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马驼鹿
2017-05-08
驼鹿是典型的亚寒带针叶林代表物种,
多栖息于原始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
是世界现存鹿科动物中个体最大的物种。在我国,驼鹿分布于大兴安岭和部分小兴安岭。由于森林面积减少,驼鹿的分布区域及数量已经大为缩减。2015年冬季,红外相机记录了汗马保护区驼鹿聚群的罕见画面。
大兴安岭西坡北部的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少有的区内无人定居的自然保护区,珍藏着中国北方典型的明亮针叶林。在这广袤的寒温带针叶林中,栖息着貂熊、紫貂、棕熊、猞猁、原麝、黑嘴松鸡等珍稀寒温带森林湿地动物,包括驼鹿、马鹿、西伯利亚狍和原麝等大型偶蹄类动物,其中驼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动物,是汗马保护区的标志性物种。
驼鹿身形巨大,成年体重愈千斤,堪称鹿科中的“巨人”。它因身躯及4条腿与骆驼相似,高耸的肩部似驼峰,因此得名驼鹿。它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别名犴,是环北极地区寒温带动物群的典型代表,栖息于原始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是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物种之一。
中国驼鹿一般体长210-230厘米,肩高154-177厘米,成年雄鹿体重450-500千克。毛棕褐色,夏季颜色比冬季深。头部很大,脸部特别长,颈部却很短;眼窝凹陷,有颜面腺;鼻子肥大,并且有些下垂;上嘴唇膨大而延长,比下嘴唇长5-6厘米;无上犬齿,牙齿32-34颗;喉部下面皆生有一颔囊,雄性颔囊通常较雌性发达。这些特征有助于驼鹿在夏季潜入或浸泡在水中取食,只露出鼻孔呼吸,以进行散热和躲避蚊虻类叮咬。驼鹿躯体短而粗,看上去与4条细长的腿不成比例。驼鹿的尾巴很短,仅7-10厘米;有足腺;无胆囊。胃有四室。蹄子似牛蹄,其一般在小溪、水泡子、沼泽湿地等低洼和开阔的地带取食和栖息。
驼鹿仅雄性头上有角,角面粗糙,长度70-100厘米,重5-6千克。角的形状特殊,不是完全的枝叉形,从角基向左右两侧各伸出一小段后分出眉枝和主干,呈水平方向伸展。大角平时显得十分优雅,但在每年8月中旬至10月末的发情期,雄性驼鹿之间会为争夺与雌性的交配权而发生激烈的争斗,这时大角成为争夺配偶的锋利武器。
驼鹿栖息的生境比较广泛,只要食物充足,在森林、森林冻土、湿地灌丛等都能生活。驼鹿的栖息地随季节和地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春季,驼鹿主要取食兴安杜鹃、白桦幼树等,卧息生境主要选择在兴安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进入夏季,蚊虻类叮咬,气温升高,小溪、水泡子、沼泽湿地等成为驼鹿采食和卧息的生境。这些区域能提供营养丰富的水生植物,同时有利于散热和减少蚊虻类干扰。秋季,驼鹿的生境选择个体间差异较大,针阔混交林、白桦林、小溪、水泡子、沼泽湿地等均可作为驼鹿的采食生境和卧息生境。冬季,驼鹿的采食生境和卧息生境主要集中在沟谷连片的湿地灌丛,取食灌丛枝条,生境地靠近森林和碱泡子(盐碱等矿物质含量高的水泡子),以便补充盐分。驼鹿对夏季和冬季的栖息地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尤其是妊娠的雌性驼鹿或带小仔的雌性驼鹿。在汗马保护区广泛分布的白桦、大面积湿地灌丛和多种草本植物为驼鹿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原始的典型寒温带针叶林湿地生态系统,为驼鹿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驼鹿成为保护区有蹄类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物种。
驼鹿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新疆阿尔泰、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地区,但中国的驼鹿作为这一物种在亚洲最南端的种群,随着气候变暖、人类的生产活动及猎杀,驼鹿栖息地及数量一直呈逐年减少趋势,并且呈现向北和向西退缩的趋势。近年,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
国际驼鹿研究专家指出,驼鹿是对全球气候变暖最为敏感的大型动物之一。汗马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中,运用红外相机技术起步稍晚,但发展很快。对驼鹿的监测调查工作得到了东北林业大学的合作支持,在张明海、姜广顺教授的指导下,结合大样地、样线调查方法和DNA检测,在107348公顷的保护区内,驼鹿数量达230只左右,是中国驼鹿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监测过程中,红外相机频繁记录到驼鹿群体,最多达11只,同时也得到了许多争斗、交配、蹭角、舔碱、采食、潜水、休息等珍贵的影像资料。汗马保护区有着如此健康的驼鹿种群分布,表明汗马保护区是驼鹿難得的生存圣地,是中国的“驼鹿之乡”。
在人类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外部因子的影响下,中国驼鹿的种群开始向北迁移,种群数量也在迅速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汗马保护区的驼鹿种群更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