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初探
2017-05-09孟小聃
孟小聃
【摘 要】钢琴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然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基础参差不齐,钢琴课教学压力较大,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育工作者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水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 钢琴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212-01
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熟练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适应当前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钢琴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是融理论性、技术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教学任务比较艰巨。目前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们有清醒的认识,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有效教学,从而解决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阶段学校普遍不重视音乐课,钢琴对这些学生来说基本上是可以说是“零起点”,对音乐的热爱程度、音乐感觉、音乐理解力等方面都相当欠缺。当前职业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培养目标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教师队伍跟不上当前教育发展趋势,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这种状况对钢琴教学影响很大,可以说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针对以上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自己的看法,运用多种方法提高钢琴教学的效果。
(一)科学定位,明确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主导思想和教学模式受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往往偏向“专业性”。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幼儿教师,将来主要从事对学前阶段幼儿的教育工作,过多的“专业性”其实并不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当前的教育要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首先要考虑清楚,幼儿园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幼儿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们的教学目标只有与地区幼儿教育现状和教育目标相吻合,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获得学生们的认可。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应该更多地侧重于钢琴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即兴伴奏,理论只是辅助于钢琴教学的,而不能只侧重于理论教育,所以职业院校必须明确学前教育专业钢琴的教学目标。
(二)因材施教,完善教学形式
针对学生钢琴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钢琴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开展教学,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对授课方式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是必要的。传统的教育方式是通过大班集体教学,也是当前我们教育设施局限不得不采取的普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合理地方,但不能所有的教学都选择这种教学方式。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可以选用大班集体课教学、小组课教学、个别课等多种方式来开展,如讲授一些共性的知识,比如弹奏的基本方法、乐理知识可以采用大班集体课教学;而小组课教学可以将弹奏程度相当的学生编成一组进行统一指导,使学生相互促进,增强学习动力;对个别优秀学生和后进生,采用“一对一”的教学形式效果则更好。
(三)理实一体,打造教师团队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虽然现在极力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容忽视。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钢琴课的教学效果。由于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教师必须不断的更新和改革。通过网络进行自学,提高理论素质;通过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社会调研和幼儿园顶岗教学,进行大胆的课程改革。只有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才能找到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当然,学校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给教师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注重钢琴教师整体能力的提升,注重新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推广,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
(四)准确把握,建立评价体系
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时,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演奏考试式”考核方式,即在期中和期末考试时让学生弹奏钢琴,根据学生弹奏效果来考核。由于这种考试方式都是定期进行,学生难免忽视平时的技能练习效果,考试前学生往往是“临时抱佛脚”;还有的学生平时练习很用功,但是因为心理素质差,考试太紧张,最终考试成绩不理想。总之,这种考核方式不太合理,容易挫伤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采用多主体参与等级考核评价体系比较可行,具体体现为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師评价等多主体进行优良中差的等级评价。衡量一个评价体系是否有效,要看评价是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往往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积极的作用,取得意想不到效果。
(五)寓教于乐,培养学习兴趣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基础较弱,一开始接触钢琴大多劲头十足,随着课程不断开展,难度加大,颓废、厌学的情绪开始在学生中蔓延。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讲解一些弹奏技巧时,可以用示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即兴伴奏时,可以通过为一些流行歌曲配伴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授幼儿歌曲即兴伴奏时,可以去幼儿园体会幼儿教师的现场教学气氛。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加强课后练习,毕竟仅靠上课时间是不可能将钢琴学好的,学生钢琴技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课后实践锻炼。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EB]人民网教育频道,2010一7一30
[2]杨丽.浅谈职专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3]叶熙熙.幼师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丽水学院学报,2009(2)
[4]刘杨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