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教育观念 鼓励家长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2017-05-09刘志梅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外书课外课外阅读

刘志梅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诗的意思是掬起一捧水,月亮就好像在你的手里了,在花丛里玩得久了,连衣服都沾满了芳香。本意是作者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融入这美好的景色中,物我两忘。禅意是:你只要静下心来沉浸到纯净的境界中,反而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悟。由此我想到了读书,只要我们的学生去除烦躁,静下心来沉浸到书的世界中,会获得很大的收获,语文素养会得到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吸收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造就品格。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养成阅读习惯,仅靠四十分钟的阅读教学课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课内精耕细作,课外一马平川”。小学生犹如一棵棵破土的幼苗,渴望吸吮知识的甘露,使自己茁壮成长,这“甘露”的获得,除了课内阅读外,更需要课外去采集。叶老说过:“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必须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叶老的这一观点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形成语文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

(一)课业负担过重,学生无心,无力,无暇顾及课外阅读。老师布置的作业较多,占用了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但成效不会立竿见影,部分家长和老师没有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和作用,他们想: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还不如做些练习题,于是他们急功近利,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并大搞题海战术,把孩子搞得筋疲力尽,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二)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影响了阅读。今天的小学生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电视……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这些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学生经常看电视,被动地接受电视画面,会让学生的想象力越来越差,经常上互联网,网络语言越来越盛行,体现着民族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名著日渐荒芜。在文化大众化、娱乐化的今天,报纸取代了书籍,图像取代了文字——阅读的土壤渐渐消失。

现实是这样,所以教师必须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积极寻求对策,加强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不能把眼光只盯在课本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课内要精读,课外要泛读。刘国正先生说:“课内与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一翼,自然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因此,在孩子阅读能力的评价上,应该把课外阅读的材料和数量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二)转变家长的落后观念,让家长参与阅读

我们学校在农村城郊,外地生较多,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对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模糊。认为课外书是“闲书”,对学习没有多大帮助。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很多的学生,书包里的习题种类五花八门,在家长监督下,晚上做很多的练习题,根本没有时间看课外书。

(三)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现在的孩子喜欢看电视,上网聊QQ、打游戏,可能电视和网络对他们更有吸引力,要把学生的这些兴趣转移到课外阅读上,必须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对读书有着如饥似渴的需求,好像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饮食似的,这样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1. 课堂教学与课外读书结合起来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的今天,由课内到课外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课外阅读量。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

2.组织活动,引导交流。这两年来,我校非常重视班级课外阅讀,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适时地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成果和体会,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提高兴趣、形成课外阅读习惯的好办法。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借助听故事诱读。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的声情并茂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这样,没有文字作为载体,算不算是课外阅读的启蒙手段呢? 记得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孙悟空那顽皮可爱、疾恶如仇的形象便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对文学名著的认识由“听”而来,以后对这些名著产生“读”的欲望也因此而起。我会隔段时间利用早自修的时间,给学生讲故事。我曾捧着书给学生讲过盲人海伦凯特《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先给他们朗读海伦渴望在第一、二天得到光明时想见到什么的段落,读到第三天时戛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时,我却把书合上,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否定了学生所有的答案后,我再告诉他们,谁想知道结果就借这本书看。学生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这样,并没有强迫性的要求,由“听”到“看”,自然水到渠成。由此可见,学生对“听”故事是乐于接受的,教师可利用这些机会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还有很多,以上三点是我平时较常用的方法。通过这几年的课外阅读实践,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阅读和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很多学生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语文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灌南县新安镇新安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课外书课外课外阅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爱看课外书的我
课外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