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结合研究

2017-05-09陈锦标

关键词:结合中职院校专业课程

陈锦标

【摘要】在中职院校的基础教学中数学科目是重点课程之一,而且作为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其不仅可以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而且还可以为后续的专业课教学进行知识的铺垫。但是目前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针对中职院校而言其数学科目教学与其他的专业类课程教学之间并未得到有效的联系,这对学生整体的学习质量提升进行了制约,以下就针对中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与数学教学结合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院校 数学教学 专业课程 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043-02

中职类院校核心定位是基于义务教育进行技能型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人员的大量培养,其在进行基础的教学活动中也以就业导向为核心,以行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文化理论教学与知识技能教学相结合。而作为中职院校理论教学的基础,数学教学必不可少,其可以为专业课学习的提供有效辅助,但是目前数学教学和专业教学之间存在脱节现象,需加大对此问题的重视,以此实现中职学生理论教学和专业课的融合。

一、中职数学科目教学现状及形成原因

1.中职院校存在对数学科目教学的重视不足情况

中职类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培养,大多数中职类院校也将其作为各类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将重点均放在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及教育之上,这虽然实现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但是也导致教学时间被技能课和专业课所大量的占据,基础理论性科目与专业课所占的比例处于一个失衡的状态,基础类科目未得到相应的重视,这对基础理论课程的有效开展进行了限制,其中数学科目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而作为专业类科目开展的基础和辅助,需对其进行一定的重视。

2.数学科目的教学未与专业课进行良好的衔接

目前針对中职类院校而言,其存在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教材、所学的知识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不匹配,数学教学的内容难以真正为专业课教学而服务,两种形式的内容教学无法得到不同层次间的融合。而且中职类教学将重点过多的放在专业课教学上,无法真正做到两类课程的有效融合,这对专业科目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辅佐作用发挥进行了阻碍,进而导致了中职数学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不衔接。

3.针对中职数学教学其评价相关机制不完善

中职类院校开展数学基础理论科目的目的是为相应的专业科目学习进行辅助,专业技能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之间的结合是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而实际与理论的融合则是教学的宗旨体现,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应用观念和意识的强化。但是通过相关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中职类院校在针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上程度不够,该类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数学教学相应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和健全。针对数学科目教学,中职类院校同样受到来自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内容的教学活动开展多半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导致数学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难以进行充分的融合。

二、中职院校数学教学与专科课程教学结合思路

1.进行数学知识难易点学习的合理规划

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学生,而要做到数学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整合,也需要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进行树立。而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数学教材的难度程度进行合理的规划,其次需要立足于本校的专科课程开设情况,对不同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基础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确定,加大数学教学与实际的联系,对专业的个性进行突出,最后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现代的信息技术进行积极的运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大对数学内容教学的展现形式,实现现代化教学,加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通过现代信息教学技术的运用,也增加了理论知识的实践展示,使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渠道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学习。

例如,可以根据中职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将数学科目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即基础数学学习、实用数学学习和发展数学学习。其中基础数学的学习主要是指中职教学中最为基础的数学内容和知识,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掌握的最基本学习知识,可以将这部分的内容在第一学期进行学习,而实用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指在学生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与就业方向和学生专业性质进行充分的结合所选学的数学科目内容,可以将这部分内容设置在第二学期进行学习,实用数学主要所强调的内容是与生活之间进行联系,内容上对于实用性为主,尤其是针对所学专业的实用数学内容。而发展数学的学习可以设置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与时俱进的专业数学知识,具备更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

2.整合数学内容教学和专业课教学

中职院校会涉及到不同的专业,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进行数学内容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不同组合。例如,计算机专业,可以先进行一元二次方程和集合内容的学习,然后接下来学习数列,最后进行逻辑代数和矩阵相关知识的补充,为相应的计算机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再如,针对机械专业,则可以在学习集合相关的内容以后,学习立体几何,而且还需要针对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及平面向量等内容进行侧重学习。立体几何数学内容虽然众多的专业已经进行了内容的删除,但是对于机械专业而言却是非常重要且基础的,可以对学生的罗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其思维空间的想象以及制图和识图的能力,为专业课的深度学习打下基础,但是所涉及的相关内容难度需适度,不可过大。经过整合后的数学教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作为铺垫和辅助,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了数学学习情况的监督,使学生逐渐的注重起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在数学理论课和专业课之间的相互促进之下,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更为透彻和熟练的掌握,以此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提升,实现中职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3.对教学评级体系、方法进行完善和改良

中职教育自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偏重的是学生应用技能的掌握和培养,导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针对理论科目也存在一定的应试教育现象,这极不利于数学等理论科目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需要在专业以及行业的实际需求基础下进行教学分析和评价,这同样也对教学实际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差缺和补漏,实现行业及专业需求分析下的教学评价体系的积極改进,尤其是针对中职理论内容教学中所存在的应试评价模式,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改变,通过不断的创新,对教学活动及相关的评价活动进行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切实提升。

另外,需要对教学的思想进行积极的转换,不可以在用以往传统思想对中职数学基础科目教学进行理解,(下转201页)(上接43页)需对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和实用性进行挖掘,使其更好的为专业课程提供辅助。而且中职教师同样需要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升,从而加大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运用。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其思想上还未完全成熟,而且知识的积累上较为薄弱,因此在进行数学科目学习时,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找不到学习的方法,久而久之则会出现兴趣缺失,甚至是厌学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的方式进行转变,加大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生活实践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对数学科目的基础性进行强调,即与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联系,又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培养。

例如,在进行集合数学内容的学习时,可以通过有趣的对话来进行引入。如向学生提问“请说明你们的鼻子、眼睛、嘴巴和脸之间的关系”,学生可能会说出“嘴巴、鼻子和眼睛都在脸上”“脸是由嘴巴、鼻子和眼睛所组成的”等相似的答案,这时教师便可由此为切入点,对集合的含义进行叙述,然后激发同学举出更多类似的例子。针对计算机专业和机械专业而言,集合知识均是较为基础且重点的学习内容,通过有趣的教学形式对此类内容进行熟练的掌握,也将对后续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供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中职院校而言,专业课程与数学课程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需要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相应数学教学的改进,并以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促进,达到专业课程学习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在两类课程不断的融合促进中,实现中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甘凤祝.如何实现中职数学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结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0):389-391.

[2]李林军.中职学校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教学模式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17):46-46.

[3]张艳芳.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结合问题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1):56-56.

猜你喜欢

结合中职院校专业课程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