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校数学教学研究
2017-05-09李昭敏
摘 要:对于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已经逐渐朝着创新型和实践型的方向发展。而批判性思维正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非常明显的逻辑性,学生如果能具备批判性思维,便可以有效地对知识的科学性和价值进行合理判断,不过度依赖教材,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本文旨在对批判性思维的意义进行探究,并分析如何将批判性思维运用于高校数学教学当中。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高校数学教学;研究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和改善思维,从而培养合理的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念。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国内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开展。但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在于现阶段高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还非常缺乏,但是数学是追求逻辑性的学科,因此追求真理的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
1 批判性思维对于高校学生的意义
批判性思维的主要表现是能够将基础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对社会的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帮助。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探究了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1.1 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换而言之,就是具备知识的评价和运用的具体能力。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已經在向素质教育所转变。而高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将实际能力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的措施,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保障,也是未来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1.2 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现阶段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创造力和批判思维均具备的人才。换而言之,教育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求知能力,以及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水平的能力。而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能够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因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力的形成,这对于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甚至于一生来说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1.3 社会进步的保障
社会要发展,时代要进步,是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的。而未来的社会,所需要的也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纵观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不难发现其重点依然还在理论知识方面,相对而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却没有有效培养。而批判性思维恰恰是当前的高校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不仅能够促进数学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全人格。
2 如何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1 结合数学文化
数学教学尽管教授给学生的是数学知识和技能,但是关键环节让然在与培养数学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数学文化的渗透,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相关的思维模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2.2 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也就是无法培养思考能力。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需要改进的,而作为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教学观念,树立课堂交流沟通的意识,从而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现阶段学生往往会因为出现错误而不敢向教师询问,此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种问题交流的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也是师生关系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2.3 利用实际案例来辅助教学
尽管数学是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但是其本身还是存在很多理论性的知识的。这些理论性知识如果仅仅通过教师讲解,不仅效率得不到保障,学生也会因为这种单调的学习方法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际案例来辅助教学,学生也能够通过清晰形象的案例了解到所学的知识。例如“重要极限公式”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可以结合现阶段的经济形式进行配合教学。比如可以从贷款上引入这一知识点。通过这种案例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一过程中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环境,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可以得到有效地锻炼。而教师可以适时进行引导和讨论,鼓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 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3.1 探索欲
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环节在于对某一事物的评价,并探讨其深层次的含义。而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会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乐于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3.2 全面分析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思考方式是基于事物本身进行思考,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合理分析,并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是一个听取意见并整理结果的过程,批判性思维的一项直接表现就是学生拥有全面的问题分析能力。
3.3 科学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体现在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的冷静和谨慎,对于多种解决方式的优化。而这一能力正是批判性思维的有效体现,是其合理性和反思性的特点的阐述。
4 结语
不难看出,批判性思维对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意义。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充分认识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来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将有更高的要求,也给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赵杰梅.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校数学教学研究[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6(3):107-110.
[2]杨丽.浅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9):74-75+59.
[3]王丽丽.高校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45.
[4]姜柏堂.浅谈批判性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3(9):17.
作者简介:
李昭敏,女;山东菏泽人,1985年出生;学历:硕士,职称:讲师,单位:武汉东湖学院基础课部,研究方向:计算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