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中的感知觉
2017-05-09赖林
赖林
摘 要:感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有了感觉才会有认知,没有初级的感觉,也就不会有高级的认知。声乐是一门既看不见也摸不到,而且具有很大抽象性的学科,我们要通过感知觉来调整歌唱的状态以及发声器官,我们可以利用感知觉和歌唱技巧与日常生活的动作联系起来帮助我们学习歌唱,从而摆脱声乐纯理论性术语带来的困惑,帮助学习歌唱者更好更快地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关键词:心理学;感觉;知觉;感知觉
一、歌唱中的感觉
(一)歌唱的外部感觉
1.歌唱的音色感觉。“音色是指基本频率与强度相同,但附加振动成份不同的声音彼此区分开来的特殊品质”如果基本频率相同的声音,音色也不一定会相同,各具的特色也不同。优美好听的音质,是歌唱艺术中表现声音魅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它包含有音色的明亮与纯净两种因素。我们在学习声乐演唱过程中,应该要学会熟练掌控音色感觉,音色感觉分为两种:①音色由暗变亮时应感到又空又暗的声音集中在振动的音响的中心有一个共鸣点,从而透出集中、明亮的声音;②音色由亮变暗时应感到结实、明亮的声音在“吸着唱”的状态中逐渐往后扩散,歌唱者在掌握声音音色变化的演唱技巧时要用心仔细体验和熟练掌握这两种感觉,在学唱时充分利用歌唱音色表达音乐情感的这一特性。
2.歌唱的音高感觉和节奏感觉。音高和节奏是音乐旋律的最基本的因素,频率决定音高,频率数越大音调就越高,相反,频率数越小音调就越低。稳定的音高感觉能帮助歌唱提高音高感觉。节奏是音乐的支柱、乐感的核心;它如脉搏存在于人的身体,时刻都有节奏的跳动。在学习歌唱过程中,除了将每个音、每个字唱准之外,节奏感觉的训练和培养也不可忽视。节奏感觉可以通过音乐欣赏和视唱练耳的学习来训练。因此,好的节奏感是掌握学习歌唱的必备条件。
(二)歌唱的内部感觉
1.歌唱的呼吸感觉。对于歌唱的呼吸感觉,很多人都有自己看法和体会,但是从感觉上去理解,就会集中在一个点上。在歌唱过程中吸气时,要有口鼻腔放开的感觉、半打哈欠的感觉,要有气流畅通无阻的感觉,要有胸腔、肺部开阔的感觉和腹部、腰肌膨胀的感觉。掌握了这些正确的感觉,就好比地基的好坏、牢固来决定楼房的高度与耐用,那么在歌唱中也是如此,正确的歌唱呼吸感觉在声乐演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歌唱的呼吸感觉是抽象的,但是借用这种形象的感觉,可以帮助学唱者快速、准确的掌握歌唱呼吸。由此可见,想要学会歌唱的呼吸,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感觉作为指导,然后不断的练习,这样声乐演唱水平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2.歌唱的发声感觉。“喉头挡气使声带震动发声而产生音源,是歌唱中的一种核心,声带是发音体是树立基本音的地方。”歌唱者应该知道是因为气息振动了声带,从而使声带发出声音。正确的发声感觉在歌唱中就会有的美的音质,因此,想要有良好的发声感觉,就要在学唱时,要有兴奋的歌唱情绪、正确的歌唱姿态,要协调好发声器官的各机能部分,做到吸气时喉头始终是低位置,保持软口盖的上台,发声时咽部打开的状态,要重视发挥发声器官各部分的合乎自然规律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发声感觉是歌唱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如果想要正确掌握这些状态必须得靠自己的感觉去领悟、去实践,然后坚持不懈的练习,歌唱水平慢慢的会越来越进步。
二、歌唱中的知觉
(一)基于外部感觉的知觉
基于外部感觉的知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在外部感觉的基础上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在歌唱中,听觉主要涉及听的知觉能力,比如:音高概念、音色的分辨能力、调性感、旋律感等,其中关于音色的分辨能力,就已经涉及了听觉的转换,并通过联想作用,有音乐家将声音和色彩联系在一起,因此就形成了“音色”这一概念。歌唱者对听觉的灵敏与否影响着音色好坏的分辨能力。这表明了歌唱要求音乐听觉的复杂性、敏锐性和精确性。通过感觉,我们只知道事物的个别属性,但是再通过知觉我们才能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歌唱活动中歌唱者要感觉共鸣腔体是否是“空”的,在声音“空腔”里出现共鸣和明亮的音色。准确地来说,对空间的感知就是知觉,知觉才可以使歌唱者对呼吸腔体、共鸣腔体产生整体的认识。歌唱者对歌唱中的知觉能力有先天性和后天培养的,其中后天的培养和实践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歌唱者的感知觉的潜力是可以在后天的实践中得到发展的。
(二)歌唱中深层意义上的知觉
1.歌唱知觉的选择性。“知觉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比如歌唱者在舞台上演唱时,她的服饰、歌声动作表情就成了观众的知觉对象,而歌唱的风格就称为背景,而后是歌唱者根据歌曲的内容、思想情感的不同需要及兴趣经验引起知觉的选择范围。在歌唱活动中,要把握好歌唱知觉的选择性,平时在一些集体课教学、观摩课教学,或者在网上观看演唱视频,都可以从中通过知觉的对比,做出调整声音对错的选择。这样还可以提高歌唱者的审美能力,从而使歌唱者在演唱时表现得更完美。
2.歌唱知觉的理解性。“在歌唱知觉的过程,歌唱者将过去获得的有关歌唱经验对感知的演唱进行加工处理、修饰、并用表演的形式把歌曲的内涵展现出来,这种知觉的特性就是歌唱者的理解性。”
《孟姜女》歌剧片段,歌曲旋律富有流动性,以诉说的形式来抒发情感。歌词“夏夜里银河飞流星,那是牛郎会织女点燃的红灯笼。”孟姜女自己一个人坐在门口,看到夏夜空中的流星,想到牛郎织女尚能七夕相会,而自己的丈夫却重逢无期,“孟姜女望长空泪眼蒙蒙,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表达了孟姜女和杞良哥天各一方的思念。歌唱者要把握歌曲的主题风格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演唱这句歌词时应该略带有哭腔的感觉来演绎音乐,从而增加歌曲的感染力。那么这就要求歌唱者具有很好的歌唱技能知覺,才能把音乐表演得淋漓尽致,从而感染观众。在理解过程中,只是经验是关键。因此,歌唱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积累文化知识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参考文献:
[1]李红.心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3]陈娟.论歌唱中的感觉[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