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飞课堂,让课堂充满自主与活力

2017-05-09魏立兴

关键词:自主构建活力

魏立兴

【摘要】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释放个性、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天地。作为教师,要充分發挥主导作用,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控制好课堂的节奏,科学管理好课堂,与学生一起共享课堂。

【关键词】自主 放飞 活力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55-01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现实的课堂中,很多都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不够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的发展。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要突出学生的学,要放飞课堂,给学生一个自由飞翔的天空。我们在课堂上不应再是滔滔不绝,反而多的是“沉默是金”。多把课堂让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展现的地方,成为学生释放个性、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天地。课堂的主角虽然是学生,但是一堂课也不能只有学生表演,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控制好课堂的节奏,科学管理好课堂,与学生一起共享课堂。

一、以学定教,创设自主环境

《新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以学定教,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想要更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在备课中要先想到学生要学什么,而不是自己要教什么。在备课中要深入理解教材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前想到,在哪个环节想让学生充分地说,学生可能说出那些答案。对于学生的这些答案老师怎样与学生互动交流,想最终达成什么样的效果,老师要做充分的备课。而且在这样充分开放的环节中老师还要有招架不住的准备。正如贲友林老师讲的:意外,是意料之中的事!

二、师学生互换角色,促进活力提升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现代社会的小孩,受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影响,常常爱表现自我,希望得到大家的赞赏,我们不妨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一个心理,交换一下角色,让学生来做“小老师”,我们来做“小学生”。学生为了展现自我,就会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思考,到前边展示,学生变成了“老师”,老师变成了“学生”。这样既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能让他们激情洋溢的的场所,又能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渴望学习,渴望拥有知识。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负数的认识时,我做好一些正负数的卡片让学生抽,让一部分学生拿着这些卡片,而我拿着0的卡片与学生站在一起,请出一个学生做“老师”把我们分类,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站到了各自应该站的地方……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对所要学和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而且对我这个“0”印象更深。通过角色的调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享受数学、获得数学。

三、与学生共享课堂

《标准2011年版》倡导数学的再发现。数学教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传授者,而是组织者。我们先组织好教学,然后退位,看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创造数学、选择数学、优化数学,享受再发现的美妙和乐趣。让孩子们品味数学,使数学和学生成为共同成长的一个整体。要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自主学习。课堂上,我们要尽量“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将时间还给学生,尤其是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互探讨、自练自改的时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当然,我们也要参与进去,适时调控讨论的方向和重点,但要敢于放手,将表演舞台让给学生。不论学生回答得对与错,都不要轻易的打断学生,做一个忠实的聆听者。通过聆听,我们会发现学生真的多才多艺,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和很好的解题方法。在学生进步提高的同时,我们也会有所收获。

四、尊重个性差异

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总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同一个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恰当地、巧妙地使用教学用语,不应该用“对”或者“不对”来急于判定学生的回答,特别是学生的答案正是教师预想中的答案的时候。老师要学会稳住自己,让不同的学生能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急于作定性的评价。学会说:好,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引导其他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个问题不同的想法。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碰撞,从矛盾中找到答案。

总之,现在教学不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我们做为教育者,在发挥好自己主导作用的同时,多把课堂留给学生,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主观体验,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放飞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光明,范文贵。小学数学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66-269.

猜你喜欢

自主构建活力
活力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