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北和引黄入晋工程
2017-05-09郑三友
郑三友
罗西北(1926—2005),中共早期领导人罗亦农之子。早年留学苏联水电专业,曾长期担任水电部电力局局长,既有专业技术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后来又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副董事长,专家组负责人。他对水电工程建设具有真知灼见,是国内外很有影响力的著名水电专家。在引黄工程建设中,曾任引黄总指挥部的顾问。虽然离世经年,但他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值得永远铭记。
在我经历的万家寨水利枢纽和引黄入晋工程的推进和实施中,有几件大事使引黄颠簸前行。经过山西省委和总指挥部的及时处置,在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委的理解支持下,化险为夷,确保了引黄的前行。但从中可透视出罗西北这位中国水电建设专家的战略眼光和高深学识,他的科学论断,为引黄这艘巨轮起到了镇舱石的关键作用。
第一件事情,把引黄水留给山西。1990年5月间,从北京来了十几位同志到山西省政府,带队的是几位军籍,有南征北战经历,已经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他们大谈兴建“朔天运河”设想:要在黄河万家寨筑高坝使水位提到1010米高程,向东隧洞输水到朔县(今朔州市朔城区)入桑干河,经官厅水库、永定河到天津入渤海,全长585公里,年引水20-60亿立方米,可以从朔县到北京通航1.5万吨级轮船。根据高程关系,需提水扬高300米,装机40万千瓦,年耗电20亿度。“朔天运河”的设想实际上没有科学依据,但这一提议会使解决山西水资源紧缺问题复杂化。万家寨工程已具备了评估立项的条件,若不加制止这种设想的提出,将会影响引黄工程的评估立项。对此,1990年5月29日,时任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万家寨引黄工程总指挥郭裕怀,给水利部部长杨振怀写信,反映对“朔天运河”的不同看法和意见。这股风虽然被国家制止了,但没有就此休止。1999年3月5日,我出席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会上收到呼吁兴建“朔天运河”的材料。鉴于我参加过黄河流域规划制定讨论,以及国家南水北调西线方案的讨论和十余年来引黄输水方案仅供山西不送北京的审查论证经历,时任山西省省长孙文盛让我提出书面意见,我提出“这个方案只能说是文学家的畅想,没有科学依据替代南水北调,同时也影响到引黄干线方案实施,只是旧话重提,既不利于国家南水北调西线方案的前期工作实施,又阻碍了引黄工程的前行,其要害是正值已开工的引黄工程受到波及,会动摇引黄输水给山西的决策。”意见送上后,取得了共识,风波未起。
罗西北对万家寨引黄工程输水给山西早有建议。1989年7月,罗西北《关于研究解决能源基地与京津地区用水途径专题的几个问题》一文,谈及山西省引黄工程时提出了观点:从长远看,山西能源基地用水主要靠从黄河引水,京津地区用水则要从长江调来。太行山以西除主要充分利用当地径流外,主要靠引黄工程。京津地区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即引黄河或引长江,从长远的观点看,主要靠引长江水,要搞南水北调工程;引黄河水只能是近期的,带有应急性质。主要原因是黄河流域缺水,黄河本身的水量不足。可见,引黄水不出山西早有建议。
第二件事情,万家寨电站和引黄工程同时上。罗西北再次发表意见支持万家寨引黄工程。1990年1月3日,罗西北在同水利部总工何璟和高工马维敏、许世钧等座谈时表示,他愿意当万家寨引黄工程的促进派,同意两项工程(引黄、电站)捆在一起,统一规划,分头建设,万家寨电站和引黄工程最好同时上。
万家寨水利枢纽是引黄的龙头,如果枢纽工程不能按原规划方案实施,就会影响引黄的供水时间、质量和水量。1994年11月枢纽开工后,先进行一期导流,围住左岸泄水建筑物坝段进行施工,按进度安排1995年汛期后,进行二期围堰截流。当时的万管局曾向水利部事先作了请示,1995年9月15日,时任水利部部长钮茂生亲自讲,今年还得千方百计地实施截流,不动摇。这样千军万马齐上阵,中国水电四局大批人马从青海长途跋涉到了工地,水电六局也从东北调兵遣将。可是平地一声雷,不到一个月水利部又有人提出:引黄搞无坝引水的零级方案,并发来电报提出暂停截流,实际上是枢纽建设停缓。眼看秋去冬来,如果再不做出决策,错过时机,对引黄造成的影响将遥遥无期。时任省委书记胡富国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指示:一定积极争取做好工作,实现截流。后由郭裕怀和我联名致函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并钮茂生部长,阐述枢纽兴建截流的必要性和不截流的危害,当晚派省计委王亮堂处长赴京将报告送到陈锦华手中。陈锦华及时和李鹏总理办公室联系后得以批准。11月28日国家计委魏昌林司长通知:如期截流,由水利部通知万家寨水利枢纽管理局和山西省、内蒙古计委。这样,于1995年12月7日10时开始,用52小时27分钟完成二期截流。没有罗西北专家之前向国家計委和水利部咨询建议托底,如果不是领导的关心及时,果断决策枢纽和引黄同步建设,一旦暂停拖延,很难说引黄工程给太原供水什么时候到来。
第三件事情,引黄入汾方案优化是高明决策,使引黄的效益巨增。罗西北多年研究引黄水和汾河水资源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提出的前瞻性建议是对引黄的一大功绩。
1996年12月9日至16日,罗西北随钱正英同志到太原考察并召开引黄工程技术问题内部讨论会。其中,钱正英和罗西北在会上总结发言时指出,引黄水和汾河水合起来。汾河是贯穿山西省最大河流,本身有相当的水资源,而且有汾河一库、二库,统一规划、统一调度。万一遇到大旱,引黄水就成为另一条汾河,意义很大;从长远看,引黄水和汾河水合起来,在战略上应当考虑。1993年天津设计院编制的南干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和1994年水利水电规划院对初步设计审查后推荐的输水方案是:自总干线下土寨分水点分水,在偏关河左岸河床及信虎辛窑村设一、二级泵站,经利民堡、温岭,穿管涔山至白马崖村附近入汾河支流洪河,输水线路全长约103公里,南干一、二级泵站扬程约为142米。关键时刻,罗西北提出方案优化意见:引黄线路结合汾河流域规划由汾河干流出口的评审建议,后经天津设计院通过对六个方案的工程量、投资、施工难度、工期等技术经济指标比选,最终选定南干线出口入汾河在宁武县头马营村附近的高线方案,线路长102.4公里,南干线一、二级泵站仍设在下土寨偏关河左岸河床及信虎辛窑村附近,扬程均为142米(后调整为140米)。这样设计优化后,输水隧洞缩短了0.6公里,按每米2万元计算,就节省了千万元之多。这样既节省投资,又缩短了工期,真是高明之举。
从多年供水趋势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引黄工程南北干线输水除满足了目前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及生态坏境改善外,由于采用引黄水入汾河提供了生态水,为汾河生态修复发挥了作用。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由源头自北向南绵延纵贯716公里汇入黄河,哺育着1/4的山西人口,撑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进入本世纪十五年来,汾河流域多年平均水量已下降到13.3亿立方米,只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26.5亿立方米的一半,流域生态总体趋势依然严峻。汾河流域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污染日益加重,干流符合Ⅱ类至Ⅳ类水质标准的河长仅32%,而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却达到68%。重现汾河风光,实现生态修复,最缺的是水。从2008年以来,引黄南干线头马营出水口,以12立方米/秒的流量汇入汾河,重显大河雄姿。
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成为“五水济汾”之首,已实现汾河生态供水7.8亿立方米。引黄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对汾河流域地区生态修复、改善水生态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汾河连续7年不断流,河水长流常清,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引黄工程实现了百年前,即1917年山西黄水入汾预测报告中的期望:禹王治水有功而庙焉,享其后血食千秋。而配禹王庙享者,必今使黄水归汾者也!可见,罗西北这位顾问高屋建瓴大智慧,是引黄前行方案实施的镇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