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声调对英语语调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2017-05-09朱悦
朱悦
【摘要】汉语的声调不同于英语的语调,汉语为声调语言,英语为语调语言,两者各具特征。英语教师要掌握英汉语调系统在所属类别、调值调型、节奏、重音、音渡五个方面的差异,挖掘汉语声调对英语语调的干扰作用,引导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改进英语语调学习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语言负迁移 声调与语调 学习策略
【课题项目】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唐山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及教学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603050209。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10-02
近年来,教师们越来越感到英语语调的重要性,对英语语调的研究也颇为重视。实践研究证明:“中国人学习英语语音的难点,不在单个音位的发音,而在节奏、语调的掌握上。”因此,从所属类别、调值调型、节奏、重音、音渡五个方面,揭示汉语声调对英语语调学习的负迁移影响,以期可以改进中学生的语调学习策略,使他们正确掌握英语语调,实现成功有效的英语交流。
一、汉语声调对英语语调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汉语的声调特点对中学生的英语语调产生负迁移。客观因素在于汉语声调与英语语调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主观因素在于学生想当然地将这两者等同起来,从而不自觉地发生了语言负迁移。汉语声调调对于英语语调学习的干扰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分析。
(一)英汉所属类别差异及其负迁移影响
英语是以语调为主导的语言,汉语是以声调为主导的语言。它们的所属类别差异有:1.汉语单词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声调为超音段特征具有辨义与语法功能,是汉语句子的灵魂;英语单词由元音、辅音组成,无固定声调,不区分词义。2.汉语句子有语调,但其重要性小于声调。英语句子语调为整个句子的灵魂,表达整句话的意思或情感,具有语义、表态、语法功能。3.汉语的音高变化表现形式为声调,英语主要是语调。4.汉语中整个句子的语调升降起伏不大,只在句末的最后一个音节上进行调整,调子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音幅只是上扬26%;而英语的陈述句变为升调的疑问句时,由于句末单词不会受到字调的影响,音幅可达80%。英语语调变化复杂,如高一课文句子:
例1:The reporter told us about the accident.我们的学生把“ˇthe” “ˇreporter” 习惯上都发降升调,实际上冠词“the”是弱读;中文读音是“记(jì)者(zhě)告(gào)诉(sù)我(wǒ)们(mén)这(zhè)个(gè)故(gù)事(shì)”,几乎都是去声,于是学生们就错误地以汉语的声调代替英语句子的语调一路降到底,成了汉语腔调的英语。其正确的是:The re'porter 'told us abou(t)the 'accident.句中除了重音外,还包含told与 us之间的“连读”和abou(t)与the爆破音的“略读”。
(二)调值调型差异及其负迁移影响
汉语声调的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在英语学习中,自然用汉语的声调模式或语调模式来套英语的语调模式,结果会产生削足适履的现象。从以下四组对比中,可以更為清晰地展现英汉调值、调型方面的差异性。
依据赵元任的“五度标调法”,汉语高平调的调值为[55],然而在英语当中,其音高范围大约在3-4之间,有高、中、低三种不同程度的平调音。有研究表明:中国人说汉语时习惯使用高平调,学生们经常性地用汉语中高平调来代替英语中的中平调。用高平调来说汉语,中国人听起来觉得字正腔圆、铿锵有力,但如果使用这种高平调来说英语,在习惯于英语语调的英美人来说就是一种听觉上的折磨,让他们觉得很别扭,甚至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在英语中存在高升调与低升调两个调型,并且英语语调的两种类型均低于汉语的高升调的调值。对于中国人来说,使用高升调的频率要远远高于英语国家的人。在汉语声调负迁移作用的影响下,汉语背景的中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调时倾向于使用高升调来代替英语中的高升调与低升调。
例3:Are you going a\way? (But its raining outside.)
Are you going a/way? (Are you really going away?)
前句用的低升调表达的是一种安慰型的口吻,传达出对他人的关心与体贴,而后句用的是高升调则表达的是一种略带抱怨的口气。通常来说,英语中的低升调比高升调更具有普遍性与适用性。
汉语中,高降调的调值为[51],表达的是一种肯定与完整,和升调一样,英语中的降调也有两种类型:高降调与低降调。从调值范围来看,英语与汉语的降调除了起点不同,其走向、斜率基本保持一致。即使是这样也并不意味着可以用汉语中的降调代替英语中的降调,也不能将英语中的低降调与高降调混淆。因为与升调的两种类型一样,不同的语调模式会传达出不同的语义,就说话人的感情而言,高降调展现出的是更大的兴趣与激情,然而低降调传达出的信息却是犹豫、疑惑或冷漠。如:
例4:A:The old man would rather go on foot,wouldnt he? ( ?坻)
B:Yes,he would.A为降调提问,表达的是:我可以肯定这位老人一定要走路去那儿。问这句话只是感兴趣,要想从你这儿得到证实。但是下面对话又是不同的语调。
A:Miss Lin is your English teacher,isnt she ?( ?坭)B:Yes,he is.在这个对话中,A句子用了升调,表示A对这个问题有疑惑,因而这样的问题答案可能是肯定的,也可能是否定的。
总结以上调值调型的英汉声调负迁移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在说英语时受到汉语声调起调高的影响会将英语语调起调高;(2)受到汉语声调的影响,学生用高平调来代替英语的中平调,可能会给英美国家的人造成误会;(3)学生习惯使用高升调[35],而一旦在英语中运用此语调将会给英美国家的人带来一种抱怨型口吻;(4)汉语中不存在降升调,而许多学生不知道这个问题。
(三)英汉节奏差异及其负迁移影响
在节奏或韵律方面,汉语与英语也有很大的差别。总体来说,汉语是一种以音节计时(syllable-timed)的语言,即每个音节所花的时间大体相等,而英语是一种以重音(stress-timed)语言,即重读音节间的时距大致相同。如:
例5:‘English isinteresting.英语很有趣。
The‘English story isinteresting.这个英语故事是有趣的。
The‘English story is veryinteresting.这个英语故事是非常有趣的。
The‘English story isnt veryinteresting.这个英语故事不是非常有趣。
上面的句子虽然长短不一,但都只有两个重音,说话时用的时间差不多是一样的。而将各句译文朗读一下,就发现所花的时间却不一样的,这就是音变节奏造成的。这些音变主要包括同化、省略、弱读、连读以及不同语境的音长变(下转145页)(上接110页)化。一旦中国学生运用汉语以音节定节拍的习惯去念英语,即便每个单词念得很准确,很清楚,也会给外国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好像在咬牙切齿,听起来不流畅,十分生硬乏味。
(四)英汉重音的差异及其负迁移影响
英语和汉语的重音区别主要集中在词的重音。这主要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音韵体系和文字体系造成的。在音韵上,汉语采用的是声韵调体系,每个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故重音的作用变得无关紧要;英语是拼音文字,采用的是元、辅音体系,声调(音调)高低并不能辨义,因此强调重音便应运而生。它被当作语音结构内部的一种补偿手段,用来区分双音节词与多音节词的语音形式。
二、英语语调习得策略
通过以上英汉语言系统在所属类别、调值调型、节奏、重音、音渡五个方面的差异及其负迁移的分析,对症下药,可以克服汉腔语调的负迁移影响,促进中国学生英语语音语调的学习。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汉语声调的负迁移
为了突破英语语调习得瓶颈,首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避免汉语腔调的负迁移影响。其次,要对汉语腔调对英语语调习得的干扰作用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并估计到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有意识地避免汉语腔调的负迁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停地用意志力来提醒自己,时刻注意汉语腔调的干扰作用,从而正确习得英语语调。
(二)掌握英语语调类型,熟悉各种语调模式
英汉语言在语调类型与调值方面是有差别的。了解英汉调值调型之间微小差异,加强英语语调方面的朗读训练,多多体会用不同语调模式说同样一个英文句子的情感与态度;注重模仿练习,看英语电影,模仿其语音语调,模仿原汁原味的英语听力材料,认真总结出模仿要领,坚持不懈地练习,终有一日,会有所得。
(三)灵活运用英语节奏,培养英语节奏感
节奏与重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要了解英语的节奏是靠重音来安排的,是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交替出现的旋律与模式。加强节奏方面的练习,可以先找一些简单的诗歌来练习,并从网络中找到该诗歌朗读原声,一句一句地练习。练习的同时,要学会思考,仔细体会与汉语句子节奏的差异。
(四)充分利用正迁移影响,改进语调学习策略
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受汉语的负迁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英语学习必经的发展阶段。教师在语音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积极发挥正迁移的作用。如学生通过比较读音,找出异同,发现规律,把汉语拼音的正面影响迁移到英语音标的分类学习中;还可以利用英汉语中句子升调总體表示疑惑、不确定、惊讶和反问,降调表示一种肯定与完整,是一个句子的结束等相似性特征,促进英语语音的学习,使汉语正迁移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刘杨,习晓明.英语话语中“中国腔”现象的由来——基于英语语调学习中的汉语声调干扰现象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2]董翌.语音迁移现象对英语语调的影响及教学策略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