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信息技术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2017-05-09张勤间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信息技术不仅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也使数学课堂变得越来越高效。我们一线教师应在课堂上有效结合信息技术,使它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教学 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68-01
当今电子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领域都渗透了信息化的内容,它使得各行各业的工作能够完成的更加高效。实践证明,将电子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模式,能够使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使严密的逻辑关系清晰化。除此之外,还节省了教师讲解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明确结合目标,突出信息技术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以及知识的连续性。将信息技术带入课堂,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发现,学生们早已厌烦了传统教育模式,渴望感受更新颖更多趣味的教学方式,将听说读写、多种感官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吸收课堂所学知识。小学生处在思想萌芽阶段,在思想上和理解能力上较为薄弱,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体现出的生动性能更好的贴近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传统教学中,只通过教师讲课的激情带动起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样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更能体现出知识的内涵,将动态的数字死板的数学规律变得生动化,会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章节时,如果单靠老师的语言描述,学生们很难理解。但如果通过信息技术,在多媒体设备上设计出一个圆,将圆分割成无数份,学生们自然会看出每一份扇形的形状都与三角形极为相似。与之前学习过的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相结合起来,会使学生在思想上贴近新的知识内容,从而更轻松的理解圆的面积公式,通过直观的图像剖析,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们是十分乐于接受的。
小学时期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数学的学习需要兴趣的支持。有很多学生对数学有一种畏惧的心理,主要是因为数学的学习较为单调和枯燥,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学科有着非常严谨的特点,知识内容也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要想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就需要在教学手段上进行改进。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要加入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能更好地将琐碎的数学知识整合在一起,化抽象为形象,让原本较为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具体、更容易理解,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为有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数学中教师让学生刚开始认识各种各样的图形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给学生看他们所喜欢的物体,借而教会学生正方形、三角形、矩形的形状,学生的注意力会很几种,也会记忆得更好。
二、优化结合方法,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1.做好结合准备
虽然信息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熟练、合理的运用信息设备开展教学。能否熟练地运用信息设备是对教师教学素质检验的一个指标,也是保证课堂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假如教师在课堂中不能保证顺畅的运行信息技术设备,在突发情况时不知如何处理而导致教学任务暂停,必然会影响授课进程和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信息设备,通过课前准备来融合课本上的知识。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数学学科是一个逻辑性严密的学科,讲求精准,让学生紧紧跟随教师的教学步伐,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运用知识,信息设备会在这一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教学中利用信息设备教学,会频繁调动学生的眼睛和嘴巴,从感官调动这一模式就能说明这与传统教学课堂的区别,教师要考虑课堂中的灵活性,考虑信息在教学工具中所占的分量,合理分配正常板书与信息技术展示的教学内容。可以将重点难点放在信息设备上展示,让学生们更直观的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而將另一部分知识的讲解仍然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在黑板上上多加练习,将信息技术支持的信息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从而达成更好的教学成果。
2.优化结合模式
教师们在课堂中可以采用下列的几个教学模式:
(1)创设一个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情景。在课堂中教师利用信息多媒体的音效、动画等碰撞出学生思想上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进行“两位数加减法”的教学任务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课堂知识后做一个探究,让学生们自行研究“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甚至是四位数、多位数。让学生们培养出举一反三的意识,将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
(2)主动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采取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提示引导学生们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但如何利用多媒体设备完成这一环节并让学生们进一步作出更多的推理呢?还是举例“二位数加减法”的例子,学生们在学习后能明白竖式计算的要求以及十进制的应用,学生们要运用这两种思想进行三位数、四位数等的计算,并通过练习总结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递推的思想也可以应用到研究几何图形的面积中去,例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分割得到,也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拼补得到,这样抽象的图形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渗透到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中。
(3)积极归纳总结思路方法。每当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教师要把握时机让学生们自行总结这次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例如上文中提到的“二位数加减法”的教学内容,学生们会学到举一反三的思想和递推的实际应用,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在遇到类似难题时就会想到这次的经验,难题迎刃而解。
三、结语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融合,是贴近社会快速发展的表现,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合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生动,让学生们调动多重感官,激发起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有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小学科学,2015,12(2):50-51.
[2]曾雪辉.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研究[J].环球市场,2015,(1):247-248.
[3]郑鹏.小学数学教学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15,(2):50-51.
作者简介:
张勤间,女,小学二级职称,1988年07月,广东佛山人,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