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探析

2017-05-08谭玲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导入初中语文课堂

谭玲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极富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活动,如何化平淡的课堂为神奇的世界,增加课堂的艺术魅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牢固地吸引到课堂上来,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探寻的目标。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兴奋点,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当前在课堂教學导入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深入探讨课堂导入的多样化,真正做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导入的艺术化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成功的导入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导入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课堂导入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能 根据人类大脑的记忆规律,约瑟夫·特雷曼为我们提供了一组数据,他认为听课开初15分钟能记住所讲内容的41?,听了30分钟后,能记住最初15分钟内所讲内容的23?。上课前,学生的思维处于涣散状态,这时就需要老师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中。2.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自主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这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衔接新旧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根据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复习提问旧知识为主要手段,在旧知识里面带出新课内容的线索,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顺理成章的进入新知识领域,去探索新知识。这样既给学生复习旧知识的机会,又能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

二、新课导入方法

1.迁移导入法。这是一种从旧知向新知过渡的导入法,是一种传统的导入法。如我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了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作者在诗中遭受政治打击,长期被贬失意的愤懑,而且表达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尤其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表达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而《陋室铭》一文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和节操?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2.悬念导入法。创设悬念,恰当质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就巧设问题,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吸引了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教材内容的兴趣: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对孔乙己的认识几乎都在心中留下了“苦人儿”的形象。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我们仔细阅读这篇课文才能回答。3.从题目入手导入法。课题是文章中心的提炼,是统摄全文的要素。因此,“解题入手,开门见山”是语文授课导入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教师应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剖析,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文章内涵,为顺利学习全文作好铺垫。如教学《金色的鱼钩》时,我从题目入手提问:“同学们都见过鱼钩,是什么颜色?这篇课文为什么叫《金色的鱼钩》呢?让我们共同学习后再解答。”又如教学《捞铁牛》一课,我让学生先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在学生一致确认“捞”最重要后,顺势引导:“围绕这个‘捞字,你想课文应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相机板书归纳,指点学生由此去理清课文脉络,读解全文,大有“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艺术意趣。“开门见山”的导入,能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明确教学目的,进入主题探求,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4.明言导入。学习《伤仲永》时用“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导入,学习《孙权动学》时,用“少而好学,如日之初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导入。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缜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导入《谈读书》……,许多至理明言都可以用来导入新课。5.视频导入。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视频导入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如由鲁迅先生的故居导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壶口瀑布的波澜壮阔导入《黄河颂》,由铿锵有力的腰鼓导入《安塞腰鼓》,由优美的孔雀舞蹈导入《观舞记》,由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导入《观潮》,由婀娜多姿的莲花导入《爱莲说》……

三、课堂导入的误区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一定要避免走入误区。在导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提问比较抽象。在导入时,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导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是抽象的。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进行解答。另外,也应避免因理解不透彻而导致歧义。2.避免问题过于开放。如果提问问题过于开放,就会得到千奇百怪的回答,这样教师就无法针对问题进行分类解答,引出新课。因此,设计的问题要力求答案在教师的预测范围之内,这样教师能够对问题收放自如。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课文的导入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就是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对象面前也会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语文教师应注意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导入新课,做到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天琼.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语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2012.

[2]黄兰.多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堂导入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 2012.

[3]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夏熔亮.名师精彩课堂导入赏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8(2) 转

猜你喜欢

导入初中语文课堂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欢乐的课堂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