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数学导入教学的方法
2017-05-08石秋霞
石秋霞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做好高中数学课堂导入,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课堂导入尤为重要。因为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精神、积极思考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这些正好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来实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导入;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切卓有成效的工作皆是以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启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以及课型结构、教学目标的各不相同,新课导入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教师只有始终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选取最恰当的导入方法,才能为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益做好铺垫.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数学课堂中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
一、开门见山地进行课堂导入
开门见山地直接进行课堂导入,适合于数学教师所教授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具有一定联系的时候。在新旧知识联系比较大的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直接运用旧知识进行课堂导入,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进行导入可以突出主题,借用旧知识来指明新知识,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许多知识学生在初中都已经接触和了解过,只是内容比初中所学的深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进行直接导入,借用初中的知识来导入新课,不但可以直接点明这节课的主题,由于是使用学生已知的知识来进行课堂导入,可以迅速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巧借故事进行课堂导入
通过给学生讲与新课有关的故事来导入新课的学习。这种故事式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爱听故事是由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根据一些故事导入新课,不仅为新课的开始做好了引领,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比如,笔者在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这堂课时,设计了讲“高斯的故事”的导入,有的同学对这个耳熟能详,我就先请一位同学来讲:有一次,老师让学生们来算“1+2+3+……+100”,高斯很快就举手回答说“5050”,老师非常惊讶地问,为什么啊?高斯就说出了他的算法:将首尾两数相加为101,一共有50对,101?0=5050。当时学生们听完后也跃跃欲试,笔者马上讲到:高斯的做法,就是等差数列求和,现在,我们来学推导公式,用理论来证明问题,比高斯还要提高一步,好不好?
三、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问题情境起着激发动机、诱导提问和引发思考的作用。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使教学内容、数学结论在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自然生成,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强加于人,从而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建立平等合作与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从而可发展学生外在的和潜在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类比的方法导入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往往会遇到一些知识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很难理解,但是这些知识又与某些简单形象的知识具有某种共同点,此时数学教师就可以使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类比导入法就是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来类比复杂的知识,用已知知识来类比未知知识,用形象知识来类比抽象知识,实质上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單化。运用这种类比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进行联想,调动学生积极思维,通过相互分析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这样通过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比较,不但帮助学生巩固了旧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那些复杂抽象的新知识。数学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导入的时候,要注意选择类比的新旧知识之间要具有较强的类比性,类比的对象要贴切,类比的方式要适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两种知识之间联系和对比的时候,明白两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发现重点与难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和难点。
五、联系实际生活导入法
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生活间也存在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我们要有大的数学教学观,要善于从生活中提取数学信息,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间铺路搭桥,寓抽象难懂枯燥的数学知识于丰富的、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这样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导入的环节是新课教学的先导,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之中,激活情绪,振奋精神,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究,使学生从苦学步入乐学的境界,在品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高度发展。虽然教学导入只是整堂课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忽视,要谨慎待之,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张国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课[J].科技信息,2010,(1):204.
[2]梁海方.高中数学新课导入的几种常用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09,(1):2.
[3]徐晓洁,李晨.浅谈新教材课堂教学中创新情境的八种途径[J].教学研究,2008,(11):32.
[4]吴泽菁.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初探[J].试题研究,2013(10)
[5]马俊.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J].教学与管理,2012(09)
[6]王子兴.数学方法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7]喻德生.试论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J].数学通报,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