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唱歌教学的运用策略
2017-05-09叶玲
叶玲
【摘要】唱歌教学不仅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学音乐教育课堂的核心教学环节,且充分利用唱歌教学对促进学生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十分重大。因此,这就要求各中学音乐教师应在唱歌教学中不断创新,利用“分割式”、“背景式”以及“互助式”等新型唱歌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情操,促进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 唱歌教学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233-01
在注重精神享受的今天,音乐成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正因如此,我国教育界对学生的音乐教育愈加重视,使得如何促进唱歌教学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成了当前各中学音乐教师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就在中学音乐课堂运用唱歌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现作如下相关总结。
一、“分割式”唱歌教学法,循序渐进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对基本温饱物质的要求之外,人们逐渐注重对精神世界的享受,也就使得音乐和影视业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现下流行的音乐多种多样,但主要以情感类为主,以80、90以及00后[1]为主的人群喜爱摇滚、嘻哈等风格的音乐,老一辈像70后等人群则依旧喜爱戏曲以及红色经典歌曲。当然了,随着广场舞的出现与发展,当代的流行乐亦逐渐为老年群众所接受。“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能力是极少数人才会拥有的神奇能力,同样地,听一遍歌曲便能马上学会的人亦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一般情况下,人在听某种音乐或某首歌曲的前几遍时只能记住音乐中较为鲜明和特别的片段部分,之所以最后学会了所听的歌曲,是因为听得次数多,甚至是边听边唱,久而久之便熟能生巧了。是以,初中音乐教师可在对学生进行唱歌教学时采用“分割式”的片段记忆法,让学生能够以“蚕食”的方法将歌曲熟练掌握。
譬如,在初中音乐教师对学生教授《西风的话》(人教版)这一教材要求教学的具体歌曲时,可首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该歌曲给学生听,让学生先熟悉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和大概内容,使其能在脑海中有个大概的轮廓。而后将该首歌曲的歌词分为若干个部分,并给予部分时间让学生先跟着播放器自由学唱(练唱)第一部分(从“去年我回来”到“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2]”),当教师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试唱时,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整且准确地将第一部分唱出,而后再以同样的方式对后续部分进行练唱。通过这样“分割式”的唱歌教学法,能够减轻学生直接学唱一整首歌的压力和负担,使其能够以“蚕食”的方式将歌曲熟记于心。
二、“背景式”唱歌教学法,印象深刻
众所周知,每首歌曲中的各个部分并不是机械化得来的,而是都有其相关的来源和故事。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世界闻名越剧中所用的背景音乐便是源自于音乐家对这一凄美爱情故事的感叹,使人在听到这段经典背景音乐后情不自禁地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令世人叹惋的爱情故事,对故事的主人公同情之情油然而生,从而情不自禁地跟着背景音乐一起哼唱,这便是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感染力所在。由此可以看出,对学生进行歌曲教学时,倘若事先使其了解到所学歌曲的创作背景,必定能够使其在学习时事半功倍。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练唱《保卫黄河》(人教版)这一初中音乐教材要求学唱的具体歌曲前,可事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讲解该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同学们,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也是我们的‘母亲河[3],这首歌曲的作曲者便是我国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当时,冼星海深知民众的疾苦,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于1939年听光未然(现代著名诗人)朗诵《黄河吟》时感受到了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于是便和他一起创作了这首慷慨激昂的乐曲。下面,咱们通过视频来感受一下我们‘母亲河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以及当时抗战的情景。”当学生了解到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后,心中一定会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在学习这首歌曲时会变得无比认真,并满怀激情,能够更好地把握住歌曲的情感,将“背景式”唱歌教学法的作用最大化。
三、“互助式”唱歌教学法,趣味记忆
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互帮互助一直都是促进彼此成长和成功的良好方法。尤其在学习中,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学生在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法便是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或直接向教师求教,因为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天生的畏惧感。因此,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不仅能够有效增进彼此之间的同学情谊,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与教师交流的尴尬。是以,在初中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唱歌教学时,要想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对唱歌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采用“互助式”的唱歌教学法是达到这一系列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
例如,当初中音乐教师带领学生练习《青藏高原》(人教版)这一教材要求教学的具体曲目时,可事先将学生按该歌曲的长度分为若干个小组(本文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共同学习歌曲的某一部分,而后再由小组之间互相教学(将本组所学的歌曲部分唱熟练后教其他组的学生进行练唱)。着手唱歌教学前,教师要先告知学生们具体的学习安排:“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学的是《青藏高原》这首歌,那老师今天不教大家唱,要让大家分组分段进行练唱,然后再教其他同学唱。第一組练唱‘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4]到‘还是那久久不能改变的庄严这一部分;第二组同学练习‘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到‘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这一部分;第三组同学练习剩下的部分,看哪个组学的快,教的好,有奖品哦!”这种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教学的方式对他们来说新鲜感和紧张感充足,使其在练习本组被分配的歌曲部分时格外认真,也使学生们在互相教学时笑声不断,从而达到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最终教育目的。
四、结论
总而言之,音乐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艺术学科,是以在中学音乐课的唱歌教学中并未有固定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模板。要想将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充分实现唱歌教学应用的有效性,仍需要从事中学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持续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朱艳.中学音乐课中唱歌教学的有效运用探析[J].时代教育,2016,(08):201.
[2]黎荣进.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6,(25):182.
[3]何苗.浅论中学音乐课如何加强审美教育[J].北方音乐,2015,(23):114.
[4]王蔼玲.唱歌教学中几点常见问题[J].知音励志,2016,(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