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7-05-09鲁小容

关键词:评价数学教师

鲁小容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个体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那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创设合作学习情景,激发小组合作兴趣

兴趣是促学的动力,是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合作的功能,教师首先应创设合作学习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例如:在讲生活中的数据时,先提问100万人民币用体积多大的箱子能装得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张100元的人民币,让同学组内讨论解决。于是各小组同学都积极动手估算,讨论着测量、减少误差。这样既分散了教学难点,又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的活动中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又如:在讲解概率时,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副用扑克牌,然后宣布,哪一组同学完成的最快,我就奖励一副扑克牌。学生的合作气氛一下热烈起来,很快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既落实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又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到了知识。

二、科学选择学习内容,准确把握合作时机

合作教学的应用中,学习内容和时机的选择很重要,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中要用到合作教学法的地方有所计划,并且对整个学期中如何有效地应用合作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有所准备。教师可以选择初中数学中比较需要学生发挥团队合作互助学习的内容,比如说,比较难的空间几何和方程式,而时机则把握在每完成一个章节的教授之后,教师可以让同各小组的学生对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讨论和总结,最后以一张表的形式罗列出章节的重难点内容和需要学生注意的易错的地方。或者在章节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出一份卷子,让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的学生共同完成这套题目。这样,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就会对学习的章节有一定的总结和理解,在课堂测验中,学生的解题问题也会暴露出来,通过借鉴其他学生解题的正确方式,对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始终是主导者,是以辅助者的地位帮助和辅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学生才是主体,是根本。教师的主导工作只能够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提供好的合作环境。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关键要靠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已经综合了各种因素,尽量使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并且在职位安排时也已经一定程度地体现出各个学生之间的能力特征。在此基础上,要发挥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个体的作用,最大化地激发不同学生的能力和特长。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对各个学习小组的组长进行引导,让学习小组的组长合理地给组员安排任务,最大化地提高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如果说通过竞争的方式是从学习小组外部促进合作学习的效率,那么发挥组员个体的作用,就是从学习小组内部进行的工作。每一名学生拥有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要让这些学生最大化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才是主体,是根本,是进行合作学习的核心。教师要做的就是辅助和引导学生发挥出个人的能动性和自助性,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计划。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教师在明确自身主导地位和辅助者身份的同时,也要转变学生的意识和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引导学生快速地转变观念,使学生能够驾驭新的身份,并且能够在新的学习地位中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能动性。只有让每一名学生明确自己的地位,转变他们的观念,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和观念,才能够真正地开展合作学习,提高效率。

四、关注学生合作学习动态,合理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合理引导,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引导学生想办法完成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老师还要能指导学生对疑问如何提出,对于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要能共同的交流探讨,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进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处理,将课堂的秩序有效控制。例如:由四个边长为a,b,c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中间有一个正方形的开口,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这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看到这个题目,学生就会感到比较熟悉,这是初中数学中有关因式分解的题目,在学生们分组讨论过程中,学生按教师事先分好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证法进行研究。每个小组有4名成员,位置相邻,便于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每组推选一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学习交流,主要时将本组证法的思路讲清,同時同组同学可以补充或纠错,其他小组此时则通过聆听对他组的证法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将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五、构建合理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形式上各种各样,所以要能在评价上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首先,小组之间的评价。要让学生充分地考虑到每个小组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的合作之中,每个小组在合作中是否互相协作,每个小组是否在活动中有所创新,每个小组活动是否遵规守纪等等。这些评价的方位要全面,因而评价的重点也要侧重于学习的过程。其次,评价又分为自我评价和民主评价。自我评价,作为小组成员,首先要实事求是,对本组的水平及其表现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既能发现优点,也可以找出本组的不足。而民主评价则是要多发现其他组的优点,让本组从中学到某些长处。从而既促进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又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组与组之间友好竞争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评价数学教师
最美教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