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因素探索
2017-05-08刘静平
刘静平
人类在出现语言之时就伴随社会的产生,文化是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成果,而语言同样是在社会这个肥沃的土壤中滋生起来的,语言与文化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性。世界各族人民文化的产生都是依托于一定的环境,它们可以是河,也可以是草原,社会环境的不同孕育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在这种文化又由于与语言有着莫大的关联而得以延续。人类的发展当然不可能仅仅存在于自己的发源地,随着认知程度的提高,人类已经不能满足于在民族内部的交流,他们开始尝试走向世界,在这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今时代,翻译的功能体现得更加明显,它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语言交流的工具,它更多的是承载着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期望。通过翻译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得知,翻译研究也应该从语言研究的浅层表面逐渐转到翻译研究的文化层面,深入剖析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意义的揭示才是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根本。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一大批文化翻译研究成果相继出现,《跨文化视野下的英汉翻译教学研究》(安晓宇,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一书就是在文化翻译研究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它以翻译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据,以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实践为前提,总结了文化翻译研究的主要方面,对具体的翻译实践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书作者探究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的。首先,作者具体阐述了与翻译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不同学者所理解的翻译内涵进行了具体说明。翻译的文化因素探析必定离不开翻译基础知识的支撑,虽然每个人对翻译都有不同的看法,但翻译的一个共性不容忽视,那就是翻译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翻译的科学性要从翻译本身来看,它不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砌,它是在探究语言本质规律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翻译的艺术性是从翻译的过程来看,每个人在翻译同一部作品时都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自己的语言习惯进行翻译,因而才不会出现“定本”,译者在一次次创造文本的同时恰恰也是在展现自己的审美,从这方面来说,翻译具有艺术性,而且这种艺术性是具有可再生性。除了在翻译理解方面有差异,不同的学者对于翻译的分类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但不论是按照哪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都是各位学者对翻译体系的补充与完善,因而他们同等重要。在翻译界争论最多的莫过于翻译的标准,作者在本书中就详细论述了翻译的标准。其中,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标准,对具体翻译过程以及翻译结果都作出了具体的说明。虽然这项标准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为译者所淡化,但在译学界还是有许多人关注与发扬这项标准。放眼国外,翻译原则中影响最深远的便是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作者认为,该原则在翻译的深层次要求上又前进了一步,它关注的是原文与译文在思想表达、行文风格等方面能达到一致,这种翻译原则更加强调译者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契合原文所要表达的主旨,因而在指导翻译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的翻译主体,它的发挥如何关系到翻译的效果,因而作者指出,译者同样是翻译基础知识需要关注的重点。其次,作者还对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知识进行了梳理。本书不仅揭示了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对文化的特点进行了具体阐述。文化是特定民族社会生活长期积累的产物,是最具民族区别于其他的符号,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直接体现。语言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体现,为了说明此问题,本书作者详细论述了中西文化的渊源,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比也显示出中西方在交流中的困难。交际不是单纯的言语交际,它还包括非言语的交际——文化交际。因此,交际具有语境性,文化也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体现,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交际也需要遵守一定的文化规则,這样才不会出现一些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语用失误。翻译的本质就是跨文化交际,因而进行文化翻译研究时,研究者要明确掌握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最后,从翻译教学研究中挖掘文化的内涵。文化差异不仅对人与人之间具体的交流实践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翻译教学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作者主要总结出了两点,一个是文化误译,另一个则是翻译空缺,其中文化误译是翻译教学的重点。这也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外语专业学生必须拓展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文化翻译需要遵守再现源语文化的特色与信息的原则,因为只有能够全面掌握源语文化,才能保证译文与原文的贴合度更高。在具体探究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时,作者从颜色文化翻译、习语文化翻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些翻译实践都充分表明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非常重要。
文化翻译是近些年来的翻译研究重点,《跨文化视野下的英汉翻译教学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文化翻译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论述,语言的使用方面力争做到通俗易懂,在内容的编排方面也把涉及文化翻译研究的诸多领域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对于文化翻译研究体系与实践的丰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系通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