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2017-05-08张文华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课改英语问题

张文华

摘要:英语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的语言,随着时代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英语教学还存在众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下文中,笔者主要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深刻探讨我国当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英语;新课改;问题

新课程改革倡导我们需要培养的人才是具备实践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正在逐渐被淘汰。中学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时期,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展开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

一、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我国于二十世纪初提出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新课程改革标准,主要是要求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师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积极的进行教育改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课程改革标准格外强调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展开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我国当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过分依赖教材

新课程倡导的是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最反对的是程式化、死板、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积极利用科学技术技术资源,将多媒体等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但是我国英语教师却过分依赖教科书,授课的步骤也是按照教科书上所规定的步骤进行,毫无创新。教科书中的语法及其课文,教师都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对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缺乏必要的讲解。

(二)缺乏准确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综合发展,因此,英语教师在设置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前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但是,当下的英语教学“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教师传输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了主体,学生的参与度几乎为零。“程式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在中国教师的心里根深蒂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教师成为了主体,而学生成为学习的客体。

(三)课堂教学方式单调、乏味

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的传授方要是改变过去教学中的传统方式,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并且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就笔者的实际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室依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方式。甚至采取了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去。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厌学的行为和心理,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提高英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策略

(一)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建设

英语是具备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在新时代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新课改精神、践行新课改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實际出发,结合现实生活的“趣味性”进行教学。教师不应该仅仅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更重要的是扮演好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角色、以朋友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还应该学习有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不断地加强自我专业建设,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以便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根据自我学习的结果,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创新。不拘泥于死板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目标效果。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值得一提的是,英语教师应该树立教师的权威和信服力,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亲密感,打破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威严。最后,英语教师应该及时了解教育动态,丰富自己的教育实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二)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

国家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始,教学大纲已经被教学标准所代替,并且对教材的选用制进行了强调,从而赋予给教师极大的处理、重构甚至是自编教材的自主权,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课程标准、分析学生以及分析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具有自主的且有创造性的对教材进行使用的能力,对教材要具有增、删、换、改的能力。首先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根据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所做出的新要求,教师可以适当的将许多未作要求且没有必要教授的内容适当的删减,以免在学习中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其次是适当的延伸以及补充教材内容,在初中英语的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实际中需要教授但教材中又没有提到的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教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说明。

(三)训练学生自我学习英语的能力

如果仅仅靠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自我学习,则难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实际运用。英语的教学效果之所以不能让人满意,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教师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手把手”教学。因此,学生很难做到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和自我反思。新课程不断强调突出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点存在困惑的时候,教师不应直接给予答案或者讲解,而是以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积极寻找错误的原因并且及时纠正,以正确的思维思考问题,从而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英语教学还存在众多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我专业知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念、积极的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在课上与课下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且耐心解答;学生也应该积极配合的教师的工作,勇敢的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共同促进英语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新课改英语问题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读英语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