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泥错峰生产初战告捷
2017-05-07阎友华
本刊特约记者 阎友华
日前召开的湖北省水泥企业错峰生产专题座谈会传出消息,湖北省水泥错峰生产初战告捷。今年一季度以来,湖北省水泥错峰计划落实情况良好,初步取得了压减过剩产能、市场快速回暖、能耗和排放同步下降、大气环境明显改善的可喜“战绩”。
据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袁德足介绍,秉承“政府主导、协会组织、企业支持”的理念,湖北省经信委、湖北省环保厅于去年12月中旬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水泥行业推行错峰生产的通知》(鄂经信重化〔2016〕148号),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据此制定了2017年全省水泥行业错峰生产计划。今年以来,在省经信委和环保厅的具体指导下,湖北省水泥行业严格执行错峰计划,以水泥窑线企业为重点切实加强过程管控,不定期相互交叉监督检查,定时公开通报情况,保证了全省水泥错峰生产有序推进。尤其华新、葛洲坝等大企业主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其他企业积极配合,全省水泥企业协调一致,确保了错峰停窑计划全部落实到位。
按照“错峰计划”,今年上半年湖北省水泥窑线企业应错峰停窑50天(垃圾协同处置线35天),其中一季度30~35天、二季度15~20天。据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湖北省所有水泥窑线企业均已如期或超额完成停窑时数。其中,华新长阳公司、华新郧县公司和葛洲坝钟厦公司分别有1条生产线完全停窑未开;葛洲坝水泥、华新水泥、京兰水泥、谷城泰隆等四家企业的10条生产线分别停窑超过40天;湖北武当和五峰骏王两家公司则在一季度提前完成了上半年的错峰计划,停窑时间分别达54天、71天。
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黎明代表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会长单位参加了专题座谈。他表示,去冬今春湖北实行水泥错峰生产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效控制了全省的水泥熟料总量,加快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的步伐,促进了水泥价值的回归,改善了市场环境,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企业效益;同时,减少了燃煤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对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座谈会上,企业代表普遍反映,在湖北全力推行水泥错峰生产时,周边相邻的个别省市并未同步实行错峰,导致域外水泥熟料产能采取非理性竞争手段沿长江、铁路、公路等渠道大量流入湖北,严重影响了域内市场的公平竞争,极大地伤害了本土水泥企业的利益和后续错峰生产的信心,还对湖北省淘汰落后粉磨企业带来了极大阻碍,变相保护了落后产能。同时,域外产品在域内长江沿线无任何环保收尘设施肆意起卸,造成了对沿江水体和空气的严重污染。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王化平在座谈会上讲话时表示,实践证明水泥错峰生产是一桩利国、利民、利企的“功德事业”。通过前期部分地区的示范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已明确提出,今年下半年起将在全国范围推行水泥错峰生产,湖北省也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和落实后续的水泥错峰生产计划。
王化平对前期湖北省水泥企业错峰生产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所做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大”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环保风暴愈刮愈猛,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大家要站在更高的层面认识水泥错峰生产,要充分总结前期执行错峰计划的经验和教训,巩固错峰成果,努力实现双赢、多赢局面。
自湖北省全面启动水泥错峰生产后,湖北省各级环保部门和经信部门通力协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行业协会组织实施错峰计划和企业落实执行错峰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持。王化平要求,进一步加提高认识,全省各级经信部门和环保部门、行业协会和水泥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政府主导、协会组织、企业支持”的思路,不推诿、不打任何折扣地落实错峰计划。要充分认识到错峰生产是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行业深化供应侧改革的有效措施,更是响应党中央号召,打好“蓝天保卫战”,共建“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重要基础。要进一步加大行业协调力度,通过协会组织落实,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切实做到全省一盘棋。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通过企业交叉检查监督、行业通报和公开舆论监督等形式,以及质量、标准、能耗等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不执行错峰生产或执行不力的企业予以惩戒,并将粉磨站纳入错峰生产范围。湖北省经信委将把水泥错峰生产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持续推进,今年内将坚持“一个季度听一次汇报、一个季度开展一次专项调研、一个季度搞一次通报”。对于域外产能的非理性输入,将通过工业主管部门、环保部门、行业协会间的省际协调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协调,努力推动长江流域一盘棋。
黎明代表湖北省水泥工业协会在座谈会上表态,将组织全省水泥企业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落实后续错峰生产计划,为实现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和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湖北省环保厅总量处副处长刘爱华、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化处副处长陈志杰、湖北省荆门市经信委主任刘德舜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