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战争
2017-05-08皮克溪
皮克溪
大象是我最羡慕的动物。它们没有天敌,不像小型食草动物,为躲避食肉动物拼命奔跑。也不像大型食肉动物,看起来威风凛凛地站在食物链顶端,实际常常饿着肚子,为抓捕食物拼命奔跑。大象是食物链上旁逸斜出的一支清流,仿佛独得造物主青睐,只要不是缺水缺草的旱季,它们就可以慢悠悠地啃草生活。说不定正是这种闲适,让它们发展出了智慧和情感。它们会用鼻子抚摸死去同伴的头骨,它们已经懂得了悼念死亡。
造物主惟一没有算中的大概是人类奇怪的欲望。长长的象牙,对大象来说算不上必需品,对人类来说算不上有实际用途,但非洲象却因它正在走向滅亡。
纪录片《象牙游戏》拍摄了非洲的大象如何被大量偷猎,象牙如何被贩卖。非洲实在太大,保护大象的人们赶到偷猎现场时,往往只能看到苍蝇嗡嗡四起,失去头颅的大象尸体倒在尘埃里,可能已经腐烂到露出白骨。过去的5年中,有15万头非洲象死于盗猎。有专家预测,这样下去,15年后非洲象将从地球上消失。
这部主题严肃的纪录片一点也不枯燥,它在观赏性上甚至不输于任何优秀的商业片。开场便是黑暗中紧张晃动的灯光,警察在围捕最臭名远扬的“大象杀手”西泰尼。西泰尼是“恶魔”的意思。这一次,警察还是只抓住了西泰尼的手下,收缴了专门猎杀大象的枪。西泰尼本人不见了。这条追捕线索贯穿全片,直到最后终于抓住了他。
电影的主角之一黄鸿翔,曾经是中国的调查记者,现在加入志愿者队伍,接触盗猎者和象牙贩子,取证以制裁他们。他们并不怀疑这个戴着眼镜的瘦弱东方面孔,因为亚洲正是重要的象牙市场。在非洲,黄鸿翔平复自己的紧张心情,前去盗猎者那儿验货,然后是镜头的狂乱晃动,一片吵嚷,抓捕成功。在香港,象牙店主得意地向黄鸿翔说起,他如何卖掉已经登记的合法象牙,再用非法象牙偷偷补入库存,让非法也变成合法。
最让人深思的关系出现在大象和本地居民之间。本地居民的农场不时会被大象侵入,居民高喊着杀死大象。大象保护者来赶走大象,居民大声诉苦:“我的香蕉、玉米是给我孩子吃的,是送我孩子去上学的,不是给大象的!”对此大象保护者能做的是,申请资金,修建电围栏,隔开农场和大象,让他们尽量共存。偷猎者中的底层正来自本地居民,他们做最辛苦危险的工种,猎杀大象,冒着被逮捕的风险,得到每公斤象牙7美元的报酬。而象牙被走私到海外市场,可以卖到每公斤3000美元。利润的大头被偷猎组织者拿走。他们不仅借此发财,还以此作为恐怖主义战争经费。
偷猎者并不考虑象牙生意的可持续发展。电影里说,他们更愿意大象灭绝。因为大象越少,象牙价格越高。象牙投机者已经囤了太多象牙,他们相信,象牙的价格会一直涨下去。
电影制作期间,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宣布,将分别于2017年12月31日和2021年前全面禁止象牙贸易。这让电影制作者鼓舞,“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这场象牙战争大概会以更隐蔽的方式继续下去。为了躲避人类,大象会不会进化成不长巨牙的物种呢?也许会吧。但那需要几万年、几十万年还是几百万年?那时,大象或人类,还存在吗?
《海豚湾》(2009)
第82届奥斯卡奖最佳纪录长片,讲叙日本小渔村太地町每年把海豚赶到岸边,由世界各地的海豚训练师挑选,剩下的大批海豚被全部杀掉。该片曾引起巨的大社会反响。
《与鲸共存》(2011)
日本NHK为回应《海豚湾》拍摄的纪录片,从太地町渔民角度讲述关于杀海豚的事。可与《海豚湾》对照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