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7-05-09殷凤桐

速读·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殷凤桐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数学要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把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那么要想让学生轻松、愉快、天天向上,教师就必须好好学习,学习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革过去以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为主的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要设法激活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会发现,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一、在教学中巧用猜想发展思维

猜想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架起已知与未知的桥梁,这样做,更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猜想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手段,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果巧妙运用猜想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创设猜想的情景,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学习新内容后,可以让学生猜想以后会学习什么内容,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猜想知识的运用,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可以让学生猜想自己住的小房间的面积,吃饭桌子的面积。这样的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二、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培养思维

思维培养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

三、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我们的数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的,就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就替代枯燥的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的,就不灌输,不包办代替;有模仿再现实际应用的练习,就引进课堂,与书本练习题配合使用,总之,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自己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四、重视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

现在,小学数学课改要求是教师多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做一做、算一算,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思維发展.

例如:在教学“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拿出厚纸板做成的平行四边形学具,指导学生运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一个长方形.使学生清楚地看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就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步步地进行推理、概括、判断,最后获得正确的理论,使学生的直观思维转化为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思维,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思维。

五、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喜羊羊和美羊羊种的两块不同形状的草地,然后引出他们的对话,争论谁种的草坪大。我在课件上设置了两块草坪的占地,并用色块闪烁。学生带着问题,迫切希望得出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后达到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目的。

六、创设质疑空间,延伸学生思维

古人云:“有小疑得小进,大疑得大进。”这就说明了有疑才有分析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破疑而进。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讲授完新课后,通常都是以总结为一节课画句号,使学生养成只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肯开动脑筋思考,不善于提出问题,独立思维能力差。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就是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质疑空间,让学生勤思考,多发现问题,敢干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授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后,我让学生对比学过的小数加、减法法则,思考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计算小数乘法两个数的末位对齐;计算小数加、减法,两个数的位数对齐。”有学生就提出疑问:“为什么小数乘法的计算要末位对齐,而小数加、减法是位数对齐?”我很高兴学生有疑就问,当场表扬这位学生善于思考,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全班学生大胆尝试探索原因。质疑不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延伸学生的思维宽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发现新方法,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琳柯.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年16期

[2]杨素.小学数学低段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偏差分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5年14期

[3]邹建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01期

猜你喜欢

小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