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实践研究
2017-05-09张有成
摘 要:小学阶段是实施經典诵读的最佳时期,通过诵读经典,可以让小学生通过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的同时开发智力,促进今后的学习,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日常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探讨了有效开展经典诵读的途径,旨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践研究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他们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语言、获取知识、加强记忆力开发和培训的最好阶段。所以,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对他们进行阅读指导,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学修养和道德素质。
一、什么是经典
本文中的经典是指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被历史证明的、具有价值典范的作品。经典是永恒的,具有指导性、权威性,并获得大家普遍认同性的,它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被重新丰富和持续选择的。无论是哪个时代都需要经典,经典的作品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是具有典范价值的文化精髓。
二、经典诵读在小学阶段的现状
1.经典诵读教育观念淡薄
在小学阶段开始诵读经典,其实就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小学生经典诵读的能力,而不只是让他们去应付考试。但在当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家长和学生还没认识到经典诵读的价值,很多学校的经典诵读流于形式或昙花一现,经典教育观念淡薄,经典教育的时间难以保证,忽视经典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而经典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只有长期的经典积淀才能实现经典教育的价值。
2.经典诵读教学方法不当
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还是遵循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对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及精神价值探究的很少,按照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式的串讲,让学生逐字逐句地死记硬背,很少给学生细读、体验文本的时间和机会,很少真正的帮助学生去理解经典、诵读经典,学生只能机械、被动的接受,课堂枯燥乏味。在开展经典诵读过程中存在形式与内容的脱离,读、讲、感悟不协调等问题。语文教学中应把经典诵读与现代化教学统一起来,让学生在诵读与探究中感悟经典、积淀底蕴、提升素养。
3.经典诵读教育资源单一
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大多依托的是读本,然而经典教育资源比较单一,读本质量不均衡,教育内容的编写与选用也比较随意,缺乏科学合理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虽然我国经典作品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但不一定都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经典教育内容只有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经典教育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
三、经典诵读在小学阶段的实施策略
1.合理选择经典诵读教材
对诵读教材的选择是经典诵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前提,对于经典的诵读过程,也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小学生诵读的经典应该符合以下三点要求:首先,在内容上应该具有普适性,也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其次,还要有思想性与想象空间,能够激励人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再次,还要有历史厚重感,得经得起时间考验,只有满足这三点要求,才能称的上是好的经典作品,才能在小学生身上体现出经典诵读的价值。比如《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一本教导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书,也是一本修身养性的百科全书,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还有中国传统的诵读教材《诗经》《三字经》等,都是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的。
2.掌握高效经典诵读方法
就小学生而言,背诵是最常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长时间机械式的反复诵读,也会直接减弱学生的诵读效果,产生厌倦心理。“诵读重在玩,重在味,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让小学生自身喜欢诵读,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为了改变经典诵读中的单调、枯燥的现象,而呈现出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局面,教师要做的就是设法激起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让他们产生“乐读”的情绪,而“乐读”的关键是要有丰富、多变、有效的诵读方式。在实践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经典诵读,如默读、领读、齐读、个读等,引导学生轻松活泼、兴致盎然地去诵读,让学生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经典、陶冶经典,把诵读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使他们愿读、想读、乐读。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和多样的形式诵读经典、感悟经典外,教师还可以做一些活动来辅助和巩固课堂经典诵读的效果,如定期举办班级经典诵读比赛,定期评选背诵小能手等。
3.探索经典诵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师是经典诵读教学的主体力量,他们扎实的语文功底和良好的道德素养都直接影响到经典诵读教学的质量。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著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教师的良好诵读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正确、清晰的发音;在进行诵读示范时要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要注意语调生动、音韵和谐、停顿得当。学校是经典诵读持续开展的基地,经典诵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仅靠每天课堂短短几十分钟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为学校从整体上规划和把握经典诵读教育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只有当学校、教师和家长携手合作,共同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经典文化氛围,才能达到经典诵读的目的,才能让经典诵读教育得到持久的发展。
经典诵读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化的过程,贯穿着小学生的成长阶段。小学阶段又是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时期,对价值观的形成、以后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机制的完善,经典诵读教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诵读体系。所以,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共同营造良好的经典诵读氛围,努力积累丰厚文化底蕴,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李雪.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转引张连元.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周敏蓉.语感,在诵读中培养[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1(3).
作者简介:
张有成(1960—)男,汉族,大专学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张程乡桃联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