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孕新巧妙导入新课
2017-05-07吴震宇
吴震宇
浙江高中语文的教材,分为两大块——其一是苏教版《语文》(必修1-5),其二是人教版的《外国小说鉴赏》和《论语选读》。教师的教学按照这样的顺序,七本教材逐一完成。《论语选读》的教学一般安排在高二下,即完成必修任务、语文学考之后,开始高考第一轮复习之前。而高中语文必修、选修的教材,大部分是侧重小说、散文的阅读理解,包括现代文和古文。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兼及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其“语录体”重对答式的文体,学生是首次接触。《论语》的组合形式是“篇”和“章”。“章”是相互独立的段落,“篇”是若干“章”的集合。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没有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想从。这种散落缺少严密内外部逻辑联系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无所适从。教材虽经编者的筛选萃取,但是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说,还是一座门槛高高的陌生殿堂。学生们之前在初高中语文课上虽有相关知识的一鳞半爪,但终究不成体系,陡然接触《论语选读》,一时间难以理解这些森严篇章的陌生内涵。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些知识迁移的方法,帮助学生打破学习《论语选读》的陌生感,在短时间内走进课文。
切入教材,打破文体陌生
《论语选读》教材“前言”的设计部分有道:“全书十五课,大体分为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个方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只是为了阅读上的便利。具体材料的归类多着眼于某一点,并不排除从其他角度进行解读”这就提醒教师,教学的顺序也未必要从第一课《为政以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一句突兀的语录开始。“学习与教育”部分第十三课《沂水春风》恰恰是导入《论语选读》教材最好的切入口。
《沂水春风》(即“侍坐章”)是《论语选读》中罕见的一段长篇,其文体不同于一般的语录,而近似小说。王恒展教授在《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一书中有所提及:“《论语》中的某些个别篇章篇幅较长,具备一定的情节,描写较为细致,形象生动传神,已经具备了小说的主要因素。”《沂水春风》中的种种小说因素,恰恰和学生在《外国小说鉴赏》以及《语文》(必修1-5)中学习的小说技巧“不谋而合”,给学生的感觉是熟悉而亲切。
叙事完整,情节起伏——对应“情节与结构” 《沂水春风》开篇一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点明“侍坐”背景,孔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抛出话题——这是情节的开端。子路、冉有、公西华三弟進行了各具特色的述志加上孔子的简短提问与点评是情节的发展。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众不同的述志与孔子“吾与点也”的喟叹——这构成了情节的高潮。曾皙发问“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和孔子对各弟子言志的点评自然成为情节的尾声。
子路抢先发言后的“夫子哂之”,之后三子发言前的三个“尔何如”,再加上四子回答时语言格式的统一与语言内容的差异,造成结构的“层层递进”、情节的“跌宕起伏”;前文孔子对子路的“哂之”,在后文孔子的点评“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中也形成一组伏笔与解答……
笔者认为,这样经典的叙事式情节,典型的小说式情节与结构,完全称得上是小说“情节与结构”学习的古文版范例。只要稍加分析,就和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融为一体,增加了学生对新教材的认同感。
人物塑造,性格鲜明——对应“贴着人物写” 游国恩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提到:“《论语》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人物形象,例如《先进》篇弟子侍坐章,仲由的坦率,冉求、公西赤的谦逊,曾点的洒脱,以及……,都写得具体生动。”《沂水春风》运用传神写意的笔法,刻画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鲁莽却自信的子路:“率尔而对”的鲁莽,“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筹备战争自信与坚定,表露无遗;谦虚加上务实的冉有:“……,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看出他富国强民,礼待人才的沉稳与务实;谨慎但善言的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在谦虚中透露出治礼与外交的才干;守礼却出世的曾皙: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潇洒出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诗意表述,流露出优游从容、无所牵碍的心境。
循循善诱的孔子:“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开场白;对子路颇含深意的“哂”字,把批评局限在一个淡淡的表情中,体现出他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于谦虚谨慎的冉有和公西华的表现则未置可否、淡淡赞同。对曾皙“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的鼓励和发自肺腑的一声长叹“吾与点也!”,在孔子不断的循循诱导下,弟子各言其志,教学氛围恰如“沂水春风”。
综合看师徒五人的群像塑造,又恰好符合高中语文必修中小说欣赏的人物塑造内容,更与《外国小说鉴赏》“贴着人物写”中的“圆形人物”“扁形人物”概念丝丝入扣。《外国小说欣赏》中引用爱·摩·福斯特的论点,把小说人物分为“圆形”与“扁形”,提出前者“性格较为复杂,多义而多变”。《沂水春风》中各人的性格特征,若作深入分析,正是“圆形人物”的多变与综合——五人性格中的多样性与矛盾统一。用刚学的外国小说的分析方法与概念去揣摩《论语》中的人物,对学生来说,不止是熟悉,更多还有激趣、探究的意味。
《沂水春风》塑造人物时大量地运用的语言描写、经典传神的动作细节,在《论语选读》中可谓难得一见,而对于新接触《论语》的学生,这样的笔墨运用,却显得那么熟悉与经典。
当然,以《沂水春风》切入整个《论语选读》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论语选读》中孔子与几大弟子的性格特征、侧面探知孔子的为政思路,这与其他篇章的哲学思想、修身精神也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这里就不再赘述。
由已学知识导入,打破内容陌生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其科学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布鲁纳强调组织好的教材结构应注意:教材呈现的顺序要从一般到个别的不断分化,这样的教材既便于教师的教,也便于学生的学;教材的知识结构要从已知到未知逐步系统化。《论语选读》教材精选了《论语》篇章,把十五篇课文按照“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四个方面进行有机整合,内部逻辑还是明晰的。但是编者认为,具体到十五篇课文,在“首段切入”环节,虽然直指主旨,但是略感生硬:
第一课《为政以德》开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第二课《克己复礼》开篇“克己复礼为仁”
第六课《君子之风》开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第八课《周而不比》开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第十课《学以致其道》开篇“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
这些课文,开篇首段即直指主题,直接点题。直接讲授,虽然简单明了,但是笔者认为,缺少知识由旧而新的一环迁移——这就需要整理学生之前接触的相关旧的论语知识,利用他们熟悉的篇章、人物、思想,导入至新的《论语选读》语境。
熟悉的篇章导入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论语十二章》,编者把这十二章重新调换顺序、排列组合,恰好对应《论语选读》四个方面中的“修身”与“学习教育”的相应课文,关系如下。
首先修身。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其次,学习与教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初中学习过、背诵过的这十二句经典,有些在《论语选读》中再次出现。利用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耳熟能详的老知识,导入新课文,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笔者在教授第六课《君子之风》时,从“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一句导入,学生产生共鸣,甚至自觉成诵。问句子什么意思,也是张口即来。“有志于道,安贫乐道”的君子之风,自然就形成在学生脑海中。学生自学到《论语选读》29页,看到这条熟悉的“贤哉回也”,又會在脑海中加深一重印象。
熟悉的思想导入 学生的初中三年、高中前两年的学习中,也接触过一些儒家经典著作,虽然不是出自《论语》,也未必是孔子所言,且散落在教材各处,碎片化不成体系,但这些作品中流泻的儒家思想,却与《论语选读》中重要内容互相勾连,应和成趣。用好这些零碎的“旧经典”,巧妙导入《论语选读》新课,也不失为知识迁移的一条坦途。
简单梳理一下,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与儒家思想有关的课文有(部分):
初中阶段:七年级上:《虽有嘉肴》;八年级上:《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九年级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
高中阶段:必修一:《劝学》荀子《师说》;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必修五:《陈情表》《报任安书》……
笔者在进行《论语选读》第十课《学以致其道》的教学时,把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的《虽有嘉肴》作为全文导入。《虽有嘉肴》(《礼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随后,笔者提出一个问题:“《礼记》作为儒家经典,在这一篇中,主要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因为之前学习过,稍作思索便可回答“努力求学,教学相长”。而这一答案,基本就答到了《学以致其道》这一课的主旨上。虽然课文原文首段引用子夏的“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来引出“君子学以致其道”,贴切简短,但是不如《虽有嘉肴》阐述的仔细明白,最关键的是《虽有嘉肴》早已在学生脑中熟读成诵,此时新旧知识一勾连,正巧符合“温故而知新”的教育常理。
学生“零起点”接触《论语选读》,教师想办法从学生已有知识中挖掘与之相勾连的内容。不管是调整篇目顺序,还是利用“老课文”来导出“新篇章”,都是利用知识的迁移,在想方设法消除学生与教材之间的隔阂,降低学生迈入《论语》殿堂的门槛。其实这样的方法与例子还有很多,笔者只是抛砖引玉,更多的好办法,有待一线教师广开思路、积极探索。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