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优化探究
2017-05-08罗炯
罗炯
一堂课能否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能否取得成功,除了看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外,还要看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受一定的时间限制,教师如果没有较好的教学组织艺术,那他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难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于得到学生的密切配合;也难于掌握教学过程的节奏;更难于应变与控场。这样,即使再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也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作了以下八方面探究。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处理好知识重点难点
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做详细的安排,要让学生了解本课要达到的目的,把握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说在课堂上什么时候出现本课的重点,什么时候出现本课的难点,做到适时,同时在重难点知识出现以后,怎样给学生解决才能使学生“顺利通过”做到适当。
二、利用教学语言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知识宫殿的钥匙,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语言,并且做到规范。英语和汉语不一样,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应根据英美人说话所用的语音、语调、语序来表达其内容,使学生对其语言有所认识,激发他们探讨英语这门语言的动力。因此,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做到规范,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改变传统的“Good morning,class!”为“Hi”或“Hello,everyone!”这样教师就显得亲切、自然、平易近人,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语言的优美性,通过这些语言的表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中来。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性,因而就学得十分积极主动,也有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三、活化课堂知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
所谓活化课堂知识,就是把老师讲解的教材以动态来处理,即把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点,转化为活生生的语言环境。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让学生亲自参与表演。例如,把一个个反映“问路”“看病”“打电话”“买东西”等对话,让同学们分角色上台表演,使他们在参与中体验英语的运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知识的活化,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老师要终生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新信息,而且要求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尽量做到在生活中学英语而又无一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双方必须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你动口我动手,我动口你动手,共同讨论,这样才能获得成功;增强参与感,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把全体学生组织起来,调动起来,积极投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四、控制好时间,做到“静”与“动”相结合
首先要控制好传授知识的时间,这就要求老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时,一定要语言准确、精练、易懂,并且注意传授的方式和方法;其次要控制好学生“活动”——即口头表演的时间。老师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语言、某一知识项目进行演练,要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做到触类旁通。第三要控制好笔头练习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的时间宁短勿长,短时间的练习能够使学生精力集中,接收较好。相反长时间的练习则会使学生精力涣散,往往达不到练习的目的。第四要控制好练习(听说读写)的间隔。在一节课上,对于授出的新知识老师应用不同的方法、形式进行集中练习,在学生还未感到乏味时变换另一种方法,使他们感到新鲜、有趣,因此他们一会很快接受新知识的学习。教学节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快慢、缓急、强弱、张弛等等。掌握好教学节奏,对提高教学效果,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主要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掌握节奏;根据课堂结构来掌握节奏;注意学生反应,随时调整节奏;因人因课而异,灵活掌握好节奏等等。
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注意力,是学生感知的基础,是认真听课,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从上课一开始就应努力吸引和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以提高教学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多种多样的,如:揣摩学生的心理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用精彩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等等。
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关系,双方信息感情的交流,乃至整个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气氛其主要标志应当是严肃认真、宽松和谐、生动活泼、乐教乐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其主要方法有:用教师自己美的形象和热诚去创造气氛;用巧妙的开场白去打开场面;用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
七、灵活应变与控场,组织课堂教学
应变与控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彼此不可分割。应变能力与控场能力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应具备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强,又善于运用,不管什么情况,教师都能应付自如,这节课便胜利了,否则,这节课便失败了。要想应变自如,控场灵活,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感情,不能发火。2.巧妙穿插,振奋精神。3.注意语言輕重,争取主动。4.特殊情况,冷静对待。
八、及时反馈,查漏补缺,使知识系统化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后,教师要适当调整学生的情绪,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反馈、纠正、查漏补缺,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完整、准确。学生在对知识充分认识和实质性演练后,教师主要充当评判者和记录员,设计难易适中的两套检测题,让学生通过反馈认清自己知识的缺陷,并形成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学生了解每节课的知识后,要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项内容可以先由学生来进行,然后老师再进行补充,突出重点难点知识,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也便于记住记牢。例如,在讲解完一般将来时态时让学生说出它的两种谓语动词结构“be going to do”和“will(shall)do”并分别举出相应的例句,而后老师进行补充说明的是:有些动词的现在进行时也表“将来”,如“go、come、leave、fly”等。通过总结归纳这些语法知识,加上这些知识的配套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英语知识会随之不断增长。
总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依据课标,采用适当的方法、多种手法,优化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学生所学知识丰富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