数的多少和内容的多寡也不是教学效果好坏的直接原因。多媒体并非课改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符号和象征。我们在课堂上使用课件最好做到精,准,少而不是泛,烂,多。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教学的万能工具,应该克服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理性的使用。
仅个人之见,欢迎同仁们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晓娟.《学英语:高中教学研究2013年第一期 总2099期》7版《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看多媒体教学》
[2]康红兵.《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第十期,《英语可视化教学设计及特征,价值和实现路径》
[3]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学英语 高中课标基础 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