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面的世界
2017-05-09小飞蛾
文/小飞蛾
窗外面的世界
文/小飞蛾
人生不会一帆风顺的,在你失意的时候,你将怎样面对呢?有一句话说得好:“你不接受这个世界,世界就不会接受你,勇敢走进去吧!”没错,你任何时候都要勇敢地去面对,万不能因为一次的不如意而固步自封或从此萎靡不振。当然,在你失意的时候能遇上“贵人”,就再好不过了。
《窗后的少年》已成为很多人失意后遇到的“贵人”,正因此,英国著名报纸《卫报》评论说:“这是一部非常温暖的小说,讲述的是身处复杂现实的孩子如何跟周围世界相处的故独有的开放式结局使人读后回味”这是《卫报》在首次颁给外国童小说奖时的评论,这位“外国就是本书的作者丽贝卡·斯戴德。贝卡·斯戴德是美国人,曾因到达我》摘取了美国儿童文学最—纽伯瑞金奖,《窗后的少年》是三部作品,一度荣登各大畅销书。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乔年级时跌入人生的一个低谷,生诸多不如意,如:好朋友不理他,被人欺负,爸爸失业,全家搬到了狭窄的旧公寓……为此,乔治心里很难受,人生陷入迷茫之中。直到通过一张陈旧的侦探俱乐部告示认识塞弗后,他才得以迅速走出低谷。塞弗是一个常常站在窗边往外看的男孩,两人相识后,常常在窗后讨论“侦探线索”。在讨论中,乔治的内心打开了通向另一个世界的窗口……
他们在窗边都会谈些什么样的“侦探线索”呢?我们不妨来看他们其中的一次讨论——
在原先房子里的时候,那时我还小,妈妈经常坐在我的消防梯顶上给我讲枕边故事。经常讲的是这个——
妈妈十六岁时去英格兰旅行——那是她唯一一次欧洲之旅,英格兰是他们青年团旅行的一站,她兴奋极了。第一次乘飞机,她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看着大地渐渐远去,看着车子、房子和栋栋高楼渐渐缩小,一直缩小成一个个彩色的点,成为一幅巨图的一部分,她都认不出这就是她所生活的城市了。
“我一直都是从近处看我所生活的世界,从来没有从远处看过,远远看去它就像一幅油画。”说着她会用胳膊肘推推我,“仿佛也出自那个用小点组成美丽图画的画家之手。”
“我知道那个画家。”我会这样应和。
“他叫什么名字?”
“奥先生。”我会说,因为我想让她继续把故事讲下去。
“他的名字是什么?”
“乔治。”
每次我这样回答时,她都会吻我的额头。
妈妈所说的城市所形成的巨画渐渐被蓝色的海洋所代替,随着夜晚的来临,蓝色又渐渐变暗,直到最后变成漆黑一片,她从窗户里唯一能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空乘人员给她端来食物,可她吃不下,因为太兴奋了。她看着窗户里自己的脸,心想:这就是我,要去英格兰了;这就是我,在飞跃茫茫海洋;这就是我,万里长空中的一个点。
“怎么样?”有一次,我问她。
“什么怎么样?”
“成为天空中的一个点,感觉怎么样?很小的一点。”
“我并不感觉渺小,我觉得……满满的。”
刚刚读本书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一部侦探推理小说,但读着读着,书中富有吸引力的角色和经过精巧设计的谜团,会让你顿有所悟:这其实不仅仅是侦探推理小说那么简单。著名的《号角》杂志就评论道:“斯戴德简明优雅的行文,对青少年的生活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反讽的幽默,灵巧的叙述技巧,以及用明了有趣的方式驾驭复杂主题的能力,加上最后的大翻转,使这一切都远远超越了侦探小说的范畴。”
确实如此,在“侦探推理”的框架下,本书更是一本关于友谊、家庭和勇气的小说。当主人公乔治和塞弗跨越各种各样你并不陌生的障碍时,你一定会跟他们产生共鸣,并享受最终结局带来的巨大惊喜。不信,我们书里见。
阅读推荐
《窗后的少年》,[美]丽贝卡·斯戴德著,王良秀译,南海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