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引航”
2017-05-09蔡新峰
蔡新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33-0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名师引航、团队推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如何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建设的内容有哪些?团队建设的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教师团队建设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永恒主题。
近年来,我院明确提出“提素质、强技能、树形象”的口号,通过加强院企合作、師资培训以及举办每年一届的技能文化节,内提素质,外树形象,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双师”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得到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2013年11月,威海市教育局关于《第二期威海名课程团队建设工程候选团队培养管理办法》的文件下发开始执行,我院以此为重要契机,结合示范专业建设工作,及时出台鼓励政策,试图通过“名课程团队”的集中建设,来培养一批“名师”,并以此来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鉴于此,我就几年来“名课程团队”的建设过程,进行一下梳理,提出如下几点,算是一些心得吧,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把握团队建设内涵,明确“名课程团队”建设目标
把握团队建设的内涵,离不开对团队概念的理解。所谓团队,是指有一定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拥有共同的目标,是团队的本质特征,团队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个人能量的总和。
团队存在于不同的组织当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特征。“名课程”教师团队是指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相互协作的骨干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为主要途径,以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
《第二期威海名课程团队建设工程候选团队培养管理办法》中,首先明确了团队建设的目标,即通过培养,造就一批切实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教学与科研能力突出、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成果显著的优秀课程团队;探索出一系列适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新课程理念和学科特点,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教研模式、教学模式和育人方法;开发出一系列创新点突出、内容丰富的学科优质课程资源;通过名课程团队建设的帮携活动,辐射带动其他教师群体的共同发展。
通过对以上培养目标的认真研读,我们充分认识到团队培养的几个重点,分别是:名师培养、教学和教研模式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团队帮携等。
二、团队成员组成的结构要合理
团队成员组成要体现校企融合、结构合理的原则。团队的结构要具有梯次性,即成员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岗位结构、技能结构等方面要合理搭配,科学布局。课程团队负责人要由教学、教研实践丰富的专业学科带头人担任,团队骨干成员要由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担任,团队中要有适当比例的青年教师组成。
教师团队的组成结构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团队建设的成与败。
三、根据建设目标来制定规划,明确发展路径
我们制定的专业发展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培训与考察学习、日常教科研活动(分校级、市区级、市级)、教学创新的方向、“名课程团队候选团队工作室”与专业团队的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开发、课题研究、跨校教研以及预期成效等。
1、以培养团队带头人为核心,通过集中培训,提升团队教育教学能力。
加大对团队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其组织领导力和影响力,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营造沟通顺畅、民主和谐、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通过集中外出培训,使团队骨干成员有机会得到国家级教育专家或行业技术专家的面对面指导,促使团队成员开阔视野,提高认识,短期内在专业技能和教研教法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2、运用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团队产教学一体化。
团队成员要按计划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学习,了解企业的工作环节和流程,明确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在不同岗位进行实习,与工人师傅进行现场交流学习,回到学校后,把在生产实践中研究发现的问题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从而实现产教学一体化。如:实训车间实施的“7S”管理,其核心理念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节约、素养”,这些理念和做法就来自于企业;再如:专业课程中实训项目的确定,就是通过在企业各岗位的调研来进行的。
3、以示范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建设建设为载体,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示范专业是指学校在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建设积累形成的,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在校企合作平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及对外交流能力等内涵建设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鲜明特色,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并能给其他专业建设提供有价值参考和借鉴的专业,是职业院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品牌专业是指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
就示范专业和品牌专业的建设主体而言,既包括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学科带头人,又包括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在此过程中,把示范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作为重要的切入点,自然就成为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4、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加强团队多形态建设。
建立网上“名课程团队工作室”,利用网上工作室作为交流平台,记录总结团队发展经历,展示专业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等全过程,推动团队工作稳步进展;积极参加省级远程研修,并运用远程研修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发帖评议,促进团队成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5、广泛参与,积极交流,促进团队建设和发展。
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教研交流活动,争取获得与国内、省内一流专家交流的机会,获得与国内、省内先进学校及同行的交流机会,开阔视野,提高认识;积极参加各级优质课展评活动,在展现团队成员自身风采、收获成绩的同时,也达到了学习、交流、提高的目的;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升理论与技能水平。
6、筑梦引航,促进教师队伍共同提升。
大力推动校内培训工作,有效促进专业教师相互学习,培育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提高师资优化效率。名师团队在校内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支持教师跨专业、跨学科转行,支持青年教师技能教学水平提升,要求做到周周有学习,月月有总结,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实施校本课程研究,名师团队带领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讨论课题设置、课程标准、校本编写等,在整个校本课程研究过程中,名师团队起到了“核心”、“引领”、“辐射”的作用。
通过名师“引航”,为青年教师“筑梦”,为青年教师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也为团队发展的长期性和创新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课程团队作为创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其建设过程必须着眼于长期性,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注重团队建设的目标性、互补性、合作性以及包容性,注重团队成员个性的发展,注重团队发展过程中的评价体系建设,注重培育良好的团队氛围,注重对青年教师的信任和培养,注重管理创新,统筹协调,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