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小学语文句子理解与感悟能力培养策略

2017-05-09邱桂喜

关键词:感悟理解小学语文

邱桂喜

【摘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内容,引导学生有效理解句子的内涵,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理解、感悟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句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为研究依据,结合人教版三四年级部分课文为例,简要分析小学语文句子理解与感悟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句子 理解 感悟

【基金项目】本文是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展语言文字训练的行动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ZC201607。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36-02

一、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句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合理运用语言知识表达自我、理解作品、形成良性的逻辑思维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最直观面对的就是文章的句子,所以说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与感悟能力上就要从句子入手。同时,句子训練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应当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基础上,以教学重点为指导,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为学生形成良好理解与感悟以及阅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生句子理解与感悟能力培养策略

(一)从关键词入手培养学生句子理解与感悟能力

每一篇课文中的每个句子中都包含一个或者数个的关键字、词,而这些字词都包含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准确理解这些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这篇课文中有这样几句:“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三句话中的关键词为“藏”、“躲”和“勾”,“藏”原本指的是隐蔽起来不被发现,而句子中的“藏”则指的是各种气味弥漫在秋雨中。“躲”这个关键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与“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勾”这个关键词更加突出了秋雨中气味的浓郁。在这几个句子的教学上,教师就可以通过解析句子中的关键词使得学生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秋雨中气味弥漫内涵,进而了解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又比如在四年级上册课文《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先从“鸟的天堂”这个关键词入手,指导学生理解加了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什么?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又是指什么?然后把两者的意思放进句子里。将感叹句转变为:“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棵高大茂盛的大榕树的确是鸟儿的乐园啊!”这样一来,学生则更容易理解句子的本意是大榕树就是鸟儿快乐生活,安心栖息的好地方,感悟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与赞叹。

(二)结合课文插图培养学生句子理解与感悟能力

很多课文中的插图都可以非常具体、直观地体现出文章部分句子描绘的内容,所以在培养学生句子理解与感悟能力上,教师可以借助插图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提取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图文对照,从而逐步理解句子的内涵。比如在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两句:“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学生对于“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这句话理解上有些困难,不知道小兴安岭是树海还是花坛,此时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观察插图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因为小兴安岭拥有种类繁多的树木,所以被称为树海。另外,小兴安岭除了很多树木之外,还有很多颜色的花,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五彩缤纷的花坛。运用这种直观形象的方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到句子表达、描绘的景象,还强化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如在四年级上册课文《火烧云》中有这样一句:“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此时,教师对正在观察插图的学生们说:“为什么说天空像是着了火呢?”学生们纷纷回答:“因为天空都是红色的,像火的颜色,所以叫火烧云!”,由此,通过观察插图孩子们充分理解了这句话所描述火烧云的样子,感悟作者对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的仔细观察和热爱之情。

(三)运用变换句式培养学生句子理解与感悟能力

一篇课文中所包含的句式是多元的,比如反问句、疑问句等,所以教师在学生句子理解与感悟能力培养上,可以通过变换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句子内容,进而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内涵。比如在三年级上册《清明上河图》这篇文章中的“《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景。”这个陈述句转变为“《清明上河图》让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了吗?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景了吗?”通过将陈述句转变为疑问句以后,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思考,结合文章中所描述的图中的情景可以得出答案,进而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又如在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学生要理解这个反问句有难度。可以转变为陈述句:“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这样学生就能把七月天山清澈五彩的溪流、翠绿茂密的森林、五彩缤纷的花海联系一起,犹如进入了春天的大花园,感悟作者对天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结合文章背景与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句子理解与感悟能力

不同的文章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所表达的思想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句子理解与感悟能力上,应该通过总结文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相同点,以此引导学生在自我生活基础上更为深入理解和感悟句子的含义,最终体会文章的思想。比如在四年级上册课文《秦兵马俑》这篇文章描述兵马俑坑的一句:“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这句话详细地描述了一号坑的具体大小,但是由于学生对数字没有具体的概念,所以教师可以以学生所在的教室作为对比,告诉学生一号坑相当于200多个教室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另外,由于一些课文创作背景比较特殊,学生对于这类文章的句子理解难度就比较大。比如在三年级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它们在水下常常依靠发出的美妙“歌声”,召唤同伴。”,学生们对于白鲸会发出美妙的歌声难以理解,因为动物是不会唱歌的,所以教师应当先向学生普及白鲸是一种群居动物,他们依靠互相发出声音来传达信息。在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后,学生就可以理解白鲸能够发出美妙歌声的原因。同时,在知道白鲸发出声音这个创作背景之后,学生们就可以理解文中“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有一种和人类相同的本领——能够思考和想象。”、“船上响起了优雅的古典音乐。啊,奇迹发生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白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白鲸终于得救了。”等句子所表达出的人类对动物的喜爱与保护的中心思想。

(五)从文章中心角度培养学生句子理解与感悟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学生所能够学习到的写作手法有很多种,比如借物抒情、环境衬托以及借物喻人等等,特别是文章中一些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通常与课文的中心思想联系紧密,甚至就是全文的中心句,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句子理解感悟上可以从文章中心角度上开展教学。比如在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这篇文章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三句话是对全文中心思想的总结,同时也是作者借助蒲公英抒发出对生命、自然的尊重和热爱之情。因此,教师在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通读全文,思考文中蒲公英成为作者“最喜爱的一种花”所包含的感情。另外,还要思考作者最后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学生在联系前文中所描述的“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这句话就表现蒲公英与人类起居规律非常相似,进而理解文章的大意。尽管这篇文章全文都在叙述一件事,但是其所包含的情感内涵是丰富的,所以教师在文章句子理解引导上,通过让学生理解中心思想的方法,使得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句子中解析出作者更为丰富、细腻的情感。

三、结论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当中,要想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有效理解文章句子所包含的情感、思想等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句子的句式和内涵,而且还可以通过上下联系句子的方式掌握文章大意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只有认识到对学生句子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词的训练,结合学生生活,结合课文插图,结合中心思想和变换句式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句子理解能力,以此为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永正.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J].成功:教育,2011(05).

[2]范玲华.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思考[J]才智,2011(06).

猜你喜欢

感悟理解小学语文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