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识字教学
2017-05-09吴俊茹
吴俊茹
【摘要】新课标对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标,更好的做好教育工作,必须要应用新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识字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可以应用的手段,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 信息技术 农村小学 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51-01
前言
我是一名农村信息技术老师,也是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一转眼,就到了要教小孩子识字,让孩子上幼儿园小学的年龄了。出于一个教师的职业感和一个母亲天然的责任感,有时会和周围的同事一起探讨信息技术与识字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让小朋友更快更好的读书识字。借着这次电化中心组织征文的机会,总结如下。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语文教育的“识字与写字”要求也越来越高,早已不是当年只要能认字就可以了。这对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迫切需要新的教学手段。在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就明确提出了教学的指导方针:“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往往只是机械的反复读写,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也往往认为“课后生字”部分是一个苦差事。在教育资源相对贫乏,教师资质相对较低的农村地区,更是如此。
识字要认识汉字的音、形、意各个方面。《新课标》中识字的阶段性目标中,要求循序渐进的认识汉语拼音直至能借助拼音独立识字,要逐渐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常用部首,以及明确汉字的实际意义。
在发音教学中,农村小学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老教师由于历史原因,普通话发音不标准或者带有方言口音。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中可以直接播放标准教学音频,从而有效的克服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和方言口音问题,让小朋友们一开始就掌握良好的发音习惯、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另外一方面,要开拓思路,不能仅仅是“老师放,学生念”。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下,录音已经是非常方便的事情了。完全可以录下小朋友的声音,做一些趣味小游戏,比如大家模仿录一小段节目,评选“小小播音员”。也可以让小朋友多次录音,找出自己最满意的一次,从而让小朋友不断改进和进步。这些手段,都可以大大提高小朋友的积极性,实现《新课标》“喜欢学习汉字”的目标。
在“字形”方面,其实我们国家的汉字作为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字体,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以前限于条件,这一块很不好表现。部分原因是原来很多教师对这一方面重视不够,另外也有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官方教学参考书中没有多少相关资料,农村教师搜集资料困难的原因。但是现在这一教学目标已经被《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而资料来源则完全可以由网络解决。有很多的汉字网站,可以提供字形的演化过程以及解释汉字的构造方式。加上有了多媒体的帮助,我们可以清晰的展现汉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简化字的演化过程,以及“象形”、“指示”、“会意”等构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印象。小孩子的认知很多时候来源于图形,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我们使用动态的电影或者幻灯片可以做很多生动的展示:例如“牛”,“羊”等从动物形状到甲骨文到金文到课本上的字形的直接演化,“日”,“月”,“明”的产生与组合等各种以前并不直观的教学内容,现在都可以非常方便的演示了。而形象化、趣味化正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在“字义”方面,小学生面对的都是身边的事物,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小学生,见识相对更少一些。很多学习的生字无法与实际事物相对应。但是“字义”却又与《新课标》中“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的综合性学习目标密切相关。“人们认识事物,并不是只限于认识具体的、实际的存在。各种事物经过人的抽象、概括会形成了相应的概念,这些概念对应着不同的词语。对小学生来说,识字和识词是一致的,因而识字的过程需要伴随着认识事物。”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中,无论是万里之外的异国风光,千年之前的历史文物,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还是天上海里的飞禽走兽,都可以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可以伴随着精美的音效和特效加深印象。
但是在信息技术环境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1.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手段,而且这种依赖是手段单一,刻板的依赖
有一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作用似乎仅仅是不用板书,每次上课放放写了几个字的幻灯片就结束了。很多以前非常优秀的教学手段都被嫌麻烦而抛弃了。例如使用真实场景教学:学生和老师一起去校园里,教室里寻找自己刚刚学会的生字代表的事物并联系起来;在教室的门、窗、桌、椅等生活常见事物上让学生自己写上字条等都不再进行了。其实这些传统的优秀的经验不能丢,信息技术可以把一些场景虚拟化,让学习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但是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迎合了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大自然的心理特点,在实践中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在考虑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获取信息技术资源时思路不够开放
部分老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准备信息技术教学素材的时候,仅仅是把原来的板书放在了幻灯片上,或者只使用已有的一些教材配套的课件。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目光放的开阔一些,例如:电视资源: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放的《汉字五千年》等纪录片,以前限于条件,這些电视节目无法保存提取,现在完全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到。商业化资源:例如一些带光盘的汉字学习书籍,里面有很多优秀的视频资料,虽然价格稍贵(制作精良的可能有几百元),但是如果学校统一采购一本或几本,多个教师多次重复使用的话,还是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并且经济上是可以承受的。网络资源:这个就更多了,在此不再赘述。
3.面对新技术,不能勇于探索
广义上的电教,应该是使用一切信息化的手段辅助教学。在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一台电脑可能要数千元,一部智能手机几百元就可以买到。很多教师面对手机,认为干扰了学生的学习,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很多电脑的功能,都是可以在手机上实现了。廉价的智能手机,恰恰是填平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数字化鸿沟”的一个利器。而且现在手机上有很多免费的识字学习类软件,例如笔者随意一搜,就有“看图识字”、“儿歌识字”、“悟空识字”、“趣味识字”等多种手机软件,其中很多都是免费的或者价格低廉。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促进教学,指导学生和家长科学的使用手机,让新技术新设备成为学习的好帮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第一部分 前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