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05-09杨汉笔
摘 要: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们提倡“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善于思考,发现疑惑,并想方设法解决它,才能尽快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形成合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是这样,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当前学生面临着信息瞬息万变、各种价值观异彩纷呈、诱惑与机遇并存的社会生活,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社会、体现课程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随着学生们年龄的逐渐增大,出于虚荣心或害羞的心理,他们往往有了问题也不敢提出,久而久之,便使学生无疑可问,而没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变得有些冷漠,这种冷漠不仅是对国家、对社会,甚至对自己。教师可以利用科学性、启发性的设问,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化思维和意识,增加看问题的理论深度,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讲授《享受学习》这一课时,我一直很忧虑,这节课课本上的知识很少,就短短的几行字,告诉我们学习可以获得知识,获得行为上的指导。就这么几句话,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可是他们不会有质疑到解疑再到深入内心的过程,于是我想到了,让学生们在回答问题中体悟学习的乐趣。我设置的问题有:“世界八大奇迹是什么?”“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电视剧《宫》系列说的都是哪个朝代的事?”等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他们自觉地讨论着,体悟着问题弄明白之后的快乐,也从中初步感受到原来学习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趣的。这样的问题设置让他们在内心中自觉地产生疑问,自己解决,自己体悟,比单纯干巴巴地理解课本上的文字要有效也有趣得多。
又如:在教《学会调控情绪》这一课时,我事先提了一个问题:“科学证明,在通常的情况下,女性的寿命比男性的寿命长,这是为什么?”顿时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度很高,讲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愉悦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激发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讨论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质疑,有机地把认知和情感结合起来,促进了身心的和谐发展。可以说,教师利用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能自然地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他们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在和谐、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融入恰当的社会现象激发学生质疑
思想品德是一个涉及面特别广的学科,很多时候需要结合时事热点、社会现象分析知识,解决疑问。由于学生总是呆在学校,对社会关注的很少,所以需要教师把课本上讲的与社会现实、自己的认识相对照,看二者是否一致,多角度思考,进行联想,由此及彼,由此发现问题也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一种方法。例如:《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通过观看中国发展的照片回顾,聆听体现爱国主义的音乐,加之老师的讲解,从而较容易地引出民族精神的概念。在学习民族精神含義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探究民族精神的对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我和同学们一起介绍了祖国发展的成就,查阅大量资料,既进行纵向比较,又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看到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年平均递增率远远高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事实,目的是让同学们产生疑问,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既然那么好,为什么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比,我们还比较贫穷呢?”这个问题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有的,大部分学生只能感受到祖国发展的成就,而无法产生以上的质疑,所以需要教师精心安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了这样的困惑,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国家还不够发达富裕,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发达”的基本观点就能较好地接受,较好地全面地理解了,而且不仅是知识层面的理解,还有情感方面的体悟。
三、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触发学生质疑
思想品德课要想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需要让课程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真切地感受,与自己经历的有差别,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疑问,形成困惑,这也是进行适时点拨的良好时机。
记得在讲《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一课时,我也很苦恼。这节课是一节情感感悟占大部分内容的课,需要同学们从方方面面不仅感受到整个人类的生命的独特性,还要感受到自身的生命的独特性,认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从而能够找到自信,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快乐成长。书本上还是这样的几句话,可是需要教师开发的特别多。我怎么才能够让在一节课上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真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需要加强真实的、可触摸到的素材。于是我在课前特地花了很多心思询问同学们关于班级里一些调皮的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把这些孩子的优缺点编排到一个课堂活动中,名叫“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根据我描述的一段话,让学生去猜这位学生是谁?课堂很活跃,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感受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很珍贵,同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问身边的同学:“我是这样的吗?”“我真的有这么好吗?”“我还有这些毛病啊?”因为与学生们的生活特别贴近,所以学生感到特别真实、亲切,他们心生的疑问都是真实的关乎自己的,这时候对这些疑问或是困惑进行指导是非常好的时机,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并在实践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丹,林力.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5期.
作者简介:
杨汉笔,大专学历,中教二级,研究方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