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思考
2017-05-08王进君
王进君
【摘 要】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必须在充分了解国家财务政策、法规和就业岗位和行业大背景的前提下,合理设置会计专业的教学课程,要明确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和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合理安排课程体系设置的结构,做好整合教材的配备。
【关键词】课程设置;课程整合;整合教材
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强化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更好地为用人单位服务。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例外,必须在充分了解国家财务政策、法规和就业岗位和行业大背景的前提下,合理设置会计专业的教学课程。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一)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
高职会计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思想觉悟的懂会计核算、财务监审、财务管理及税款缴纳征收等方面知识并具有相应操作技能的高级会计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高职会计专业这一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必须与之相适应,突出应用性与针对性。
(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课程设置与开发,必须以广泛的社会职业调查为依据,突出专业的服务职能,把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该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课程开发设置。充分地体现出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时候应当既考虑我省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三)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
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是注重专业知识的实用性。高职教育恰恰正是为社会各业提供应用性人才的教育。由此看出“实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它不提倡引导学生过多的探究“为什么”,而是使其懂得“是什么”“怎么做”。突出实用性强调不是以知识的纵向延伸为主线,而是以技术应用为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想学会怎么做,如何解决专业技术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如何解决。因此在高职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不是以知识点的深度和难度为突破口,而是以技能项目的灵活应用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的。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满足这一点。
二、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纵观现有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真正按岗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院校并不多见。我们随意从网络上搜索各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就可见一般。但不管是本科教育还是高职教育,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是就业,要求学生应该有过硬的业务操作水平,适应各不同行业对会计工作的要求。特别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会计专业教学应看清毕业生就业形势,以此作为会计教学的风向标,这是会计专业的与时俱进。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会计专业的课程整合,是适应当前会计职业教育较好的办法之一。课程整合,把学生们从门数繁多的理论课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训,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训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宗旨才会实现。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结构
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开发与建设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是 “公共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表现为基本素质平台和专业技能模块的形式。基本素质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技能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层次构成。
(一)公共基础平台
公共基础平台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特征要求而设置,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团结协作、努和创新的精神,掌握本行业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体现人才培养的社会人规格和层次。
公共基础平台设置的教学课程为,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体育,就业指导等。
(二)专业技能模块
专业技能模块是根据“会计专业”学生教育重技能、重操作的教学特点,旨在提高学生专业问题的处理能力而设置。该平台应包含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基本知识的课程应该包括珠算技术,基础会计,基础统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应用,财经应用文写作等。
会计专业基本技能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趋势,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力争岗位目标化,技能培训对象化。其基本技能应具备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监审能力、税收代理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等。
会计核算能力的课程为: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行业会计学,会计手工模拟操作等;
财务管理能力的课程为:企业财务管理与分析,成本管理实务,资产评估等;
财务监审能力的课程为:审计基础与实务,会计制度设计等;
税收代理能力的课程为:税收相关法律,税收代理实务等。
专业拓展能力的课程为:市场营销学,证券投资学,网络金融,商贸谈判,社交礼仪、公共关系学等。
上述技能模块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和综合素质教育而设置的,在传统会计课程的前提下,进行了有效的整合,符合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宗旨,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知识综合性、专业交融性和实践性及个性发展要求的结合。
四、课程整合与整合教材的配备
(一)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就是把一些相关课程的重叠内容进行合并,重新按现岗位的要求,进行编排组合的过程。其作用就是减少理论授课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的实践教学留有充分的教学时间。其整合的课程有:
1.行业会计学:包括银行会计、物流企业会计、建筑行业企业会计、旅游企业会计、涉外会计、预算会计等;
2.企业财务管理与分析实务:包括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等;
3.审计基础与实务:包括审计基础、审计实务等。
4.税收相关法律:税收征管法、经济法、刑法等。
(二)整合教材的配备
良好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在学生能力的培养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适应岗位能力的需要体现在培养的学生出色完成财务各岗位的工作。这要有一个良好的支撑----教材。目前的教材细化的多,各门类之间有过多的重叠,如《财务管理》教材与《财务报表分析》教材,在财务指标的内容方面有过多的重叠;《物流企业会计》与《旅游企业会计》等在各会计要素相关会计处理方面有过多的重叠。这样的教材现状,不能适应上述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为此,保留原有适用的教材基础上,把一些现有教材整合,是最好的解决途径。
整合后的教材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岗位要求。减少了教学内容的重叠,突出了强实训技能的培养。如《行业会计学》,让学生感受各行业会计核算的差别,又能更好了解各行业会计核算的内涵所在,学生学习热情较高。积极为学生上岗的“零距离”提供了一个效的途径。所以相关专业出版社及相关专业人士,应在这方面有所创新,也是为职业教育做出的又一贡献!
参考文献:
[1] 贾丽凤,刘冀徽,张焘.课程整合对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意义[J] .继续教育研究, 2009.8.
[2] 叶敬忠,潘璐.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课程整合的有关问题 [J] .中国教育学刊,2008.2.
[4] 李晓平.会计教学的改革實践与探索[J] .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