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药物热
2017-05-09曹云
曹云
小郝得了肺炎,在医院治疗两个星期明显好转,正准备出院时,没想到又突然出现高热寒战,体温达 40℃。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不高,中性粒细胞比率及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医生考虑他是用药之后出现的药物热。停用药物后观察几天,小郝未再次出现发热,最后诊断为药物热。
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怎么还会引起发热?医生向小郝做了解释。
◎ 什么是药物热?
药物热是指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药物作为抗原或者半抗原,引发身体的免疫反應,刺激内源性致热原释放而导致发热。本质上是药物的一种不良反应。
临床上药物热不容易判断,容易被忽略。只有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经过仔细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所有可能导致发热的病因(包括感染、风湿、吸收热等),才考虑药物热。
◎ 引起药物热的药物
近些年来,各种药物尤其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时有发生。大多数药物都可能引起药物热,包括抗生素类药物、抗癫痫药物、抗肿瘤药物等。常见的有解热镇痛药、磺胺类、奎宁、碘剂、砷剂、苯妥英钠、巴比妥类等,抗生素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先锋霉素、万古霉素、灰黄霉素等,尤其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最为常见。
◎ 药物热的临床表现
时间:药物热发生的时间长短,在不同药物之间各有差别。有报道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药物热平均为7.8天;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平均为 6 天。
热型:药物热的热型有多种表现,包括弛张热、稽留热、间歇热及不规则热等。可表现为低热,也可表现为超过42℃的超高热,但一般以38.9~40℃ 最为常见。
其他症状:临床上出现药物热的患者有的只表现为单纯发热而无其他伴随症状,一般状况好。有部分患者会同时出现一些过敏症状,皮疹、寒战、头痛、关节肌肉痛等常见。也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无伴发症状的药物热更容易被忽略。
◎ 药物热的特点
1. 感染性发热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后,体温一度下降,继续用药,体温再次上升。
2. 原有感染性发热者,在应用抗菌药物后体温较用药前更高,有的可追溯到有同样的用药发热史。
3.体温增高不能用原有的感染来解释,且无继发感染的证据,患者虽有高热,但一般状况良好。
4. 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迅速下降,再用同种药物再次发热。
◎ 药物热的防治
药物热的预防极其重要,滥用抗生素是导致药物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首先不要自行随意用药,不可滥用药物。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有过敏史的药物,切不可使用,同时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出现交叉过敏的药物。比如对青霉素过敏的人,要慎用头孢类药物,需要皮试的药物一定要做皮试。
过敏体质者慎用抗生素,凡是有过敏性疾病,比如有哮喘、过敏性皮炎的人,或者有明确的药物过敏史者,在因病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警惕药物热的发生。
发热时,不要轻易使用药物,包括退热药物。要去医院诊断明确后再用药。
药物热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要及时停用一切可疑药物,停药后 48~72 小时内患者发热一般可消退。静脉补液有利于药物的排泄,可适当补液促进药物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