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017-05-09史娅静

关键词:师生互动兴趣培养

史娅静

【摘要】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从现在的社会需要来看,“能说会道”也将成为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

【关键词】师生互动 兴趣 交流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48-02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从现在的社会需要来看,“能说会道”也将成为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能说会道”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从小就开始逐步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教师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然而,在小学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如:有的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有的学生因怕说错而闭口不言,甚至有部分学生,根本就因为腼腆,无法启齿,对自己毫无自信。这些状况直接阻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阻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影响了学生健康人际交往心理的形成。因此,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調整好师生关系,其次是多给学生鼓励,再就是选择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 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 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 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 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 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 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 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事实上,师生关系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什么教学过程的优化,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如何促进学生三维发展,统统都是一纸空文。我们常说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就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这种社会性的相互作用的本质即交往。口语交际交往是指人们通过实物、语言或意义的传递和共享,达到理解与协调,进而影响和调节主体间相互关系的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中的沟通与对话,要求教师的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着和促进者;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转换为朋友,知心者和可敬可爱的父母;同时还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个性不断地自我完善,需要有民主精神,平等宽容的态度,不离不弃,真挚的爱心和悦纳的情怀。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才可能顺利进行。

二、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其中有说完整句子的训练、有看图说话训练等;同时,各册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也都有编排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为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新课标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口语交际的评价也要有学生广泛的参与。在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评价: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会质疑,给别人提出好的建议……如在三年级《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以不同的身份参与交际“导游”、“解说员”、“游客”等。在交际之后,评出“星级导游”、“最佳解说员”、“优秀游客”等,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发现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如在《夸夸我的新同学》教学中将评价贯穿始终,让学生多发现和表扬别人的优点,这本身就是一种评价,对自己是一种促进,对他人是一种激励,交际之后再引导学生评价谁发现别人的优点多,谁汇报得生动、有条理,多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提高能力。

1.看一看,说一说

人教版小语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看图,创设语言环境,诱发学生说话,是进行口语训练最有利的时机。如教《该怎么做》一课,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注意画面的内容;再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小男孩遇到了什么事?他该怎么办?由此启发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个人自述,同桌互述,小组互说,班上介绍,最后让学生自己动脑,想想假如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敢与想象,敢于创新,并把想出的办法说给同学们听。

2.画一画,说一说

在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富有思考性的提问,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给学生以更多的答问说话的机会,使他们的口语更有针对性,更有说理性,更有条理性。如: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教学时,我先带领学生出校园“找春天”,引导学生观察具有春天特征的事物,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先用彩笔画下自己找到的春天,回来后,把画的内容讲给大家听,比一比谁找得多、谁说得好。这样,把课堂搬出教室,走进自然,学生乐于表达,训练扎实有效。

3.听一听,说一说

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听听说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培养他们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如《保护有益的小动物》一课,可引导学生将思路引向生活,启迪他们回忆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和自己是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当某个同学自述时,要求其他同学们认真听,还可提出问题,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

三、激趣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说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且好胜心强,抓住这一特点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说,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是口语交际在课堂训练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因此,我们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机会,并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

1.演一演,说一说

通过组织学生尝试进行合作表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第一册《语文园地四》中的口语,把“拼图”的口语交际训练置于表演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语文课程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表现自己也是每个孩子本能的欲望。

2.玩一玩,说一说

“儿童永远是生活在游戏中的。”低年级儿童喜欢做游戏,把口语交际训练融于各种游戏之中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增加了学生练说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如,组织学生开展吹泡泡活动,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同学吹的动作、泡泡的颜色和形状,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吹。接着,趁学生余兴未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描述吹泡泡的语言训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做一做,说一说

苏霍姆林斯基的“做中學”告诉我们:儿童感知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是运动,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动手做”。通过开展问路、购物、做客等课外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把自己参加活动的所见、所想讲给同学听,把做与说结合起来,使他们不仅有兴趣说,也有话可说,促进了口语交际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机会,激发其表达的欲望,把握契机,有步骤地进行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就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口语交际之“花”就会遍地开放。

参考文献:

[1]《学校教育创新理论书系》编委会所编:〈教育创新途径与趋势〉,中国人事出版社.

[2]邱学华主编:〈尝试创新研究〉,海南出版社.

[3]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4]韩荣.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10,(01).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兴趣培养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