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017-05-09达楞苏布德

关键词:橡皮泥梅花动手

达楞苏布德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76-02

幼儿的世界是多彩的,是缤纷的。他们用手展示给我们一个绚烂不同的天地,他们的手就是他们思想的创造者。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呢?本文主要就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小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不仅让幼儿获得表现自己创造力的机会,还可以使他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养成他敢说敢做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呢?

一、在美术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美术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各种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已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而培养幼儿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初步掌握使用美术工具及材料的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之一。幼儿的绘画、泥塑、剪纸、撕纸、折纸及废旧物利用,手编、布工等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无一不是在手的协调操作下进行的。因此,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泥工教学中教幼儿团、搓、压、捏、粘合等技能;纸工教学中教幼儿撕、贴、折、涂、剪等,孩子们通过画画、剪纸、折纸、捏泥、制作玩具等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的同时,还要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投放不同水平的可操作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爱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美术操作活动,教师再引导幼儿在自身的原有水平上进行大胆的操作和尝试。例如:在小班美术活动中,开展制作项链手活动:幼儿可以用泥团圆压扁用细铁丝穿起;用细铁丝穿各种形状的吹塑纸片。在大班美术活动《梅花开了》时,让孩子们用嘴吹画梅花树干,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手工制作方式,培养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习欣赏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做做玩玩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及审美能力。给幼儿提供了彩色的皱纹纸、纸条、玉米、颜料、橡皮泥,剪刀、胶水、水彩笔。让幼儿在知道老师的要求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可用颜料点梅花、玉米拼梅花、橡皮泥搓梅花、纸条裹梅花、皱纹纸捏梅花、剪麦冬做梅花、直接粘贴剪好的花瓣等。幼兒根据意愿开始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梅花,他们一边做一边还兴奋地说着什么,能力强的幼儿用纸条裹梅花,玉米拼梅花,剪麦冬做梅花,能力一般的用橡皮泥搓梅花,能力弱的用现成的花瓣贴,用水彩笔进行作画。作品完成后,很多孩子都拿着自己的作品,在评价和欣赏的同时体验着自己操作的成功的喜悦。

二、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动手能力

游戏是幼儿运用智慧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活动着,幼儿不断地解决游戏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有利地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如:抛接沙包游戏的玩法很多,孩子可双手抛双手接,单手抛单手接,左手抛右手接,右手抛左手接。还可以往前上方抛起,小朋友跑着去接,小朋友之间还可以互抛互接。这既训练了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同时也能很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再如;小棒夹豆,是通过游戏中豆的种类变化,装豆的容器的变化,容器距离的改变,以及小棒种类的改变来设计的系列游戏,使难度不断提高,幼儿动手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三、在各种操作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操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当形形色色的操作材料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时,他们能主动与材料发生交互作用,在触、摸、摆弄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探索,并且发现、探索中有所收获。孩子们用收集的牙膏盒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汽车、楼房;用月饼盒制作灯笼;用旺仔易拉罐制作鞭炮;用雪碧瓶制作了瓶娃娃;用一次性盘子做漂亮的蜗牛;用娃哈哈奶瓶制作了各式各样的飞机火箭;用橡皮泥制作泥塑另外小朋友还根据季节的特点,秋天用树叶做树叶贴画,冬天用带来的瓶子做造型各异的冰灯,用包装纸剪窗花。用硬纸板、卡纸剪出各种几何图形的小块块,让幼儿做拼图如:幼儿用半圆形、三角形拼成小鸡、小鸟,用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拼成熊猫等,用插塑拼接等。可见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多收集一些废旧玩具及剪贴、拼图卡片,购买智力魔方等,为幼儿动手操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在各种趣味科学活动中形成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利用简易的工具、材料、仪器设备,按照科学操作方法,组织幼儿进行有趣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在操作中学习。并通过一些小型的简易的操作、演示,对某些简单的科学理论的验证,使孩子们获得直接经验,培养他们动手做科学实验的兴趣,唤起他们对一些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学会探索科学的方法。例如,在开展“什么会沉,什么会浮”的科学活动时,我准备了纸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等各种制品材料供幼儿在水中自由投放,发现它们在水中产生的现象;让孩子自己用纸杯做小电话,让小灯泡亮起来,踩影子,火箭飞上天,透过各种颜色的糖纸来看日光灯颜色的变化等活动,教师示范一遍后,可让每个幼儿动手操作,当幼儿看到灯变成了各种美丽的颜色时,会高兴得直拍手。在趣味小实验中,幼儿通过看看、听听、摸摸,甚至拆拆、装装,既能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又能从创造和成功中获得愉快。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一个个都变成了专心致志的“操作手”和“实干家”。再如“筷子折了”、“多彩的气泡”、“旋转的纸蛇”、“变色小陀螺”、“胡萝卜船浮起来”等科学小实验,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不仅初步了解到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而且发展了动手能力。

总之,一个人的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培养和学习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抓住幼儿时期这个黄金阶段加强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脑的发展,手脑并用,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祖国的下一代就能“手巧心更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橡皮泥梅花动手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做个橡皮泥爸爸
动手演示找错因
借像皮泥
梅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