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边靖楼
2017-05-09张兵
张兵
边靖楼,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中轴线上最中央的位置,坐北朝南。以其为界点,古城分置东南西北四条大街。边靖楼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的标志性建筑,在代州古城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都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被我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万里长城第一楼”。1965年5月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县地处“天下九塞”之首——长城雁门关东南20公里处,古为代国,春秋时属晋,战国时称广武邑,西汉时为广武县,隋、唐、五代、宋、金时期俱称雁门县,并多为雁门郡、代州的治所,元废县入代州。明清两代,代州城经500多年的建设、经营,以古迹攒聚、名流荟萃、商业发达闻名遐迩,成为当时晋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代县。这里北踞塞外高原,南屏忻定盆地,地势险要,素以关山雄固、军事要冲而闻名于世。代州古城作为边陲重镇,有史书记载的大小战争就达1700余次。代县边靖楼的建造,就是古代州在战事中守城望敌、击鼓联络、指挥作战、靖边安民的重要军事设施。600多年来,这座古老的军事建筑,发挥了保家卫民的重要作用,见证了代州古城从古老文明走向现代繁荣。
修建历史
边靖楼,取靖边安民之意,故名。又因其在古代有瞭望警戒的作用,又名“谯楼”。古时,其楼上置鼓,遇有紧急情况会击鼓为号,指挥作战,当地百姓俗称其为“鼓楼”。
据清《代州志》记载,边靖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由当时被贬在代县的吉安侯陆仲亨主持建造。陆仲亨(1336—1390),字谷香,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洪武三年(1370年),被朱元璋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吉安侯,后因与吉安侯唐胜宗“擅乘驿车”被削爵,降职为指挥使。“明年出守雁门”(《国朝献征录》卷之八),因抓捕寇贼有功,又和唐胜宗一同恢复爵位。这一时期,朱元璋定都南京,被撵出关外的元朝统治者怀着“光复中原”的心理,时常进攻雁门关,试图撕开代州这个口子,问鼎中原。明洪武年间,古代州战事频繁、生灵涂炭。洪武三年,代縣境内一些势力策动叛乱,明朝政府派将士平叛,之后开始加固城池、修建楼阁。陆仲亨就在这一时期组织修建了这座靖边楼,取边塞安靖之意。初建的边靖楼通高约10米,结构规模较小。经过近百年时间,到明成化七年(1471年),由于一场大火,楼阁的木构建筑被烧毁。成化十二年(1476年),都督佥事刘公宠、副使蔡公麟组织重建边靖楼,并增扩了台基,形成现今的规模体量。后经万历十四年(1586年)、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两次大修和历代局部修葺,边靖楼可屯兵一千余人,架炮百余尊,在保家卫国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先后对边靖楼进行了修缮保护。1957年用桁架加固梁架与支顶危险部分;1976年受唐山地震影响,楼体廊柱发生倾斜, 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派人对柱子进行校正,并施加铁带、铁箍;1986年,大风把靖边楼正脊刮倒三分之二,省文物局及时予以修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靖边楼年久失修,基座风化,楼体下沉,梁柁劈裂,柱子严重糟朽,残损非常严重,极大影响了古楼的安全。为了及时地、科学地保护和抢救这座古建筑,1995年山西省文物局委托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进行了勘测和设计,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本着“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的原则,对靖边楼进行全面维护修缮。1998年,省文物局委托山西省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修缮任务,工程于1998年10月开工,至2002年5月竣工,古楼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建筑特点
我国北方有“代州鼓楼应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说,可见代县边靖楼影响之广泛,堪与世界最高的木构建筑应县木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和国内现存最高的正定隆兴寺观音菩萨铜造像相提并论。边靖楼坐北朝南,通高40米,比山海关城楼高出整整15米,无愧“雁门第一楼”的称号。
楼座占地面积2402平方米,由砖砌基台、木构楼阁和登台步道三部分组成。
基台呈四棱台状,基底平面东西长48.61米,南北宽39.57米;基顶平面东西长45.10米,南北宽35.97米。台高8.92米,四周砌有1.5米高的矮墙,矮墙上砌有垛口。基台南北向正中辟砖券门洞,高6.8米,宽6.7米,可并排行驶两辆汽车。基台通体用42厘米×21厘米×8厘米的特制青砖包砌,远远望去,雄浑挺拔,固若金汤。楼阁为砖木结构,斗栱规整,梁架精巧,结构合理,建造宏伟。楼身坐落在基台之上,楼体通高26.39米,三层四重檐,第三层为重檐结构。每层均面阔七间, 进深五间,四周围廊,顶檐为歇山顶。一、二层为砖木混合建筑,一层通面宽27.83米,通进深17.77米,四周围廊宽度2.52米,台明下出檐均为0.9米。一层砖墙厚度达到2.17米,是现代普通砖混结构住宅外墙厚度的6倍,二层砖墙厚度收薄,但也达0.96米。厚实的墙体把金柱、老檐柱封护在墙体里,起到稳固柱子的作用,也保护柱子不受外界侵蚀。最神奇的是,内圈柱网中前4后4共8根通天木柱,每根长达26米之多,直通三层楼体而无接缝,堪称我国古建筑史上的奇迹。整座建筑共使用7种斗栱,或重檐五铺作双昂,或平座五铺作双抄偷心,工艺杰出,彰显着边靖楼的独特建筑构造和建造者的独具匠心。
登台步道位于基台的东北侧,从基台底直通基台顶,长25.09米,宽6.24米,两侧有栏墙,墙高0.77米,宽0.41米。步道前过门坐东朝西,悬山卷棚顶,进深三架椽,正面两柱,侧面三柱,两中柱间置门槛与板门。步道后过门位于步道末端与基台顶衔接处,坐南朝北,悬山顶,进深两架椽,正面两柱,侧面三柱,中间置板门。
建筑文化
崇楼杰阁是我国古建筑中体积宏大、结构奇巧、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类型。山西现存古代楼阁200余座,历代皆备,或规模宏伟,或结构特殊,或气势巍峨,或造型壮丽,或挺拔俊秀,或雕饰精致。代县边靖楼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优秀作品之一,有着深厚的建筑文化。
牌匾中蕴藏着历史文化。楼北面第三层悬挂的“威镇三关”巨匾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州杨弘志所立,楼南面悬挂的“声闻四达”巨匾则为雍正十一年(1733年)雁平兵备道汤豫诚所立,两块巨匾均高3米、长10米,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匾,不仅国内绝无仅有,在亚洲也堪称之最。
据《雁门关志》载,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中说:“国家以雁门、宁武、偏关为外三关,……盖在京师肘腋间,备不可不豫,虑不可不密也。”从拱卫京师(首都北京)的视角着眼,雁门三关战略意义重大,不仅被看作是保卫首都的外三关,还是山西的“内险”,是联系或阻断山西中部与北部的一条凭险据守的防御地带。边靖楼要“威震”的就是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也就是山西内长城的三关。其中雁门关地处要冲,历来是长城内外兵家必争之地。边靖楼作为一座军事建筑,与雁门关构成了纵深的防御体系,站在楼上可以清楚看到由北向南分布的烽火台,接收雁门关传递的各种信号;而且其地处古城中心,可与昔日代州城内东西南北四座城楼和四个角楼遥相呼应,从而最终发布统一的指挥号令,这也正是一个州治所在地的鼓楼规模远远超过京师鼓楼规模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因此,昔年战事不断,边靖楼屡立战功,威镇三关。
有资料显示,在边靖楼600多年的历史中,雁门关附近发动的战争就有大大小小1700余次。也许是战争中其能够发挥“核心”的指挥作用,间或是其接受了无数次的岁月“洗礼”。1733年,雁平兵备道汤豫诚带着自己的历史感悟,题写下了“声闻四达”的巨匾。事实上,代州古城、雁门关内外早已有着数千年古老历史和深厚军事文化积淀,在明清时期,先后成为山西三关防御体系的重心和大同防区的东南守备区。
边靖楼不仅因其建筑独特,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而且还因其曾系军事要地,具有极高的军事研究价值。相传,李自成起军从潼关出发,一路所向披靡。然而打到代州,由于边靖楼楼高墙厚,守城官兵视野宽广,敌军动态尽收眼底,能正确应战,李自成久攻不破,双方激战了七天七夜,代州城岿然不动。李自成遂绕开代州城,先攻宁武关,后才返回来攻破代州。此次战例就是著名的“倒取宁武关”。
明清时期,文人墨客登楼咏诗,抒发情怀,边靖楼成为文人宴集之所。明代诗人周弘伦曾登楼作诗:“天涯作客独登楼,长笛谁歌出塞愁。勾注远从云外落,滹沱近向槛前流。白狼汉壁人千古,紫塞秦城土一坯。正是,凉风五月易成秋。”清朝焦茹敏亦有《谯楼远眺咏》:“谯楼远眺倚晴空,登眺冷然欲御风。四方云中开锦幛,一烟秋水走长虹。夜归紫塞黄沙外,人逐南辕北辙中。日暮凭栏无限意,落霞飞映远天红。”
边靖楼作为代州古城最高的古建筑,不仅是代州的象征,更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中最大的鼓楼。代州古城因雁门关而生,因雁门关而闻名,城外有39堡12联城,城内有关城、瓮城,以及城墙上的12座门楼、角楼,再加上城中的鼓楼、钟楼,由此构筑成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而边靖楼作为这个庞大军事防御体系的核心指挥部,屯兵千余,将领云集,在楼上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难怪乎长城专家罗哲文老先生登楼后慨然题匾——万里长城第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