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市曲艺音乐市场现状调查

2017-05-09

齐鲁艺苑 2017年2期
关键词:茶社济南市曲艺

张 斌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济南市曲艺音乐市场现状调查

张 斌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闻名中外的泉城济南自清代即有曲山艺海之美誉。自20世纪中叶济南曲艺便与北京、天津呈鼎足之势,曲艺行当内亦有“演红济南,方走遍全国”之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文化思潮的冲击,使具有悠久历史的说唱艺术陷入窘境,很多小曲种已近消亡或已经灭绝。笔者用调查采访的方式对现存的曲艺演出场所及受众群体进行调研,总结了济南市曲艺市场的发展现状。

曲艺市场;受众群体;现状;调研

引言

济南既有“书山曲海”之美称,又有“曲山艺海”之美誉。刘鄂所著《老残游记》曾对济南明湖居黑妞白妞说书唱曲有过生动描述,至今脍炙人口。自20世纪中叶济南曲艺便与北京、天津并称为曲艺三大码头,相声界有“北京学艺、天津练活、济南踢门槛儿”的说法,说明当时济南观众的欣赏水平非常高。上世纪许多曲坛泰斗如候宝林、高元钧、骆玉笙、马三立都曾于济南登台献艺并扬名立腕,足见泉城为中国曲艺一方厚土。济南市拥有极具保留价值的、富有山东地域特色的曲种,其中山东琴书(北路)、山东评书、山东大鼓、山东说唱为全国独有,在当今中国曲坛具有较大影响力。

泉城济南培育了评书泰斗傅泰臣,鼓词名家谢大玉,北路山东琴书创始人邓九如,山东快书(杨派)创始人杨立德,相声大师孙少林、袁佩楼,河南坠子表演艺术家郭文秋,全国八大评书艺术家之一的刘延广等曲坛名宿。

近些年来,随着娱乐方式的变化和网络的飞速发展,曲艺市场的现场演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以济南市曲艺演出场所和观众群体为调研对象,对济南市曲艺市场展开调研,通过对曲艺受众群体的认识和了解,为研究曲艺艺术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

一、济南市曲艺市场的历史兴衰

济南曲艺的可溯之源甚久,1956年,济南无影山出土西汉乐舞百戏俑,表明汉代初期的济南地区,各种表演技艺已具高度水平,可以推断其中已经包含说唱因素。宋元以来,济南成为词曲盛地,北宋时济南有一女艺人名李苏苏,红彻市井,连当时的齐州(今济南)太守祖无择都大捧其场,并作诗文以赞之:“歌妙累累若贯珠,历城惟袛数苏苏”。[1](P187)到清初期,俗曲小令盛极一时,清嘉庆年间,济南人华广生编篡了《白雪遗音》一书,该书收录了以济南为中心采集的《马头调》、《岭儿调》、《满江红》等10首曲牌,曲词733首,成为研究清代俗曲的重要史料。

清同治十年(1871年)秋,山东大鼓女艺人郭大妮至济南演出,成为有记载的第一个进入大城市行艺的山东大鼓艺人。之后,又有来自临清的山东大鼓女艺人黄大妮来济南西关演唱。光绪十年(1884年)前后,黄大妮的表妹王小玉姐妹来济,在明湖居、趵突泉四面亭演唱。王小玉姐妹即《老残游记·明湖湖边美人绝调》所描写的梨花大鼓女艺人白妞、黑妞。①夏芒种《逝去的“书山曲海”·杂谈济南曲艺的前世今生》,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mangzhong82

1.民国初期,济南曲艺市场的繁盛

民国初期,济南的曲艺品种只有山东大鼓。据民国二十六年的《申报》记载,随着济南曲艺演出场所逐渐增多,最初大鼓艺人只在趵突泉各游艺场演出,如观澜亭、四海春等茶社,后来新市场、萃卖场等先后设立,鼓姬们才分布各场。从劝业场设立后,鼓姬们的演出场所又多了几处,分别有青莲阁、明记说书场、进德会鼓书场等。曲艺品种也不断增多,除了济南派的梨花大鼓外,还有京韵大鼓、河南坠子、梅花落等,至民国十年,光新市场里面就有书场20多家,又出现了山东落子、木板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曲种。

1943年9月,大观园的晨光茶社开业,晨光演员阵容强大,精英荟萃,标志着相声在济南进入了兴盛时期,至此,济南曲艺市场发展到了顶峰。

2.文革期间曲艺遭受灭顶之灾

20世纪60年代,曲艺市场开始“说新唱新”,许多传统段子禁止演唱,只允许演唱歌颂社会主义、歌颂英雄主义的新段子,许多只会演唱传统段子的演员从此退出此行,曲艺市场开始衰败。“文革”开始后,各曲艺团体基本解散,演员们被下放到工厂进行改造,山东大鼓、山东琴书等曲种的抢救和整理被迫停止,职业演出全部废止,仅有少量山东快书、相声的业余演出和创作,只配合“运动”进行宣传。

3.改革开放后的恢复期

自文革后期,少数曲种就已开始恢复演出,如山东琴书、山东快书、山东评书、河南坠子等,改革开放以后曲艺团开始重建并召回部分演员,演出以新段子为主。这个时候的新段子有山东快书《虎口夺盐》、山东琴书《婆媳和》、河南坠子《抢亲人》、相声《如此好学》等。

4.新世纪曲艺市场在困境中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影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丰富,曲艺市场也逐渐走向衰落,开办了半个多世纪的曲艺演出场所如大观园茗曲阁、晨光茶社一度关门停业。2006年,各级政府开始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茗曲阁、晨光茶社、明湖居也重新修缮营业,并且依靠旅游、企业资助、单位活动等形式,跟市场经济接轨,编演的曲目也更多地考虑到了年轻人的审美趋向,曲艺市场又开始活跃起来。

二、济南市曲艺固定演出场所现状

1.茗曲阁茶楼

茗曲阁原名叫新新舞台,始建于1938年,地址在济南的曲艺码头——大观园,主要演出曲艺和戏曲,在“曲山艺海”的济南久负盛名。不过由于种种原因,2002年前后,这里就不再进行固定的曲艺演出了。2006年5月,济南市文化局对茗曲阁进行整修,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大观园的改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市民增加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8月12日晚,济南市曲艺团在装饰一新的茗曲阁举办“笑洒泉城”精品曲艺专场,演出内容包括山东大鼓、山东快书、山东快板、山东评书、河南坠子、西河大鼓、相声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

“茗曲阁”茶楼,配有专业灯光和音响设备,内设双层雅间茶座,可同时容纳观众百余人。走进“茗曲阁”,古色古香的桌椅、推拉式小轩窗以及悬挂的张张曲艺老照片,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重建后,茗曲阁主要以济南市曲艺团为班底,也有不少曲艺名家如肖国光、罗广兴、李东风常来演出,每周六、日晚上7点30分是固定演出时间。票价最低为10元,或者点一杯茶就可免费观看曲艺表演。2010年以后,济南市曲艺团的园子转战大明湖明湖居,茗曲阁逐渐没有了固定的演出,现在经常几个月没有一次演出,接近停业状态。

2.晨光茶社

晨光茶社建于大观园内,与茗曲阁东西相望,由相声大师孙少林先生于1943年9月2日创办。为了能和当时北京专门表演相声的场子——启明茶社相呼应,孙少林和师父李寿增为他们在济南的相声大会起名为晨光茶社。从此,相声界就有了享誉全国,专门演出相声的场地——“南晨”、“北启”相声大会。

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晨光茶社宣布歇业,这个相声界重要的码头渐渐沉寂。

2006年7月,济南市曲艺团相声名家、晨光茶社第二代传人孙小林先生在济南曲艺家协会主席郭正让的帮助下,晨光茶社重新开张。

茶社地址在大观园内一家酒店的二层,装饰得古朴而简单,容纳观众80人左右。茶社的空间略显狭窄,光舞台就占去了近一半的面积,演员对面的观众席只能放下三排椅子,来晚了的观众只能在舞台侧面围桌而坐。工作日时间可以用作餐饮,每周六晚7点是固定的演出时间。难能可贵的是,晨光茶社近十年来坚持不售门票,免费演出。演员多由济南的业余演员和孙小林的徒弟组成,有一些还在上学的孩子也得到了上台锻炼的机会,每场演出约有1/3是少儿表演。同时相声名家也有不少,孙小林、肖国光正是这群名家的领头人。由于免费演出,每场观众上座率比较可观,通常都在90%以上,观众的年龄段比较平均,包括30%左右的孩子。以前茶社还有茶水供应,但大多观众前来观赏演出从不消费,所以现在茶水也被撤销,连服务员都没有了,有的观众自带零食和水,还有的就只是纯粹的欣赏演出。

3.明湖居

明湖居坐落在大明湖畔,是清末以来济南知名度最高的曲艺演出场所,1890年由山东梨花大鼓创始人郭大妮建造。清末小说家刘鹗所著的《老残游记》让明湖居闻名遐迩,也让人们对在此唱山东大鼓的黑妞白妞充满了遐想。2009年大明湖景区扩建,重修了明湖居,使得“明湖湖边美人绝调”重现大明湖畔。

2010年4月28日,明湖居正式开业,9月成立济南明湖居演艺有限公司,管理者归济南市曲艺团,这预示着文化艺术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与市场接轨,在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大潮中率先试水,为艺术院团探索改革发展新的途径。

明湖居坐落在大明湖畔,是一座拥有老济南特色的二层仿古建筑,二楼主要用作餐饮,如果在二楼吃饭,可以免费观看演出,一楼是济南市曲艺团“开心甜沫”的演出剧场。“开心甜沫”主要以济南市曲艺团的青年演员为主,代表人有薛晓东、高超、付司瑞、马静等。“开心甜沫”的演出内容丰富,有相声、山东快书、单弦、京剧、器乐表演、爆笑剧等,比较符合青年人的欣赏口味。

明湖居内设300余个座位,面积达1920平方米,观众来源一部分是济南本地人,另一部分为外地游客。门票价格30元,同时在美团、窝窝团等网站有团购优惠,最低可达17元。固定演出时间是每周六晚上7点30分,由于依托大明湖的旅游项目,每场演出上座率很高,约80%以上。剧场内提供茶点服务,茶水价格20-50元一壶,小吃6元一盘,约有50%左右的观众有茶点消费,多为年轻人或带小孩的家庭,每桌消费30-100元不等,中老年人的额外消费较少。观众还可以给自己喜欢的演员送上花篮,花篮20元一次,不过这种消费较少。明湖居不但沿袭了它曲艺说唱的历史传统,更是集文艺演出、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展示济南传统文化特色的园林文化演艺场所。

4.历山艺享汇(周末相声俱乐部)

“历山艺享汇”——周末相声俱乐部自2014年6月28日起推出了系列演出活动,每周六晚7点30分,在历山剧院二楼小剧场上演相声专场演出,目前该周末剧场已经连续演出50多场,演出反响强烈,观览人次近万。

历山剧院二楼小剧场能容纳200多人,票价最低30元,曾经推出过团购优惠,为了让普通市民走进剧场享受曲艺现场表演,每场还有一部分赠票发放,主持人在赠票之前会问几个简单的小问题,与观众形成互动,把票发出。由于宣传到位,每场上座率很高,在95%以上。

“历山艺享汇”邀请的名家有相声演员刘广玺,快板书演员李连伟,山东快书演员李东风、罗广兴,青年相声演员大新,还邀请了“嘻哈包袱铺”相声团队的高晓攀等。演出曲目有《戏曲杂谈》、《训徒》等经典传统相声段子,有《夫妻日记》、《济南人济南话》等结合时下流行元素的现代相声段子,还有创新段子不断推出。

5.芙蓉馆

芙蓉馆空中四合院是一座民营剧场,馆主叫李涛,原建于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59号的一处厂房内,是济南市不多的四合院建筑,建筑全部采用青砖小瓦,飞檐斗拱,朱漆大门,独立小院的仿古建筑,小院家具各异,古色古香。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除了东区的曲艺大舞台外,还有餐饮、摄影等经营项目。

2015年初,芙蓉馆搬到山东剧院3楼小剧场,改称明府芙蓉馆,号称是济南市唯一一家天天说相声的地方。3月23日起,明府芙蓉馆书场正式开讲,这是济南首家专门的评书专场,此次的书场阵容强大,由单口相声大师张存珠老先生亲自带领芙蓉馆弟子为大家演出,其他演员还有刘广玺、米文举、马延泉以及年近七旬的中国为数不多的女相声表演艺术家秦玉华。京津的相声名家王谦祥、李增瑞、郭德纲、于谦等也曾来此献艺,演出的段子有《天王庙》、《贼鬼夺刀》、《乾隆下南山》、《路遥知马力》等。

山东剧院三楼小剧场能容纳观众150人左右,坚持每天晚上7点30分演出,票价有30、50、80三个标准,由于刚刚迁址,宣传力度不够,周末观众上座率略高,工作日观众上座率连一成都不到。笔者去采访的时候正赶上周一,全场只有6位观众,中途还有2人退场,剧场负责人介绍,除了表演队伍断层比较严重,年轻演员的业务能力和经验还不丰富之外,观众不成熟的文化消费习惯也有一定原因,观众的接受文化教育也存在“要票”心理,显示出民营剧场生存的艰难。

三、济南市曲艺受众群体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选取明湖居、历山艺享汇、芙蓉馆三个曲艺演出场所,发放问卷297份,收回有效问卷269份,有效率达90%。

1.调查基本情况

此调查问卷名称为:济南市曲艺市场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曲艺受众群体。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观众对曲艺的熟悉程度,市民对曲艺的态度、建议以及曲艺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几个方面,来反映济南市曲艺市场的生存现状。

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调查样本特征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调查显示,来现场观看曲艺表演的男性观众多于女性,年龄多为30到60岁的中青年人,这个比例占到了总数的2/3,除此之外30岁以下的青少年观众比例也在增加,60岁以上的老年观众比例最少,为7%,这与他们的消费观有关系,这三个场所最低门票价格都在30元,老年观众一般都愿意接受赠票或是相对较低的门票价格。

从职业构成情况来看,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占57%的比重,其次是机关工作人员和学生。从学历上来看,2/3的人具有大学以上的学历,文化层次相对较高,这也符合了主办者“以文带商”的基本理念。收入情况,月收入在3000以上的比例最大共占57%,从2014公布的济南月平均收入3949元来看,似乎花钱买门票来看曲艺的观众收入相对较低,其实,观众写的一般是工资单上的实发金额,另外也与山东人的含蓄、低调有关系。

(2)受众群体对曲艺市场的熟悉程度

表6

表7

表8

表6显示,第一次来看曲艺的观众与不超过5次的观众共占78%的比重,说明曲艺市场相比当前火爆的电影院、网吧、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显得有些冷清。

表7和表8要求被采访者进行填写,结果,58%的观众没有写出来曲艺场所,写出三处以上的曲艺场所的仅占21%。不知道曲艺演员名字的也占了45%,而31%的观众写了外地演员如郭德纲,说明绝大多数市民对曲艺的场所和曲艺演员不熟悉,另外也反映出济南市的曲艺场所太少。

(3)受众群体欣赏曲艺的喜好

表9

表10

表9显示,43%的观众来看曲艺是为了消遣娱乐,但也应当看出,33%的观众还是因为个人喜好原因进剧场来欣赏曲艺,只有2%的观众是来捧角,也表明当前济南曲艺市场的“角儿”、“腕儿”较稀缺。

表10说明了济南市民对曲艺品种的喜好程度,其中,相声、山东快书、山东评书等以说为主的曲种占到了65%的比重,也能看出这几种形式在济南比较喜闻乐见,而以唱为主的山东琴书、山东大鼓、河南坠子、单弦加起来仅占29%。

表11

表11显示,在作品题材的选择上,38%的观众选了跟自己最近的生活题材,与选择历史题材的大致相当,反映了曲艺作品创作改编的一种趋向。

表12

表13

表12和表13反映了观众在欣赏曲艺过程中的表现,其中,37%的观众会注意演员的个人功底,其次是说唱风格特点为29%,而绝少关注表演者的年龄和性别。

31%的观众在欣赏曲艺时经常喝彩叫好,不过也有35%的观众选择安静地欣赏,这两类观众的表现形成了强大的反差。安静的欣赏符合交响乐、歌剧等音乐会的欣赏习惯,而喝彩叫好更符合曲艺传播的特点和中国人的欣赏口味,曲艺表演不需要安静的欣赏,参与其中更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4)受众群体对待曲艺市场的态度

表14

在表14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问题,只有11%的观众会选择去茶馆等演出场所现场观看曲艺表演,这也代表了普通市民的一个心理趋向,近九成的观众会选择电视、广播、网络、晚会等途径来接触曲艺,但是应该知道,现场演出的情绪、状态包括接收曲艺表演对观众内心的情感反映都是其他媒介所不能达到的。

表15

表15显示,多数人在看曲艺表演时会伙同家人、朋友、或同学同事,单独一个人去看现场的只有14%,这也反映了曲艺的群体参与性特点。

表16

表16显示,观众每次看曲艺的消费多为10-50元,这个比例高达74%,由于曲艺的门票价格至少需要30元,所以多数观众在买完门票之后就不再消费了。

表17

表17说明多数观众知道曲艺演出场所较少,但对此往往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结语

自从曲艺专业团体的商业化经营之后,各类基层曲艺小剧场、书场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在北京,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中曲清音小剧场、德云社、挚友俱乐部、嘻哈包袱铺、宣南书馆、崇文快板沙龙等小剧场渐成京城一景。在天津,众友相声艺术团、哈哈笑相声艺术团、名流茶馆、燕乐茶社等十几家曲艺社团聚集了相当的人气,而以前与北京、天津呈鼎立形势的济南曲艺发展却不容乐观,现存的仍有固定演出的剧场不过四五家。

问题集中在:曲艺演出场所太少;受众群体受其他娱乐形式影响,较少到现场欣赏曲艺;济南市曲艺演员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受众的欣赏需求;生活节奏快,观众不愿花费时间到现场观看冗长的曲艺表演等。

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曲艺已经市场化,一方面要搞好商业运作,依靠“以文带商”、“以商养文”,济南市曲艺团的运营模式值得借鉴;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做好引导和服务,帮助剧场、院团特别是民营剧团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还应该提高观众的文化修养,建立成熟的文化消费观,最终把观众“请回”现场。

[1]张军.曲山艺海话济南.赵钟云主编.曲山艺海话济南[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郑铁民)

2016-11-24

张斌,男,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项目来源:本文系2014年山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项目(人文社科类)“济南市曲艺音乐现状与对策研究”(14SQR016)的阶段性成果。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2.003

J607

A

1002-2236(2017)02-0018-06

猜你喜欢

茶社济南市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我的样子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宣城星级酒店内开设茶社的探索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基于“情绪记忆”的茶社插画和灯具设计研究
济南市老年机构体系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