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7-05-08郭智花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对策

郭智花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中职学校面临着学生流失现象严重的问题,为此,本文从中职学校着手提出了学校要控制学生辍学的对策。学校要加大宣传,建立学校、家长和企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有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服务能力,全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创业培训,以此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提升教育吸引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流失现状;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一、河南省中职学生流失现状分析

(一)河南省中职学生流失现状及影响

基线调研和终期调研间隔一个学期,终期调研有专门对学生去向进行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终期调研时已有1469位中职学生辍学不读,占据样本总体的12.17%。其中一年级学生的辍学率较高,有1166人辍学,占总辍学人数的80%,占年级人数的16.31%。二年级303人辍学,占年级人数的6.15%,占总辍学人数的20%。虽然中职学校流失率高是现实,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职学校教育质量与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情况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学生流失造成的影响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处于更加不利地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一是给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二是给学校的招生宣传带来困难,严重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三是导致高中阶段人才培养的不均衡。四是“流失”进入职场的学生由于不具备一技之能,常常被排斥在职业圈之外,失去融入社会的机会。五是导致社会的不安定,流失的学生进入社会因找不到工作便游荡于各个角落,失去了良好性格的培养时期,加之青春期的叛逆思想,由于冲动而造成违法犯罪。可见学生流失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的,应该对此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二)中职学生流失的原因探索

1.社会原因

社会不良风气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进而影响着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新的“读书无用”观念在部分城市特别是西部城市、农村地区滋生蔓延, “社会舆论的导向在无意识中引导人们走进这样的一个误区:只有考进名牌大学和正规本科院校的学生,将来才会有出息,才会走向成功,而考进专科学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则不会有出息和作为。”

社会劳动准入制度的缺失,企业对用工的低标准,最终影响着学生在教育选择上缺乏一种积极的长远利益的需求动力,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和职业学校学生的流失。

2.学校原因

由于学校对办学的标准、招生的对象没有严格要求,导致一批初中还没有毕业或者违犯校规校纪被学校开除的学生进入了职校,这些学生进校后带来了初中时的社会习气,不良习惯,成天惹事生非,在学生中称老大、收保护费、谈恋爱、拉帮结派、打架敲诈,给学校班级造成了恶劣影响,使其他学生无安全感和归宿感,不能安心认真学习,这是使学生流失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课程安排理论性的多,实践操作的少。这种单一乏味的教学使学生讨厌、疲倦。尽管学生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教材,但不能很好地具备解决实际困难的所需能力。严重影响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效果,根本无法实现不同类型教育教学理实一体化特色教学。

3.个人原因

中职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家庭,中职学生的户口类型统计数据显示,12.57%的中职学生来自城镇,87.43%的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中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并且大多数来自于多子女家庭,中职学生的父母受教育水平偏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比例最高。父亲的受教育水平比母亲的受教育水平相对高些,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毕业的学生占51.80%,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毕业的学生占44.54%。82.50%的学生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水平,86.99%的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水平。

二、有效控制中职生流失率的对策

要从根本上有效控制中职生流失率,我们还是要从学校自身入手,提交中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

(一)用好国家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职业学校应张贴如“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等标语,让家长和学生都深刻领会到通过职业技能的学习,升学就业有保障,同时把家长请到学校参观了解,与正面宣传相适应,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优势、前景和职业要求,让家长明白职业学校是成人成才的一个通道,与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体系已构成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同时,加强对学生家长的讲解引导,让社会对职业教育有认同感。

(二)建立学校、家长和企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有效机制

学校、家长和企业三位一体共同管理的机制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把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实习情况和就业前景等优势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学校,达到理解学校、支持学校、共同管理学生、激励学生的目的;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校园名人园地、校园宣传栏,让学生感受到校园文明的氛围在引导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好学生实习就业安排工作,定期跟踪学生实习就业情况,收集学生的典型事迹材料,在学生中廣为宣传,给在校学生正能量鼓励。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企业“量体裁衣”培养人才。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服务能力

教师要更多地理解、信任学生,爱护、关心学生。教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心与心交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服务观念,要安心、静心、诚心、用心关爱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全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办学宗旨;以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引导教育和教学,并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培养各种能力,促进学生装发展。要将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贯彻到专业计划与教学计划始终,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明确目标的实施,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执行。

(五)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创业培训

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时代特征,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思想,就业渠道是否畅通,毕业生安置能否让家长和学生满意,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的招生和发展。此外,还要加强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对于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可以给他们开绿灯,直接保送进入高等院校深造,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只有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得到大幅提高,职业学校都会有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才能真正留得住学生。

参考文献:

[1]陈嵩.上海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发展研究[J],2007(21).

[2]黄旭.论企业.行业在职教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4:24.

[3]黄旭.论企业.行业在职教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4:36.

[4]阙金安.曾令敏捷. 从职校学生流失原因分析初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途径[J].2009.5.

[5]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6.80.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