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赏析书法艺术之美

2017-05-09曹晶晶

速读·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结体墨色章法

曹晶晶

书法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艺术,它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开始,先后经历了秦汉的气势,魏晋的神韵,隋唐的法度,宋元的意态,明清的质朴。直到今天依然就像黑夜里的繁星,争相辉耀。书法艺术是艺术家成功地进行艺术形象创造的美;是对事物、自然万物美的反映,是通过汉字书写形式创造出艺术生命活力的形象再现的美,以及由这形象体现出来的书者对艺术规律的理解能力、所展示出的高雅情性的表现美。书家将自己的诗意憧憬、情感意绪倾注在笔墨之中,通过线条的枯润浓淡和结体章法的虚实相生、起伏迭宕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及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

书法作为是一门视觉艺术,人们在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都会感受到其中的美,对艺术陶醉。但是,欣赏书法艺术的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书法与其他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让人难以理解。面对同一幅作品,根据人的知识储备以及眼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就算是对一件著名书法作品的评价,也不一定千口一音。有俗话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对书法艺术的了解程度不同决定了审美的结论也不会相同,所以作为我们每一个在校学生,提高对书法作品的欣赏水平,即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高眼界,又可以从中得到借鉴,提高书写能力。根据个人的学习经验,对于如何欣赏书法艺术之美,大概概括起来有四大要素:线条、结体、章法、墨色。

一、书法艺术之美的线条美

书法是抽象的线条艺术,线条美不美直接关系到书法的生命。怎样的线条才算美呢?美的线条应该具备这三个要素:节奏感、立体感、力量感。

书法线条的节奏主要表现在线条力量的强弱、笔画的粗细、开合等方面的对比变化上,书法线条作为书家抒情的载体,必将随着书家感情的起伏变化而体现出一系列的对比变化。书法线条的立体感,体现在线条的“圆”、“厚”上,“圆”、“厚”的线条可使原本二度平面变为三度平面,产生立体效果感强的笔画。圆厚的线条需用“中锋”行笔来完成,这样写出的线条中心是骨,四周是肉,每一根线条骨藏于内,肉裹于外,这样的线条把深藏不露的书法精神含蓄的表现出来,耐人寻味。力量感表现在书法线条的弹性和力度上,书法线条是用柔软的毛笔在易渗透的宣纸上表现出来的。由于工具的特点,增强了力量感表现的难度,因此也就更突出了笔力的价值。这三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根据作者感情的抒发,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的。在线条的书写过程中使一根根单调的线条变的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这也就是中国书法在艺术之林中经久不衰、令众多神往者如醉如痴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二、書法艺术之美的结体美

书法艺术的结体美是书家终生钻研的内容,它在随时校正我们的书写行为,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和他人无法代替的艺术语言,不断完善个体独立的书法艺术,同时也要完善整体篇幅的视角美感,以期达到书法之至美的境界是特别值得强调地。通观历代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不以毕生的精力在研究书法的结体,反复实践着笔法点画的运作。一招一势,一点一画都是从反复的实践中来,从而构成单字结体的艺术语言,以表达单字结构的整体形象,这种表现形式是以线条点画的巧妙组合来实现的。

汉字成形的基本特征在书法家那里构成了自己的表现形式;上宽下窄,如宝盖头之类。下宽上窄如杰字、盂字之类,左宽右窄如私字、教字之类,右宽左窄如昭字、明字之类。中宫紧缩如繁体的门字之类的字,如阎字、班字之类,书家会根据汉字造型笔画的多少,巧妙的组成一个结构紧束,搭配合理的方正图形。字形结体的美丑,实际上是书家长年临习书写的总结。也正是因为我们从学字之初就懂得了楷书笔画的书写顺序,才获得了书法创作的技巧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而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尤其在“一笔落草”的创作活动中更是如此。所以应做到:“平中寓险,险中求平,中宫收紧,左右挥洒,欹侧有正,曲中求直”。才能别有情趣,方可为艺术。

三、书法艺术之美的章法美

章法,即整幅字的布局方法。 好的章法布局,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应顾盼映带、气脉相通。一幅书法作品应前后呼应,疏密有致,一气呵成,具有艺术的整体感。章法美的内涵是及其丰富的,既然章法是关系到一副书法的整体问题,就必然与用笔、结体有着密切联系,诸如笔力、笔势、疏密、奇正、违和等规律,同样也适用于章法,而且它的变化多端远远超过了用笔与结体。章法也并不是“口说难详”,不可琢磨的东西,它作为书法艺术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仍然有自身美的规律。

气脉连贯,也称血脉连贯,是章法美的一个重要内容。气脉连贯,追求的虽然是“连”,但是高明的书法家却着眼于“断”。因为连与断是互相依存的,只连不断,既不可能也不可取。“断而后起”“笔笔有起讫”的观点,在楷书中容易理解,但是在行草书中容易被忽视,正因为如此,写楷书强调“连”,写行草姚强调“断”。无论是楷书还是草书,都必须断中有连,连中有断,连与断的巧妙结合就是气脉贯通。

四、书法艺术之美的墨色美

中国书法作品大都是白纸黑字.看起来色彩单一却妙趣无穷。前人把水墨比喻成字的血肉.所以.书家特别讲究墨的运用。中国书画历来讲究墨分五彩:浓墨、淡墨、枯墨、湿墨、涨墨,即墨色的浓淡干湿枯润的变化。墨色的浓淡与水有关。元人陈绎曾说:“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水多则墨淡,水少则墨浓.最浓为焦墨。这就需要在运笔用墨中不断地变化,使墨色枯湿浓淡自然替换。墨色的枯湿浓淡从宏观上来讲贯穿于整个书法创作过程中,每一件书法作品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而且枯与淡、湿与浓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的,表现了相应的神彩、形质、气势与力感。一般来说,枯淡燥险的点画线条显得筋骨强健、潇洒遒劲。运笔线条墨色燥险枯谈时,把笔毫翻转线条便润妍浓湿起来。运笔点画的墨色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也是书法所特有的艺术功能。如此的运笔使墨,不依靠规矩可以方圆合度运用自如,充分表现其美的形态墨色于笔端,融入自己的情感色彩在纸上。在具体创作中,特别是行、草书的创作,几种用墨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使作品墨色淋漓,变化多端,尽显墨法之趣味,意境之韵致,方能使作品展现作者的心情流露,呈现与作品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综上所述,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要从线条、结体、章法、墨色四个方面进行赏析,在这个赏析的过程中能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架起心与心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真正体现书法艺术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价值。

猜你喜欢

结体墨色章法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无色中的有色——李立扬诗歌中的中国画墨色之美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如何使墨色有变化
让章法更好看的九个方法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
渴望
行书章法浅析(三) 章法创造完善字形
胶印机墨色智能控制技术盘点
结体:小学软笔楷书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