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2017-05-09贾云芝

速读·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文字小学语文

贾云芝

摘 要:教育是一项基本国策,语言文字作为教育和交流的第一工具,在小学时期乃至整个人生阶段都是极为重要的。本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认字能力培养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结合个人经验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文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单元要素,任何民族文明都离不开文字记载和传承,所以在肩负着国民素质培养重任的基础教学系统中,从小学开始就培养的汉字应用能力是重中之重,这项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汉语学习中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及理解沟通能力。在长期的教学跟进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学依旧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表现不够给力。

一、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重要性及问题分析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字能力需要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开发,作为基础阶段的儿童识字启蒙教育,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增设趣味性元素,让孩童在有趣的氛围里认知到汉字独特的形态结构,从而进行启蒙性审美教育,让孩子联系生活经验从单纯一笔一划的字形结构过渡到字义掌握以及正确运用上来,启发智力和思维双向发展。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认字阶段教学主要集中体现在小学低年级段,常规的汉字认知内容包括:音、形、义这三个方面,所以,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大部分滞留在:识音——认形——辨义这样的常规流程上,表现出教与受双向的机械化、形式化、流程化问题,课堂穿插互动环节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与及时鼓励,接受层次较被动。

大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创新意识,自主钻研精神不足,依赖教科书和教案辅导书提供的教授模式,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没有充分的了解,更谈不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了。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架空,老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变成了填鸭的容器,教学完成后的当堂消化程度的检验也较薄弱,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低年级段学生在学习表现上,一方面对一切充满好奇,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专注度不能持久,表现出三分钟热情。低年级段语文老师应充分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这些基本心理状态,制订出适合他们认知习惯的教学方案,一边引导一边规范,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做好习惯训练,为今后的长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识字教育因为其特殊的阶段性问题,往往在教学中老师会感觉到吃力不讨好,教学工作做得很细致,但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要求。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说,不能完全排除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教材设置上的考虑不周;主观上,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主体位置颠倒、对教学的真正意义认识不足、过度关注课堂教学本身而忽略了长远的能力养成等方面,当然也不能排除教学对象自身的差异性问题。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探究

我们知道,汉字的组成元素是笔画,一笔一划的方块字是中华文明的特有象征,对于儿童启蒙来说,如果一开始就从笔画结构来学习认字的话,会因为枯燥和抽象而大失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所以,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段的识字要求有所调整,识字量以一千六百字上下为宜,主要目的是形成孩子对汉字的初步印象和认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按这样的思路,我们在教学前需要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特有的认知能力有个全面的了解,并针对性地设计课件,以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充分开发儿童在这个年龄段的求知欲,让他们在无痕式的教学环境里真正爱上汉字,并喜歡上语文这门功课。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规则意识,所以课堂氛围就应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现有认知开始,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游戏方式导入,像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的猜字谜就是很好的一个借鉴,我们可以在课堂中以解字的形式讲解汉字结构与意义的关系,同时在解字过程中,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厘清了汉字字型结构和字体意义,如:“旧”这个字,就可以以解字的方法导入,孩子们可以理解的是,新与旧的关系与时间和使用有关,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语言讲就是:新东西在使用一天后变成了旧东西,这样他们就很容易记住这个字,包括写法、意思和使用。再有就是猜字谜,如在积累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后,我们用谜面:禾火二人相对坐,来导入“秋”这个字,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拓展性地让学生自编谜面,如半边绿半边红,半边怕水半边怕虫,这是对“秋”这个字的另一个谜面设计,可以引导孩子们自己发现字体结构与汉字意义之间的奥妙,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意识。

此外,发散思维的课堂设计,还可以采用相对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如用“一加一不等于二”这个问题猜字,孩子们可以写出多个答案,如王字、丰字、田字、申字、卅字等等,这种呈半开合形态的趣味课堂,旨在引导孩子们发现形似字之间的细节差别,从而予以正确区分。当然一些常规的激励手段也是必要,通过使用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评先进,制订一些受孩子们欢迎的荣誉奖牌或者专用的奖励称呼,让孩子们体会到认真学习的成就感,像“猜谜大王”、“智慧星”这样的激励手段既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又能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认同感。

识字教育相当于语文教学的起步教育,包含着强烈的启蒙意味,这个环节一定要以教学面对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对待教学主体的特殊心理阶段,所以,任课教师应当发挥自主创新精神,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学习新方法新理念,充分运用各种教学道具和辅助教学工具,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如动作、图片、模型、儿歌以及动画介质,让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学有所得。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肯用心,方法总比问题多。语文任课老师应当在教学中具有开创精神,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使识字教学成为孩子们亲近传统民族文化的第一现场。

参考文献:

[1]李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成效[J].科教导刊,2016(01).

[2]韩翠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反思[J].学周刊,2015(17).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文字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