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2017-05-09李世梅
李世梅
【摘要】高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学习,探讨和总结,理解、领会并掌握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的实验特点,进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新的实验教学方法的引入,提升高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 化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58-01
新课程改革在理念上和内容上都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贯穿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测试中最具有“综合”意义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观察分析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一、规范实验教学环节
教师要有明确的实验教学环节来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环节一——实验准备环节。教师自身要对实验进行研究,了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实验进行充分准备。同时,实验准备过程中要督促学生对实验进行预习学习。环节二——讲解实验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详细地把实验过程、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耐心予以讲解,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与探究中做到有的放矢。环节三——指导实验环节。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教师必须进行指导和督查。环节四——引导探究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实验预习和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加以指导和提示。环节五——实验总结环节。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总结化学实验得到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操行过程进行评价,对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点评,以使学生在下次实验中引起注意,从而不斷提高化学实验技能。
二、由教师演示实验向学生动手自主实验转变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这种模式:针对每一课时,教师先讲授化学实验新知识,然后再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操作,让学生在下面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然后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且验证刚才所学的化学实验新知识。在这种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而对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意义不大。新课程标准中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实验,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所以,如果教师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就必须转变自己以往的教学理念,多让学生参与动手,在教学设计上,多增加学生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如教材中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我们可以将这个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1)提供仪器及药品和仪器:试管、木条、胶头滴管、酚酞试液、过氧化钠、水(2)实验步骤: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设计。(3)分析及结论:在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和补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搬课本上的实验,而且课本上的有些实验设计得并不是很好,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使实验更加完善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教学中,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教材中只给出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增加一些探究性的实验操作,如:(1)展示一支已经收集满二氧化氮的试管;(2)把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打开胶塞;(3)待液面不再上升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试管口向上,移开拇指;(4)向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水面为什么会上升,颜色为什么会消失?松开手指后,为什么气体由无色又恢复到红棕色等问题。这节内容的改进设计,主要是通过挖掘教材中可供探究的素材,将本部分知识内容设计成探究性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四、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遇到的相关的问题。比如通过一些家庭小实验,强化学生的化学知识,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例如,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除去生活饮用水中的沉淀物这一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样的家庭小实验,不仅能验证学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学习获得的理论知识,还能加强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的关系,不仅增加了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化学实验的机会,而且也活跃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急剧增强。另外,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教师组织学生到玻璃厂、自来水厂等单位参观学习。
五、倡导绿色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新课标提出了绿色化学实验,这也是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重视环保教育,不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在制备一些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时,应该尽可能地使教室、实验室不受到污染,应对有害气体进行处理,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讲解关于如何除去这些有害物质的化学实验方法时,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液吸收;同理对于碱性物质就可以用酸液来吸收;而对于某些有毒物质可以将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等,这样就使学生掌握了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用相应的溶液进行吸收而除去。化学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对于那些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倒到指定的地方,集中处理。如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实验教学乃至整个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六、结语
在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环保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评价能力,增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将学生由被动地观察演示、机械的实验操作者变为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创新学习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操控者,极大地开发了学生化学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主体,巩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王三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实验特点浅析[J].考试周刊,2014(94).
[2]李素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构建及其优化[D].西北民族大学,2011.
[3]史秀娥.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对策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