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快乐作文的教学研究

2017-05-09施士美

速读·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习作创设作文

施士美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现在学生的习作要求有了一定的改变和提高,要求学生把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及内心思想用恰当的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出来,强调“亲历”与“真实”,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善于主动挖掘生活、乐于表达思想、勤于动笔习作。长期以来,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基本上形成了“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改评”的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多学校现在作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模式现在已经暴露出它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给学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缺乏学生自己真实的思想及感受,只能是生搬硬套或者随意编造,其痛苦之情形可想而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快乐呢?

一、把握学生爱玩跟好奇的心理特点,适时创设情境,增强习作兴趣

小学生因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老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与帮助等外部条件来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在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及心理的基础上,老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于情境,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的东西。

1.观察情境,挑选重点,写出真情

观察情境的内涵就是让学生去观察世界,即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生活、欣赏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它是根据学生的心理、思维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提出来的。比如:春天来了,带学生走出教室到花园寻找春天,感受那春风拂面,阳光和煦的明媚春光;下雨了,让孩子们趴在窗口观察窗外的雨景及路上行人的反应;秋游时,带他们去看看秋天的颜色,感悟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如何观察,并在批改后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通过观察后习作的乐趣。有了乐趣,才有主动性;而有了主动性,才会有创造性。

2.寓教于乐,体验乐趣,抒发感想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设定的游戏情境有感而作,也是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一个好办法。比如,结合“六一”游园会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来习作。游戏结束后学生都能够积极交流活动中精彩难忘的情节,通过对自己体验过的活动,以及其他同学的动作、语言和情绪等叙述,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的完成了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3.实践情境,体验践行,得以发展

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一些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的确定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口语教学要求”“习作教学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求”进行“改编、选择、利用”,结合现有教材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实际,按照“用游戏的方式来模仿成人生活”的理念来安排设计出能够与作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题实践探究活动”。

4.联想情境,拓宽思维,激发美感

想象力是一种富有创造性、拓展性的认识功能。真正的创造是想象活动的结果,有计划地安排设计想象情境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十分有效。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制品或语言创设情境,利用作品欣赏或图片创设情境,利用生动有趣的表演创设情境,利用大自然的景物、景观创设情境等,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达到快乐作文的目的。

二、把握学生不拘一格、跳跃性强的思维特征,充分体现习作个性

1.作文的“日记化”,降低行文难度

作文“日记化”就是把学生依次作文的任务分散到几篇日记中去逐步完成,借此逐步降低学生作文的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提高写作兴趣,取得好成绩。

2.作文的“书信化”,拉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以写信的方式代替作文,把作文的要求、内容转化到书信的写作中去,也是快乐作文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因为写信可以比较自由地倾注学生的感情,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来。

3.作文的“诗歌化”,激发学生创造性想象空间

儿童诗、儿歌一直以琅琅上口、节奏轻快、语言活泼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模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学了《快乐的足球赛》,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发挥想象,试着模仿写儿童诗。写人、写物、写事都可以,每行的字数不限,能押韵就更好。想到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学生的习作兴趣盎然。

4.作文的“课文化”,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

在《桂林山水》的教学中,我创设的四个情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所表现的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和桂林山水的美景的理解,并通过综合介绍桂林神奇的自然风光这项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表达对客观世界美的感受与情感体验。其中凭借“结合课文语言,向老师、父母介绍桂林山水的美景”的两次情境创设,巧妙地从教材中引出表达的话题,前面两次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充分的朗读了课文,仔细的欣赏了课件图片,积极地积累、感知了语言,这为表达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在最后的写作环节中,学生都能够写出有个性的好文章,达到了习作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把作文“稿件化”和“演讲化”,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写文稿的基础上开展演讲活动。把作文“表演化”,发动学生将有意义的见闻、事情编成相声、话剧、小品等。总之,不拘一格的作文类型,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真正达到新课程所提出来的“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的要求。

快乐作文已然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自觉习作的习惯、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要求的有效途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快乐作文教学必将是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习作创设作文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