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主体论
2017-05-09汤玉红
【摘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我们全党全社会每一个人,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就是高校广大的师生员工。高校欲构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就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其主体即高校广大的师生员工的实际情况,以便更有效地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长效机制 主体
【基金项目】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编号16JDSZ1009。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26-02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开首就指出构建“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就是“现实的人”。同样,我们研究在当代历史条件下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前提也是“现实的人”。而这里的“现实的人”,指的就是高校广大的师生员工。高校欲构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就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其主体即高校广大的师生员工的实际情况,以便更有效地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建设。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我们全党全社会每一个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三个倡导”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形式加以概括,成为全体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凝聚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自此之后,中华大地上就掀起一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人,也就是我们全党全社会每一个人。因为,追求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价值目标,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把它们作为实践理念自觉践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之。而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是实现这些价值目标后的获利受益者。我们知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乃是针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试想,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对谁有利?谁会受益?答案当然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我们全国人民。国家富强了,全国人民不就能够大大提高生活水平,在外国人面前也更能抬头挺胸!国家民主了,人民大众不就能够大大提高社会地位,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翁!国家文明了,人们不就有了更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有利于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国家和谐了,人们不就能够处处感受到人际温暖,生活得心情舒畅!所以,全国人民作为实践主体,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样几个价值理念,到后来则就会享受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价值目标后,给自己所带来的诸多好处和实际利益。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乃是针对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我们通过努力建设而实现了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究竟对谁有利?让谁受益?当然还是全国人民大众,必会受到人民大众尤其是平民百姓由衷的欢迎。不是吗?假若經过努力践行“自由”理念,而使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享受到更加充分的社会自由,那岂不正随了人们的心愿!假若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认真践行“平等”理念,而使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许多方面实现了更加充分的社会平等,那无疑就会让平民百姓享受到更多的社会权益。假若经过努力践行“公正”理念而使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更加充分的社会公正,那么,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就必将成为显著受益者。假若经过全国人民尤其是掌握公共权力者努力践行“法治”理念而使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了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那么,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就必定会受益很多,生活平安幸福。再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说,它们乃是针对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又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中的重要规范。倡导全国每个人都来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样几个价值理念,实现每个人、起码绝大多数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究竟对谁有利?谁会受益?显然,这不仅会有益于国家的稳固、强大,社会的和谐、繁荣,也有益于践行者自身以外其他人的工作、生活,但同时,也必会有益于践行者自己。因为,国家由于公民们的爱国、敬业而富强了,每个公民便能够得到国家的更有力保护,并且提高生活水平,也许还有可能因贡献较大而受到国家的奖励。一个人所供职的单位和全社会富裕了,他也可能多得报酬。一个人对别人诚信、友善,别人也大都会“投桃报李”,报以信赖、感谢和微笑,使他万事如意,心情愉快。因此,他便可以获得许多实际利益,来大大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综上所述,由于我们每一个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必能使自己获利受益,所以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人有责、人人受益。
二、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的内涵
主体与客体,首先是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出现的。从广义上讲,主体是指在普遍存在的事物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一方,与之相适应,客体则是指受动的、被动的一方。从狭义上讲,主体是指活动着的人,客体则是人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和作为活动对象的人。我们通常所说的主体和客体及其辩证关系,大体上是以这种狭义的主、客体概念为前提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指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认识和施加可控性影响的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受教育者则是教育的对象,是客体。通常人们习惯性地把“教师”看作教育者,把“学生”看作受教育者。
从教育学的原理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要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教育的主体。但与此同时,每个人又是教育的客体,即受教育者。教育者又反身而教而成为受教育者,这就是自我教育的特点。因此,不能认为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客体是大学生。事实上,高校广大的师生员工既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也是其客体,是主客体的统一。
三、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的特点
目前高校学生都是“90后”,根据我们以及国内一些学者的调研,“90 后”大学生以与往的大学生相比,有一些较为独特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90 后” 大学生大多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个性独立,崇尚自我,但独立生活能力却较差。他们既愿意服从国家利益、 服务社会和他人,以获得认同,又不愿意牺牲个人利益。
第二,“90 后” 大学生由于生活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思想比较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但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求异思维强于求同思维,追逐个性强于追求共性,工具理性强于价值理性,感性有余而往往理性不足。
第三, “90 后” 大学生由于成长于“网络时代”,知识面比较宽广,但深度不够。他们在长期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形成了民主、平等等现代意识,期望通过平等对话、互动沟通的方式交流思想、培养观念。
第四, “90 后”大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希望借助社团活动、 社会实习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们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渴望获得认可,同时在个人价值选择上, “务实而又略显功利” 。
可见,“90 后” 大学生的特点表明单一的灌输方式是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其心理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其对话,用参与式、启发式的方式与其进行探讨,通过集中讨论座谈、自主学习、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其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实践要求,做到人人知晓,入心入脑。
目前高校教师的整体状况在整个社会中应该算是比较好的,他们绝大多数人勤奋、努力,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在教学岗位上尽职尽责。但高校不是真空,不是世外桃园,受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特别是体制的制约,他们的思想也开始发生了分化,产生了种种困惑和迷茫,甚至在少数人身上发生了严重的腐化和堕落的错误。然而,也应看到,有少数人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的某些价值理念,并不完全认同,或者认为与己无关。他们持消极态度,就不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各个价值理念,当然也不能向学生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甚者,有的人还对于大学生只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却不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思想道德的修养,有的人还曲解个别价值理念却宣扬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观念。例如,有些教师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为了追逐名利而不择手段;有的生活腐化,不惜践踏道德底线;有的违背职业操守,在讲台上公然宣传错误的价值观念;有的口头上宣讲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心底里却不相信,等等。这种状况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的。因此,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刻不容缓。同时,高校教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做到真学、真信、真用;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不深、理解不透,宣传教育有偏差;三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宣传教育意识不强,育人合力难形成。
在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对学生具有直接的影响。而教师又担负着双重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受教育者,同时又是教育者。因此,高校教师首先应该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作出示范和表率,如此,才能带动广大学生自觉遵循。
四、发挥主体和客体的辩证互动以便更有效地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建设
一般来说,一种价值观的形成,对于每个人来说,主要是一种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的过程,因而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一个人身上同时体现出来。然而,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这种辩证互动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在个人的头脑里作抽象的自我旋转,而是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根据自身需要(不仅仅是物质需要,还包括精神需要)而作的价值选择。
在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广大师生员工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如何发挥主体和客体的辩证互动以便更有效地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建设呢?
第一,要遵循个体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揭示了一般思想形成发展规律”。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其内外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内部矛盾是个体原有思想品德水平和新的需要之间的矛盾。个体原有思想品德水平是其思想品德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前提,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需要则是其今后思想品德发展的方向。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只有了解和把握高校广大师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并研究其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要尊重主体的自主选择性。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从本质上看,是个体自主自决、自由选择的结果。任何一种社会规范,只有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作用,才会内化为其内在的规范和自觉的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阶级性等特点。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的影响,高校师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要求有些可能接受,有些可能拒绝,这无疑增加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度。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只有尊重主体的自主选择性,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通过隐性教育实现显性目标,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目的。高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立宣传、教育、学习、实踐、反馈、评价和激励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案例解析》[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版。
[2]钱昌照《高校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3]何伟等《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2期。
[4]海松梅《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干机制探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4年第5期。
[5]房正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典型引领”和“底线约束”》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11期。
作者简介:
汤玉红(1969~ ),女,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