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翼大攻角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2017-05-08艾宇
艾宇
摘 要:采用SA-DDES模型对带支架的后掠60度三角翼在30度,50度,70度以及90度攻角状态下的流场进行计算。研究了机翼的飞行攻角对气动参数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相对比,发现计算得到的机翼气动力参数,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关键词:三角翼;大攻角;SA-DDES
1 概述
三角翼布局可以很好的协调亚、跨、超等不同速度范围内飞行器机翼平面形状的不同需求,不但使飞行器在低速飞行时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又使得飞行器具备了高速巡航的能力[1]。本文以OpenFOAM为平台,采用SA-DDES模型对有/无支架后掠60度三角翼在30度、50度、70度以及90度攻角状态下的流场进行计算,分析气动参数随攻角的变化。
2 数学模型
本文采用SA-DDES模型对流场进行计算。SA-DDES模型是就是以SA模型为基础发展起来。在SA模型中,用d表示空间节点与壁面的最小距离。Spalart[2]所提出SA-DDES方法是将d重新表示,即
式(1)中,fd是与当地粘性系数以及速度梯度相关的函数。
3 三角翼大攻角流场的计算
3.1 带支架三角翼模型
本文以后掠60°三角翼为对象,如图1所示,其前缘后缘角为60°,展长为0.69m,模型前后缘上下翼面切角为25°。在三角翼模型的根弦处有一空圆柱与直径为28mm杆天平联接。
在本文中采用非结构网格对整个流域进行网格划分,在三角翼翼面上附加边界层网格,其他全部采用四面体网格,边界层的第一层网格为0.01mm。
3.2 计算结果分析
采用SA-DDES模型对攻角为30度、50度、70度、90度的三角翼绕流流场进行计算,其中来流速度为30m/s。
图2到图5给出了不同攻角下SA-DDES模型计算得到的三角翼背风面流场的流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攻角下,三角翼背风面流场的变化是不一样。在攻角为30度时,机翼的背风面就产生了剪切层分离,形成旋转方向相反的前缘脱体分离涡,并向尾部发展,涡核逐渐增大,如图2所示。随着攻角的继续增加,分离现象也越来越剧烈,分离涡与翼面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攻角增大到50o时,三角翼背风区域已经处于完全的涡破裂状态,因此可以看出涡破裂现象在攻角大于30度小于50度的时候出现。在70o攻角以后,机翼背风面处在涡完全破裂的流动状态,出现了大尺度的涡脱落现象。
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在30度、50度、70度、90度下,由OpenFOAM计算得到的和实验得到的法向力系数Cn和力矩系数Cm。从表中可以看出SA-DDES模型计算所得到结果的合理性。在攻角50度时,法向力系数降至最小,这是由于在30度与50度之间发生了涡破裂现象,并且随着攻角的增大,涡破裂点向机翼顶部移动,到50度时,处于涡完全破裂状态。
4 结束语
本文首先以OpenFOAM为平台,采用SA-DDES模型对带支架三角翼在不同攻角下的流場特性进行计算,分析不同攻角下,机翼背风区域流场的变化,压力系数的分布,以及气动参数的变化,将计算得到的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
参考文献
[1]陈亮中. 双三角翼非定常分离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D]. 绵阳:中国动力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生部,2009.
[2]P. Spalart and S. Allmaras. “A one-equation turbulence model for aerodynamic flows”. Technical Report AIAA-92-0439. 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