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克服措施

2017-05-09邹春雷

关键词:消极中学生比赛

邹春雷

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比如生理、心理缺陷或学习成绩欠佳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具有体育自卑心理的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种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这种心理不僅会影响学生自己的学习行为,而且会对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每个人总是喜欢以他人的能力为杠杆来衡量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的。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其他人(特别是有权威的人)对某一学生做出较低的评价,往往会影响这个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以致过低地估计自己。另外,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一些学生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作比较,结果越比越不如人,越比越泄气。这种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的比法,会形成消极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最终对自己的学习丧失信心。

二、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学生在学习一种新技术时,大多会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完成。一些学生因自我认识不足,常觉得“我能行吗?”、“我可能学不会”。由于事先有这种消极的畏难的自我暗示,就抑制了自信心。学习时过分紧张,不敢放开手脚练习,因而限制了能力的发挥,当然很难学好,而掌握不了所要学习的技术,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同时又使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印证”了消极的自我认识,使自卑感成为一种固定的消极的自我暗示,结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自卑心理进一步加重。

三、挫折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失败或挫折后,不能正确对待,又未能得到必要的心理调整,再遇困难时,由于畏惧而不敢再进行练习,久而久之,就容易变得自卑。

四、生理、心理方面的缺陷

有些学生因身材矮小、体弱或有某方面的残疾,而常为这些苦恼,总觉得不如他人,不敢做练习,对体育活动提不起兴趣。

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除了在课中不愿参与练习外,还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对批评过于敏感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对批评过于敏感,好猜疑别人。因而非常注意他人的言行,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听到别人的评价带有批评的含义,就丧失了练习的情绪,不愿继续练习。这种学生常常认为所有的批评都是针对自己的,并认为班级中每一个人都在注意自己的行动。

(二)过分计较比赛的胜负

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非常关心比赛的输赢。在平时的比赛或游戏中,他们只跟有把握赢的对手比赛,如果没有取胜的把握,他们便尽量避免参加,如果非参加不可,他们便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以表示自己并没有认真比赛,或者选择自己有明显的客观原因,为无法取胜对手辩解。

(三)渴望得到表扬

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因为自我认识不足,不相信自己能学习、掌握好某项技术,因此在学习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表现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他们仍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卑心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因为它只不过是在体育活动中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恢复了心理平衡,自卑心理就可以克服和消除,为了克服和消除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卑心理,教师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某些方面比别人更优秀,肯定自己的成绩,不要把别人看得十全十美,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认识到他人也有不足,只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从小处做起,提高自信心,就能逐渐克服自卑感。

2.及时肯定,多加鼓励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当正面诱导,加以鼓励,并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克服行动和心理上的各种障碍。当学生克服了某一困难,在学习中取得了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提高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应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习,让他们把习惯与同学比较转换为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自己跟自己比,使其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动向。要在班级中创造一种相互关心、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使那些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友善、老师的信任、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放宽对他们掌握运动技能的要求;在分组练习时,把他们分到学习能力强且能帮助他们的组里,以避免他们再受心理创伤。

4.有所侧重,多加关爱

教学中,对有自卑心理或有自卑倾向的学生,在组织学习和练习可有所区别,适当的降低要求和难度;遇有困难多给予人文的关怀,还可亲自或组织其他学生和他或她共同解决困难。让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不觉孤单、无助;而是温暖的,别人不再是她或他的竞争对手,而是共同学习、进步的伙伴,从而逐步融入班集体的学习、生活中,最终摆脱心理上的困扰。

诚然,自卑心理的成因不尽相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只要教师胸怀热忱,在教学中有心、用心,付以耐心、关心、恒心,就能把教师温暖的光照亮学生成长道路上充满阳光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消极中学生比赛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最疯狂的比赛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