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摄影的产业模式及特征

2017-05-08孙宇龙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范式摄影互联网+

孙宇龙

“互联网+”时代摄影的产业模式及特征

孙宇龙

“互联网+”时代是以互联网为支撑,数字为依托的动态、开放的社会形态和系统。数字与网络技术推动传统摄影急骤变化,摄影产业化初具雏形,产业链各环节随之变化,并向纵深发展。本文探讨“互联网+”环境下,摄影的产业经济形态,摄影网络化发展特征及表现形态,以及向创意经济范式发展的可能。

互联网+ 摄影数字化 产业化 新业态

网络是当前摄影变革的重要原因之一。数字与网络等高新技术对摄影发展究竟有何作用与影响,未来摄影及其产业发展该往何处去,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网络技术经济范式下的摄影发展

1. 网络技术经济概念及对摄影发展的影响

技术经济范式原本为经济范畴的概念,指社会某一发展阶段,由社会关键技术主导经济结构和运行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指技术对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范围、规模和水平具有关键性影响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数字、网络等新技术推动摄影由行业向产业发展演变,改变了传统摄影发展模式及范围、规模和水平,摄影由艺术门类向产业门类转型,并开始以产业形态形成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其要素特征主要体现在摄影大数据、“计算摄影”“软件图片”、媒介融合和产业链创新等方面。于是,摄影不再是单纯的行业,而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产业类型,尤其是网络图片消费与影像市场的逐步完善,摄影产业围绕以网络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不断涌现出移动图片消费、影像云文化、摄影IP资源转化等新形式,不断提升着摄影的产业链条、产业类型与商业模式。对于摄影,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方式看待,而要从新的产业发展与行业视角来评价,从而为摄影发展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的氛围,并迅速应用于摄影发展各个环节与链条,使之以可持续态势发展。

从新的技术经济范畴角度看,摄影目前完全具备网络技术经济关键特征要素与条件,一是摄影器材进入数码和网络时代(很快就会步入智能时代),摄影创作技术大众化且成本大幅下降,呈现全民“摄影热”;二是网络带宽(包括移动互联网)速度急速增加,以及4G、5G移动网络技术,使得网络影像与网络图片产业快速发展,需求量与消费量猛增,摄影技术的进步以及利用软件制作图片与影像的方式创新,极大缓解了摄影图片不足以及影像移动消费不便捷的矛盾;三是摄影未来发展应用有了更广阔的领域,不再局限于摄影领域,已延伸至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总之,网络与数字技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改变了摄影,推动摄影由影像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方向发展。

2. 摄影呈现的新技术产业特征

“计算摄影”与“软件图片”丰富了摄影类型并成为摄影产业市场的重要元素。“计算摄影”是通过硬件设备的更新改进、改变影像的成像方式,“软件图片”则完全不以拍摄为手段,而是以摄影师的创意为主,以电脑软件制作的图片。两者都以产业化形式快速发展并融入影像产业市场。在两者的驱动下,摄影形成了四大市场,一是在传统相机设备外的高新技术器材市场,如光场相机、计算相机、多轴航拍飞行器等;二是以报道图片为主的商业图片库与图片社,主要表现在各国官方或私营的新闻图片库之类,由原来的区域性与行业性图片库转换成全球型通用报道图片库,并且因为网络而成为通用的影像资源;三是以艺术图片为主的影像艺术市场,主要表现在以影像拍卖为主的当代影像艺术;四是以商业运用与服务为主的商业图片市场,主要以各国的巨型商业图片库为主。这共同构成网络背景下摄影最为明显的市场标志与品牌。

3. 众筹与PGC、UGC及影像产业新特征

(1)摄影产业融合渐超完善。网络生态环境下,摄影产业独立性逐步完善,并开始与其他产业融合。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大数据将摄影创作和营销聚合形成新传播平台,以we chat和BAT媒体平台网站为代表,加之以不断涌现的自媒体平台;二是产业资本与消费跨环节融合出现摄影众筹、PGC(专业拍摄影像)、UGC(用户生成影像)创作现象,以专业平台为代表;三是出现摄影IP(Intellectual Property)资源开发转化等现象,以摄影创意为代表。这三方面的融合成为摄影产业经济范式的突破口,推动摄影向产业型态转变。

(2)影像市场渐趋成熟。国内影像一、二级市场发展渐趋有序,传统影像拍卖与网络融合,推动影像市场和拍卖向深度发展。与媒介等产业的融合使摄影成为性能独特的综合性文化产业,摄影产业在云资源平台、影像资源库、大数据和移动影像外,收藏与拍卖成为摄影产业发展的平衡方式。当代影像注重把摄影作媒介,加入其他元素进行二度创作,重表达和创意。拍卖是图片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也是摄影产业化的一种方式。影像拍卖完成了从照片-图片-图像-影像的全产业链发展,使摄影实现了从图片产业链向全产业链拓展。

(3)影像收藏市场不断增容。随着影像市场的完善与丰富,影像文化的关注度提升,当代影像与传统影像艺术品成为新兴的投资热点,发展潜力大。2006年以来的十年时间,仅北京华辰、中国嘉德、北京诚轩三家拍卖公司25场影像拍卖专场,成交率都在60%以上。影像收藏活跃度极高,藏家数量逐步递增、市场逐步繁荣。

(4)移动影像发展产业化。移动影像成为网络内容资源主流内容。移动影像消费随4G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而不断增加。2015年,全球网民32亿,此前的2000年仅为7.38亿,2015年,中国网民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近6亿,较2014年底增加3679万人。受网速影响,网络内容仍偏重于图片与文字。各平台网站建立了以图片专栏或以影像为主的分发推送网络渠道;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多以图片为载体。同时,图片版权使用费也出现买断或按次、按点击或使用收益分成等方式;图片库及摄影大数据运营环节商业化正在推行。影像的移动消费与使用成为摄影发展的新生驱动力,目前,虽然纸媒尤其是摄影部门日渐中落,但各大门户网站与网络平台对于移动影像以及以影像为主的多媒体的战略布局与市场推广却越发激烈,硝烟已悄然燃起。

(5)网络技术提高了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网络影响了摄影的内容传播、数据资源、媒介融合和技术创新等诸多方面。“互联网+摄影”实质是“网络技术+产业经济”组合成的新技术经济范式的表现形态,推动摄影产业由网络化发展向创意发展转型变革。新技术经济范式下的摄影发展,本质并没有变,同黑白摄影向彩色摄影、胶片摄影、数字摄影转型一样,只是形式有所不同,数字与网络技术丰富了摄影内涵和传播方式,有技术创新,也有理念创新。从发展层面看,技术是摄影发展的外在因素与条件,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互联网+摄影”需要大数据、摄影者的创意与想象力,其最为关键的因素还是摄影内容资源,摄影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与最为重要的网络内容资源,内容服务与用户需求才是核心,“原创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驱动力”。移动网络时代,摄影从“互联网+摄影”向“摄影+互联网”转变,进入以创意为特征的摄影创意技术经济范式阶段。新技术经济发展范式下的摄影有别于传统摄影和当代摄影,有新的内涵与特征。但无论哪一阶段,内容永远是摄影的核心。

二、摄影产业结构渐趋完善并形成体系

技术催生新产业萌芽,改造了传统产业。网络生态环境下的摄影发展,需要全新的技术支撑,“互联网+摄影”不仅是经济、技术现象,更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目前,摄影网络化发展形式在四个方面表现最为明显,一是摄影的网络平台,这类平台以影像或图片为主,成为摄影网络平台的内容资源的主体,目前以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为首的网络平台,都建立并完善了自身的图片或摄影平台,并作为主打内容资源,不断通过自身的数据资源与网络渠道向用户分发推送;二是智能影像资源库,图片或视频影像资源成为吸引网络用户主要内容资源,并在长期的累积中形成巨型影像资源库,为社会提供服务与产品;三是摄影大数据,这类数据基于目前各网络数据公司的大数据之上,以图片为载体,开展影像交流、产品推送、影像教育、图片市场的数据统计与数据应用,为用户定制或推送影像产品或相关产品;四是移动影像发展,受网络速率与上网成本限制,移动影像成为当前网络的内容主体,且具有较大上升空间。网络时代,移动影像不再是囿于摄影师圈子的艺术品,而一跃成为大众摄影形式的消费品,从艺术的殿堂走入了消费市场,产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之路。

在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框架视野内,“互联网”是摄影的关键性支撑技术,具有与历次技术经济范式中关键技术的相似功能。“只有实现范式转换,才能加速技术变革与新兴产业发展,产业才会在创新中不断向前推进”。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与摄影融合,基于网络大数据、电子商务、社交平台、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深深融入到摄影各环节,并不断对整个摄影结构进行渗透扩展,从而催生新的摄影创作、发展、传播、消费模式和业态,进而深刻改变摄影的发展模式与创作方式。

1. 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前提是产业融合与技术助推

摄影产业新技术经济范式形成的关键在于:数字与网络技术成本迅速下降,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推动摄影产业各层面变化。通过网络,我们每天在消费图片,也在创作图片,免费图片耗费了网络流量,商业图片创造了影像价值,艺术图片激发了摄影商业潜力,数字、网络技术不仅对摄影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跨时代影响,对其他产业也具有跨时代的影响。技术融合发展,摄影实现了影像产品的个性化服务,图片用户可有针对性实现影像创意,市场的两端都是以网络为应用基础,并在使用深度和用户体验上有较大突破。摄影创作形式,网络交互技术、云资源平台、图片资源库与摄影大数据等多种技术融合,推动了产业创新。产业方面,因网络普及,影像收藏与拍卖日益世俗化、大众化;消费方面,大数据应用软件可根据用户需求,有针对分发定制,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推送,提升图片用户的消费体验。

2. 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基础是影像观看与消费变革

摄影传播平台的多样化导致了图片产品消费多样化,摄影不再局限于传媒领域与摄影自身,随科技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长期以来,受摄影技术局限,摄影内容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当下却已成为通用表达语言与沟通方式。高新技术改变了摄影者、观看者、传播者、视觉体验,数字时代摄影发展提速,并向纵深化拓展。图片传播方面,网络与实物传播并存,基于移动网络开发的资源平台也因摄影媒介新特征而有了发展动力,表明摄影还具更广泛的传播平台。技术变革也带来图片消费者身份与意识变化,图片消费者由“受众”变为“用户”,开始具备更强的主体意识,会根据相似的诉求形成共同关注,并衍生众筹、UGC、IP资源开发转化等创作形式,为摄影产业转型奠定技术基础。

3. 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关键是产业经济与注意力经济渗透融合

摄影产业化发展中,因共同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形成的“网生代摄影群体”,其高度融合创新能力,形成新的生态圈和产业链,其文化与价值认同感强,凝聚力大,大众或网民广泛参与摄影内容创作、传播、评论等环节,有人总结该现象为“信息社会的注意力经济”理论:即信息社会中信息是过剩资源,稀缺资源是注意力,“注意力经济”主要通过大数据支撑下的点击率、会员注册、合作方和广告四种方式实现。信息资源数据处理成为产业经济核心。基于网络的摄影产业同样具有“注意力经济”因素。这种资源成为摄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依据。移动网络时代,移动技术及网络平台可更快捷有效地传播影像作品,并成为摄影产业创新趋势与方向。

4. 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动力是高新技术在摄影产业的渗透应用

摄影发展的新技术经济范式,在于高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摄影一百多年来发展状态,短短十多年时间,因为数字与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摄影的“决定性瞬间”创作理念,尤其是“计算摄影”中,瞬间抓拍已成为一种最为常规与通用的手法,甚至采取高清视频的拍摄方式,可以轻松达到抓拍瞬间的目的与效果,解决了困扰摄影师多年的图片应用问题。但如潮水般涌来的网络图片消费,短期内很难让摄影师找到自身定位与拍摄方向,新技术改变了摄影创作,也改变了摄影创作理念。同时,摄影与媒介融合创造了巨大产业发展空间,由于大众与网民过分依赖网络,网络从传播工具转变成为日常生存方式,摄影媒介成为网络生态链中的分支环节,媒介消费者通过对其内容的积极参与而成为内容生产者。主要体现在:一是产业队伍结构变化,各种新生力量进入摄影圈,出现摄影新现象,每个人都成为摄影师,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抑或普通大众都是摄影创作人员,以海量作品获取传播话语权,并不断制造网络热点,并且网络发展还在不断加快摄影“去专业化”进程,尽管这些作品或产品在叙事与审美上有较多“问题”,但是市场与用户已经足够。二是文化产业资本的进入加剧摄影产业演变,文化资本与网络企业进军摄影产业,新产业体系正形成。三是摄影技术壁垒消除,新的设备、技术和软件为摄影产业大众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产业平台、门户网站及自媒体等,可全方位满足图片消费诉求,为摄影产业注入活力。四是摄影在内容、创意、拍摄、制作、营销、消费等领域都发生变化。在创意和消费领域,各媒介都以摄影为工具寻求发展机遇,大数据中的传播衍生分发定制功能,可具体到用户性格及个性需求上,多媒介与摄影产业多环节互动,使摄影各环节都充满机遇与活力,加之移动互联网的4G、5G技术升级,摄影产业技术经济范式发展空间与竞争力充满无限可能,有更广袤的发展空间。

三、新技术经济范式下的摄影发展趋向

1. 新技术经济范式推动摄影向创意产业转型

摄影产业技术经济范式实际上是图片作品向产品→商品→消费品转变的经济现象,由行业思维向产业思维转变,从以作品为核心向以用户为核心转变。转变缘于“互联网+”系列核心技术,并推动摄影由网络发展向创意发展过渡。

新技术经济范式下的摄影发展比较

任何产业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都是以技术为基础。当前摄影产业网络化发展在高新技术支撑下,渐趋成熟稳定。随着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推进,摄影产业进入创意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互联网+、IP资源开发等改变了摄影产业创作形态、资本运作与商业模式,如目前BAT与平台网络以用户资源为主的图片推送平台以及用户大数据,今日头条,大数据针对用户阅读偏好与特征推送阅读重点新闻,又如在网络环境下的智能图片库与移动影像运用等。摄影创意发展是摄影网络化发展的延伸与拓展,下一步支撑摄影产业发展的技术将往何处去尚不可知。摄影创意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会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必将推动技术经济范式向创意转变,摄影发展将有全新的格局。

2. 网络环境下的摄影创意发展趋势与可能性

技术经济范式对摄影创意发展影响有两方面:一是网络等高新技术推动摄影向创意阶段演变发展;二是产业融合孕育摄影创意新业态,给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无限可能,催生创意发展与资本运作新模式,出现IP资源开发转化创作新现象。众筹、PGC(专业拍摄影像)、UGC(用户生成影像)摄影后,IP资源开发转化成为摄影创意发展新形式,体现在网络方面,主要是通过网络,对现在的创作资料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比分析,将其原有的资料,以图片形式转换并表达出来。摄影IP资源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表现为摄影自身IP资源开发;其他IP资源转化;价值延伸开发三方面。创作层面表现为将传统或国外文学题材经典主题资源,转化为图片作品。IP摄影是大数据支撑下的“互联网+”摄影的产业化新载体,知识产权和创意产业融合的新形式,是传统文化融合流行文化,以摄影形式满足图片用户需求的新方式,目前该方式成为摄影产业创作新现象,如2014年广东连州国际摄影展上展出戴翔所创作,其长约25米《新清明上河图》作品,就是对宋代名画资源进行转换后,创作出来的,如刘铮的《911幸存者》人物摄影作品,就是根据“9·11”这一事件,根据网络转载描述的场景,后期表演摆拍创作出来的,新闻摄影也有了类此倾向,第59届荷赛奖组照第一名,就是摄影师使用了从核泄漏事故中心发现的胶卷,对该地区一位妇女在事故发生多年后的生活进行纪录,也是一种对于该类资源的转换应用。

内容创意成为摄影创意发展关键。摄影基于网络化发展阶段的用户至上理念与产业模式,以及产业链与网络生态环境,向创意发展过渡。摄影创意发展阶段,大数据得到充分开发与运用,并成为创意发展的基础性技术支撑,摄影相关数据资源,无论是创作数据、还是用户数据及消费数据体系完善健全,新的摄影创作形态完全在大数据支撑下完成。大数据成为未来摄影产业必备的基础能力;挖掘和分析数据,提供有巨大市场价值的摄影作品和服务。“大数据预测功能完全建立在海量数据之上”。数据成为摄影创意发展重要的商业资本、企业资产和投资基础,成为从业者获得对摄影产业新认知、创新价值源泉,从而改变摄影发展的产业结构和方法。

产业体系完善。摄影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产生“鲶鱼效应”,技术与信息在摄影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产业各环节探索新价值形式,加速了产业转型及市场规模。摄影创意发展阶段,竞争不仅是摄影产业内部的竞争与发展,而是跨界融合的竞争与发展。网络技术经济范式下的产业技术与模式完善健全,催生摄影新技术经济范式,网络和摄影交叉融合一体化发展,形成新产业形态,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提升了摄影消费者需求层次,改变了摄影产业创作、传播与消费方式,出现摄影创意新形态,大量涌现“互联网+摄影”创新创意和创业项目。“互联网+”技术要素与摄影产业、要素产生化学反应,延展出大量新作品(或产品)、服务、技术和职业。此外,可能形成如摄影数据分析师、摄影创意产品经理等新职业群体。

任何产业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都是以技术为基础,摄影产业在网络与高新技术支撑下,渐趋成熟稳定,并随着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的推进,摄影产业进入创意发展阶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IP资源开发等新技术影响摄影产业创作形态、资本运作、商业模式,向更高、更新阶段发展,创意发展是摄影网络化发展的延伸与拓展。

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其发展必须会有一个成长演变的过程,以网络与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摄影技术经济正在完善丰富,未来,摄影创意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也会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必将推动技术经济范式向创意转变,摄影发展将有全新的格局。基于此前提,我们对于摄影的战略规划与扶持,不应再基于传统文化的概念之上,而应转向以产业的方式,从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推动摄影向一个新的方向发展,网络背景下的摄影,已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看,技术创新引起的变革或许并不是根本性因素,而变化所导向的趋势却难以预期,由新技术经济范式所引发的产业革命,摄影裹挟其中,学习与借鉴势在必行,探索方有出路。

孙宇龙: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静媛)

猜你喜欢

范式摄影互联网+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学科融合创新实践范式
中国山水摄影对传统艺术范式的归附和偏离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