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微课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2017-05-09朱淑荣

关键词:变革教学方式微课

朱淑荣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一些新课型应运而生。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时代的需求,要求教育者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微课作为一种新课型,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使用方便、教学效率高等特点,结合微课的这些特点,笔者谈谈微课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信息化 微课 教学方式 变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86-01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并制定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比尔盖茨说:“未来社会属于那些具有收集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学方式也要发生变革。“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开始走进学生的生活,以其潜在的优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微课将教师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由长时间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自主学习。对于我国广大教师来说,面临正在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冲击,认清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下面谈谈微课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颠覆了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撼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上课模式。微课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的同时,教学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一)微课的教学更加灵活

微课更多的是以“知识点+实际应用”的方式进行授课,更有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传统教学是全体学生用同一个版本,同一个模式,而微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个性化的施教方法。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针对自己的不足,选择性地学习。

(二)微课的实用性更强

微课具有“精(内容精炼)、易(操作简单)、快(学习见效快)”的特点,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途径,教师设计精要的微视频,对学生而言,一是会加强课前预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会加强课堂参与,开阔认知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三)微课更注重学生的发展

微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习资源、情境、活动的设计,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挖掘了潜能,锻炼了思维,培养了品质,提升了创新实践能力。学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使学习达到一个新的制高点。

二、微课在教学中的发展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所展开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一)微课对学生的重要性

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能够调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得开心、学得顺心、学得放心。

(二)微课对教师的作用

微课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精确简练的语言,还要具备现代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教师借助微课这个教学工具,能够发挥独特的教学方式。在微课教学中,每个教师既是学习者,也是开发者与创造者。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中享受成长。

三、微课促进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

随着微课在教育行业的发展,相关的软件和网站会相继开发和建立。网络资源共享,丰富了教学内容,突破了重点难点,拓展了知识。随着系统地挖掘和整理,微课将会辅助教学,促进教学方式的巨大变革。

(一)建立平等的对话平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盲目相信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得不到发展,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学习主动性逐渐丧失,甚至被迫学习,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而在微课教学的互动式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平等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再是孤立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平台。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新知识的环节将会成为讨论、探究、验证、更深层次的学习。各种新的观点和思考,将会在课堂生成,课堂预设会越来越宽泛。老师们也充分认识到,微课不仅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还可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能力。

(二)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微课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兴趣性和娱乐性,而根据学生的不同还要有针对性,构建适当的教学情境,任务要有伸缩性,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关注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兴趣点,激发起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强烈的换位思考意识,真正找到学生关心的困难问题,教学策略要更加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表达艺术要生动有趣。我们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三)设置自主的学习环境

在微课教学中,我们要设置自主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知识的全面性与重难点。教学活动是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关注所有的学生,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突破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自主学习不是“一盘散沙”地学习,教师要合理引导、组织学生,真正让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教师要敢于“放手”,同时也要学会“收手”。

总之,信息技术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思想,变革教学方式,迎难而上,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变革教学方式微课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变革开始了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