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2017-05-09马会斌

速读·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探究策略小学语文

马会斌

摘 要: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教师要在完全掌握和熟知学生心理、性格的情况下进行探究,如此,探究才会有的放矢,也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当下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在尝试探究性教学。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或者,于细微处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完美地解决问题。要使问题得到完美解决,需要对探究方法进行研究。

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好奇和探究的意识,让课本知识得到延伸,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多想办法、出点子,用语文课文的魅力,让学生觉得学语文有趣,自己主动地去学,自觉地去探究其奥秘。如在教《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这一课时,由于小学生对电脑知识和作用了解不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激发学生的兴趣办法,如课前提问:“电脑是干什么用的?它怎么会有这么神奇?”学生认真看书后对问题能作出初步的解答了,接着课中提问:“其实,书上讲电脑的作用只讲了一点点,它为什么那么神奇也没有讲清楚,你们想真正了解它吗?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问题吧。”每个学生对电脑了解各不相同,通过讨论互相补充,这样学生对电脑的了解更全面了。最后布置调查作业:“①你们调查了解一下生活中的那些人工作要用电脑,那些事情要用上电脑?②写一件电脑给你带来好处的事。”只要坚持培养学生对未知的探究意识,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挖掘,学习能力会得到不断的发展。

二、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

“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兴趣是探究的起点,他们的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又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因此,课堂引趣,一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謎设障。例如在学习《向命运挑战》一课时,老师先出示一幅霍金的坐在轮椅上的相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人?学生一下子兴趣来了,都想知道老师手中的相片究竟什么人。二要巧妙的引入课题。导入新课要具有延伸性,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创设悬念,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为探究学习巧设铺垫。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疑问——活动——发现——结论。人们常说,听过会忘,看过能记,做过才能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现,在动手中感悟,自己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得出方法。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布置学生调查:我们这个地方环境受到那些破坏,使我们的生活受到那些影响?学生对了解此问题的积极性很高,经过他们的观察、了解、访问后,对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

四、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操作——对比——结论。在比较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如在教学“安静”“宁静”“寂静”“战斗”“战役”“战争”等词语时,可以先叫学生讲讲词语的意思,用词语说句话,然后比较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最后得出“安静”“宁静”“寂静”,是从静的程度上有区别;“战斗”“战役”“战争”是从时间、范围上有区别的结论。语文教学还可以从体裁、题材、内容、写作方法进行课文间的比较,也可以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

五、在假设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假想——探究——结论。先对语文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得出结论。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假设: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主力部队转移的方向,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如果五壮士选择走通往主力部队转移方向那条,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查找的资料,对走这两条路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五壮士选择走通向狼牙山顶峰这条路,是为了部队主力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着想,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通过假想使学生更加认知了五壮士不畏牺牲的壮举,从而激发学生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六、让学生获得探究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通过探究后,终于解决了一个个对他们来说是新奇而又富有挑战的问题时,他们能从探究中体验到快乐,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强大的、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他会产生推动不断探究的巨大力量。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因此,当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取得的点点成绩,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尝到探究的甜头,获得成功的快乐。

小学语文的探究性教学,教师要在完全掌握和熟知学生心理、性格的情况下进行探究,如此,探究才会有的放矢,也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任何不切实际的探究学习,脱离了学生认知世界的探究策略,都将是失败的探究。

猜你喜欢

探究策略小学语文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