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优势分析

2017-05-09胡进

速读·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优势小学语文

胡进

摘 要:生命教育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本文分析了生命教育理念的研究缘起与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小学语文;优势

一、研究缘起

开设生命教育理念的课程学习,以期引导中小学生确立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珍惜和尊重生命、张扬与发展个性、挫折与逆境教育、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研究生命与教育的关系。当前,由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变化的诸多原因,生命意识逐步渗透到人的内心,生命教育逐渐走进大中小学,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意识,显然是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也是尊重和关爱学生的前提和基础。近些年,生命教育理念备受教育学者和心理学者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认为:“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一种追求,也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形态。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质,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底蕴使其成为开展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加深对社会、自然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感受生命、珍爱生命,过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翟淑娟对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表明,生命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非常明显,教师可以通过注重“教”“学”结合、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实施个性化教学评价来达到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让学生的生命自由发展、凸显生命灵动的目的。

二、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在教学中尊重,依靠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命教育理念的核心所在,同时,这也是生命教育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并取得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具体来说,就是破除传统课堂“满堂灌”的弊端,给学生保留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其调动起知识体系及思维来解决问题。同时,要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者产生共鸣。要让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更强,就需要教师遵从生命教育理念来推进课堂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感知,并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形式,对课文加强理解;其次,要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获得感情上的共鸣;最后,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进行阅读拓展。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生命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永无止境实践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但是生命的独特性使得每个人都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本能,让教学变得更加自然。

2.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希望学生透过这扇大门发现文学的美好,感悟文字中的情感,进而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虽然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任务依然停留在识字组句的阶段,但是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投注自己的情感,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用语言,用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把握文章的脉络与情感,并结合学生的个性与学习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理解的教学设计。比如,在学习《阳光》这一篇目时,在天气好的时候将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感受到阳光带来的温暖,并告诉学生禾苗变绿了,小树变高了,小溪流动歌唱都是阳光的功劳,而现在看到的美景如果没有了阳光那么就不复存在了,不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当然,生命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一些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而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无限的潜力。

3.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追求个性化的教学。

语文知识是博大精深的,在对语文知识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知识点都会有独特的见解。生命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追求个性化的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做出的选择也可能不一样。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4.注重鉴赏教学

从某种程度上说,生命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强调的是精神和意识层次的教育。简单地说,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也就是要让学生领悟某种情感或者意识,让学生的精神受到触动。

因此,教师需要更加注重鉴赏教学,要在鉴赏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情感以及精神有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以此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如探究课文的中心内容,分析与鉴赏课文表达的内涵与精神。此时,教师并不直接进行授课,而是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利用自主探究能力进行鉴赏。

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邱少云的壮烈行为,并且在課文的渲染下受到触动。因此,学生才能认识邱少云行为的伟大,才能感受到众多革命志士为了革命胜利、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甘愿付出生命的伟大情操。

基于此,学生不但完成了基础的语文积累,同时对课文的深层次内容有所领悟。更为关键的是,在鉴赏的过程中,学生的意识和心灵受到触动,让学生对更高的生命价值所有领悟,以此建立长远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生命教育理念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明白其重要性,并且运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黄蓉.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01).

[2]王秀芳.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1).

[3]曹晓珊.用生命教育构建小学语文和谐课堂[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02)

猜你喜欢

优势小学语文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发扬优势 有所作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