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高中数学学习兴趣

2017-05-08杨正德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兴趣高中数学培养

杨正德

摘要:高中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中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每位老师必备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核心是教师的关爱,基础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高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興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吸引学生学习

师生关系中,老师起主导调节的作用.教师的表情动作要体现平等、民主。1老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特别是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等都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当学生犯错误时,目光应严厉而诚恳;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应换成赞许、信任的目光。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蔑的目光对待他们,那会损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换之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让他们看到希望、增添力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

二、充分运用形象幽默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善教者先善言”,这明显道出了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充分运用形象幽默的语言,把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得到提升。当然,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有一定区别,这也要求数学教学语言除了要具有趣味性与形象性,还应要具有严谨性与精炼性,启发性与诱导性。例如三角函数一章,诱导公式有几十个,学生记忆起来显得很困难。此时教师可以经过分析公式的特征,把知识点用形象的语言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这样不但使学生很快地记住了,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数学教学语言,从教学实践中提炼和运用数学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

现行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依然突出,教学过程呆板,讲解枯燥无味,而采用的教学手段依然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模式,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若能适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都受到刺激,也能让高等数学的一些较复杂和难理解的内容直观展现,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在研究多元函数时,利用多媒体把空间直角坐标系下多元函数的曲面图形展现出来,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心里建立更直观的理解,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中的“层次性”和“激励性”

每个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性格上都是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上给予不同的教育和帮助。给学习好的和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在学习中应该严格要求,使之在学习中踏实稳步的提高;在生活上应该给予更多地理解和支持,应为这类学生家长的要求一般来说比老师的要求更高,在学习上的压力很大,所以教师就应该帮助他们减压,这样才能使他们有着轻松愉快来正确的面对学习,而不是产生抵触感。给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我们在学习上应给予更多的是鼓励,使他们能因为教师的一句话看到学习的希望并拥有学习的动力;在生活上,不要应为他们纪律性差而批评他们,他们更需要教师们耐心的纠正其错误,给与时间让其改正。当然学生的学习的进步和坏习惯的纠正也是需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的,但鼓励要因人而异,对于好学生如果进步了,应给予肯定并提出下面努力的方向,以免骄傲迷失方向;对于差点的学生提出其长处加以表扬,使其在优势方面进一步的同时带动其他方面慢慢提高。

五、注重教学效果

教师要授人以渔,在课堂上不仅要教学生做具体的某一道题,还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讲解题目时,应该问这道题属于哪种类型;在讲解定理时,不要急于证明,要问问他们定理有哪些条件,结论是什么,对于这个结论有哪些充要条件,这些充要条件与定理的条件如何建立关系,或者问结论与条件如何发生关系,分析清楚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或者证明,然后再归纳总结解题和证明的方法,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

综上所述,老师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不教,学生的学是为了在生活中自主地摄取知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以上各个方面,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要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个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单尊.数学是思维的科学[J].数学通报,2001,7,1.

[2]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第3次印刷.

[3]史炳星.谈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爱护和培养[J].数学教育学报,1999,5,(2).

[4]骆祖英编著.数学史教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9,第1版.

[5]张刘祥,金其生主编.课堂教学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第1版.

[6]孙凤英.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09(17)

[7]薛明.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06)

[8]朱万成.浅谈对学生学习数学情感的培养.中学数学研究.2004/09

猜你喜欢

兴趣高中数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