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分析
2017-05-09李霄文杩超
李霄文 杩超
一、教师方面原因
(一)教师专业素养偏低
小学语文教师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6-12岁的学生。教师不但要培养小学生在启蒙阶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掌握好并合理利用每一节课的课程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以及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有利于新课程改革,而且还有利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培养。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偏低,如果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那么就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1.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并且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身为语文教师,课文的内容不仅要讲解透彻,而且还要用正确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次,用词必须要准确无误,最后,思路思维要清晰。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语文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断地重复。毕竟面对的都是小学生,听力和理解能力效果不佳,偶尔还会溜号,所以教师为了讓学生们听得明白些,就不断地重复,有时候还夹杂着口头语。教师的习惯性语言会影响到学生的语言习惯。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理念分析不充足
教师要全面理解课程的内容及大纲要求,在课程理念方面要追求完美。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还是比较充足的,教师们都意识到在语文的课堂上不仅要尊重学生的感受,还要关注课堂的生成等。但是在教师的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课堂实录与教案设计并不一致,有很多没有达到设计初衷。笔者认为原因在于教师们过于重视教学教案的设计,并没有合理分析学生的学情,导致了有的课堂破坏了教师原有的计划初衷。
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无创新
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要符合教材的特点,这样才能遵循学习规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是要在教学中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笔者听课的过程中,经常看到教师一味地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创新,参考书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教学方法单一而且缺乏变化。原因在于,首先教师不擅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认为把课本知识讲清楚就达到目标了;二是因为教师没有与时俱进学习新的知识,所理解的知识比较陈旧老套,只顾着重复课本的内容。这种现象若不及时发现及改正,必然会削弱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要改善这一现象,必须要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厚的知识基础,灵活的思维能力以及授课方法。这样不仅教学效率提高了,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二)教师对核心素养认知程度不高
在规划未来教育发展之际,“核心素养”一词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强调未来教育发展时候,“什么是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两方面是目前必须要研究的,在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同时,也要客观地逾越一道屏障。2014年3月,“核心素养”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了国家的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居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和趋势,也顺应国际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教师对“核心素养”一词理解较为薄弱,对它的认知程度不够高,对“核心素养”一词的内涵理解不是很透彻。魏宁(2016)说: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果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全面理解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作为一名懂得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那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怎样进一步提升核心素养”三个问题。
(三)教师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树人的工作,应该如何树人?或者以什么标准来树人?这是目前社会上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教育学生之前,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在这整个教育过程就会形成学生独有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关键的必备品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素养。目前,教师只是单纯地重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也重视教学设计等等,而忽视了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
(四)教师没有自己的创新与分析,教学效率低下
陈旧老套的教育观念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尽管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课程改革,关于小学语文的创新理念也不断提高,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中,只重视知识,不重视能力;只重视考试结果,不重视学习的过程以及方法;只重视机械化的记忆,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若究其原因,首先是过于追求升学率,其次片面强调考试成绩,最后也是最严重的就是过分追求千篇一律的教学考试机制以及家庭之间盲目地攀比,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这样的恶性循环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就遏制了教师的创造性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笔者有时会发现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不发言,只做听众,教学氛围并不活跃,甚至会令人感到窒息,在教材的处理上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情,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知识灌输式地讲解书本的内容,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其语文素养。
二、学生方面原因
(一)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略低
调查显示,小学生的总平均得分率不是很高,其值为68.44%,只是稍微比及格线高一点。小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不是很重视,导致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小学生在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方面的水平相对于基础与积累和阅读与综合方面要强很多。在语文学科这三大板块的学习中他们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这一特点不够重视。全国各层次的教育都在高呼着减负,减负确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同时带来的反面影响是轻视知识的倾向,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缺少对基础知识的重视,这也是导致小学生整体语文知识水平不高的原因,根本就是遏制着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交际与习作能力是解决问题的直接有效的方法,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上差异显著
小学生在不同语文知识的学习上有很大差别,基础与积累、阅读与综合是最被忽视的两部分,相对来说,交际与习作得到的重视更多一些。把这几个部分继续细分可以看出,小学生在不同知识类别的学习上也有差异。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学生在不同基础知识上的能力得分展现出了这样的结论:小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远不如理解能力;字词方面则是字形的掌握程度远不如汉语拼音和词义理解这两部分,很难精准地区分形近字和同声字;句子方面则是常用修辞手法这部分远不如句意理解、句群逻辑和句式表达这几部分好;古诗方面则是记忆和背诵都可以,但一到应用就不行了。
综上可知,小学生对字词、句子、古诗文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水平不高,而这里字词的学习水平相对高于句子和古诗文。小学生不能掌握并应用基础知识,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们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识记和应用这两部分的加强。
(三)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整体水平男女不均衡
分别对男生和女生各知识领域的得分情况进行差异性检测,得出结果是小学生测试总分的差异十分显著(P=0.005<0.01),男生明显低于女生。基础与积累、阅读与综合这两部分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交际与习作部分存在较大差异(P=0.0004<0.001),男生明显低于女生。因此得出结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整体水平由于性别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别,男生的素养低于女生,基础与积累、阅读与综合这两部分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交际与习作部分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由于男生和女生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习惯导致的,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方面女生的发育都要早于男生,所以同一年龄段女生的发育要比男生更早更加健全,尤其是语言方面。还有一个原因是由女生的性格来决定的,她们对语文的学习更感兴趣,这两方面的原因致使男生比不过女生。
(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存在严重的两极倾向
数据统计显示,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整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不是同步的,有很强的两极分化倾向。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不懂得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只是各顾各地来学习,这样降低了效率。另一个原因取决于学生本身的素质和学习条件和环境,自身素质主要是指智商的高低,聪明的孩子肯定学得更好一些,而且不吃力,智商稍微低一些的学生肯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的困难相对大一些,学习条件和环境主要由家庭决定,书香门第更有利于语文的学习,学习时是否能不被外界打扰,保持安静的环境等。所以,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使每个小学生都具有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课程方面原因
(一)课程执行者在授课过程中不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必须是在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一定要新颖,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其次,要养成学生的探究习惯,在学习语文中,学生对语言情感以及语言技巧方面的理解都与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认知的积累密切相关,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巧妙地点拨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升华;最后,要重视学生的朗读水平,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语言精美,思想表达深邃,都可以提高學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朗读课文的水平。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反复诵读,来升华对课文的认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若要适应新一代的发展,就必须在授课的过程中重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积累创新,要针对核心素养的教学,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
(二)在课程改革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没有落实到各个学科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研究综合化课程,综合课程是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理念和走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综合性越强越好。这里隐藏着两个问题:一是学科有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二是课程综合要不要建立在学科独立价值的基础上,以求深度的综合?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成尚荣语)有的人不注意某一个学科在学科知识交叉中的主要价值,并且还用只读过小学的莫言来证明语文学科的不重要,莫言的确没有上过中学,但是他的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曾经被拿到中学生的语文课堂当作范文,于是就有了极大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落实到各个学科中,重视每一个学科的学习,对小学生提高核心素养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