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礼仪的发展脉络及当代启示
2017-05-06庞瑶
庞瑶
摘要:“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家无礼则不兴,国无礼则不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古代更是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的规程。教育礼仪作为礼仪制度的一种形式,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礼仪制度。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教育礼仪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揭示其背后的教育伦理内涵,力图寻找其与当今教育活动中礼仪规范的契合点,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教育活动形式、深化学生道德礼仪观念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教育礼仪;启示
一、概念界定
自周公旦制“周礼”以来,“礼”成为中华文明中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灵魂规范与约束力,因此,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无形的“礼”通过有形的“仪”表现出来,有礼有仪成为一种美德标准。中国传统教育活动以培养“君子”为目标,自孔子开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中“礼”占主要地位,礼仪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教育是一定的社会集团,根据人们在社会交际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的系统道德教育活动。”礼仪教育旨在教授学生涉及生活各个方面的礼仪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开展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育礼仪是教育活动中的种种礼仪规范与要求,它是礼仪活动在教育情境中的体现,是礼仪广泛性与多样性的表现。教育礼仪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制度形式,为教育目标的实现而服务。在“以礼治国”的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礼仪规范,教育活动中的礼仪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一方面,对师生关系及相处方式都有着重要影响。教育礼仪不仅映射出所在时代背景下的国家制度、伦理道德状况,也真真切切还原了当时的教育活动场景,为我们把握教育活动的发展脉络及伦理内涵提供了一个切人点。
二、中国传统教育礼仪的发展脉络
(一)西周时期
礼,最初是用来祈福祛灾的,后来才用于治国。自周公旦制“周礼”,“礼”成为一种完善的、系统的制度,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强有力的“软棒”。礼仪制度作为社会政治秩序的一种准则,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有其规范力,并且需要通过学校教育传播开来。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三代相继的学校教育制度都有发展,而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较为完整,有小学、大学学习阶段的区分,有乡学、国学的衔接,其教育特点是六艺教育。西周教育制度可作为三代教育制度的典型。
学宫为行礼之所,张耒总结周代四学所行十礼:“其礼有常法者,其别有十。所谓立学而释奠于先师,一也;春夏秋冬而释奠于先师,二也,天子视学而祭先师,三也;释奠先老于东序,四也;释菜,五也;大合乐,六也;养老,七也;合语,八也;论说,九也;乞言,十也。”主要有释奠、视学、释菜、大合乐、养老礼、合语、论说、乞言八种,又有射礼,凡九种。
1.视学礼
视学,是指皇帝或皇太子亲自视察学校,视学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形成。“凡一年之中,养国老有四,皆用天子视学之时。一年之内,视学有四,故养老之法亦有四,皆用视学之明日”(王应麟《玉海·学校篇》)。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宫廷学校,王公贵族弟子学习的场所。视学当日清晨,学校击鼓集合学官、学生,天子先进行祭奠先圣先师活动,然后进行其他活动。《周礼·春官》载:“小青掌学士之征令而比之,麟其不敬者。巡舞列,而挞其怠慢者。”《王制》日:“将出学,小青、大青、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人学;不变,王亲视学;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视学体现了最高统治者对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视,奖惩相举,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监督与督促的作用。视学礼规模宏大、礼仪隆重,一直为历代沿袭,体现了中国古代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2.释奠礼,释菜礼
释奠礼与众多大型活动相关,是一种祭祀先圣先师的大规模的礼仪制度。《礼记·文王世子》日:“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将祭祀活动仅理解为一种迷信活动则失之偏颇,它也体现出一种信仰与敬畏。释奠礼祭祀先圣先师是对先前圣贤的敬重与怀念,以警示后人尊师重道,更起到树立标桿的作用。祭祀活动与乐舞紧密相关,大合乐与释奠相联,大合乐时亦须祭先师先圣,乃“因大合乐之时,在虞庠之中,祭先师、先圣也”,为学校所行“常礼”。释菜,又称“释采”“舍菜”,即用“菜”(蔬果菜羹之类)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习舞与释菜相联,习舞前必先释菜以祭先师,“将舞,必释菜于先师以礼之”。
3.乐礼
西周主要的教育内容为“六艺”。习礼乐狭义是指在学宫练习礼、乐,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为政治服务,乐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个人来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形成崇高的品格;对社会来说,乐教使人性情宽和朴实,帮助移风易俗改造社会。乐的内容有很多种,如孟春习舞、仲春习舞、仲春习乐、季春大合乐、孟夏习合礼乐、仲夏修习乐器、仲秋合声、季秋习吹、季冬大合吹。乐舞活动多用来配合大型活动,习乐活动而所行、所学、所教之礼有视学礼、释奠礼、释菜礼、养老礼等。这些乐、礼关系多为先后、并列关系,是学校教育的固定安排。
(二)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崩溃而向封建制度转变的社会大变革阶段,三代的礼仪制度遭到了破坏。王权衰落,贵族垄断和控制的文化教育也日趋衰废,不断向下层扩散。没落的王公贵族及文化职官将宫中简册器物及礼仪制度带出官府,各诸侯国的礼仪制度得以保存、传承并扩散开来。新兴士阶层的出现为周礼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三代以来的教育礼仪制度沿袭下来,并随着私学的兴起出现了新的教育礼仪。
由于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养士之风开始盛行,大批自由民力图提高社会地位,跻身士阶层,就需要从师受教,私学便应运而生。以孔丘为代表的私学大师自立门派,招收学徒,传授知识。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曾说:“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惰礼是古代学生与教师初次见面时的一种礼节,也就是拜师之礼。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十条肉干以履行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束惰礼打破了身份的限制,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贫民百姓,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同时,拜师时行束惰礼,也是师生情谊的体现,正所谓“礼轻人意重”,拜师求学,以礼待之,无关身份地位,师生情谊更为深厚真挚。
(三)汉唐时期
汉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其进取的政治精神日益凸显,历来强调“文事武备”的儒家学说和汉武帝的政治愿望相契合。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下诏“罢黠百家,表彰六经”,儒学取得定于一尊的地位,带来了儒家经学教育的繁荣局面。教育礼仪主要沿袭了儒家学派推崇的周礼,并且随着儒家学派正统地位的确立产生了新的变化。
1.释奠礼
先秦释奠礼并非单一与学校礼仪有关,除了祭祀“乐祖”外,也是宗庙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仪。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祭祀孔子,首开中国帝王祭孔的先河。《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上始帅群臣躬养三老、五更于辟雍。行大射之礼。郡、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牲以犬”。可见当时已实行“圣周师孔”制。既沿袭了先秦释奠礼的传统,又凸显了孔子的地位。而随着孔庙人京的影响不断深入,周公渐退去释奠系列,“圣孔师颜”制逐渐成为释奠礼的基本制度。到了隋唐时期三教合流的出现,加上统治者个人的喜好,又一度实行了“圣周师孔”制。
2.齿胃礼
继梁朝实行齿胄礼后,第二次明确记载是唐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皇太子行齿胄礼。《旧唐书·玄宗纪》日:“冬十月,于东都来庭县廖置义宗庙。辛卯,幸新丰之温汤。癸卯,至自温汤。戊寅,皇太子诣国学行齿胄礼,陪位官及学生赐物有差。”齿胄礼与释奠礼十分相似,不同于天子释奠,齿胄礼指皇太子的释奠礼仪,且作为国子学释奠礼的一个环节,成为皇太子参与中央官学学礼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最为重要的影响在于体现皇太子作为国家政权储君对于兴学重教的态度,也是国子学释奠常规礼仪的一个重要构成,使中央官学释奠礼可上达太子,下至國子学、太学士子。
(四)宋元明清时期
隋唐时期佛道之教盛行,冲击着自汉以来独尊的儒学,一些文人志士力图为儒学重申正统地位,糅合儒道学说,竭力为传统儒学寻找本体论的论证与支持,摆脱了原始儒家过于简单粗糙的缺陷。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
1.书院中的教育礼仪
书院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机构,它出现于唐宋至明清时期,在宋代发展壮大。书院的发展壮大与理学思想有着密切关系,书院作为理学家传播其思想体系的文化空间,与理学传播有着双向作用:一方面理学人士通过书院传播其思想,对书院教育的重视和改造利用使书院制度化、现代化;另一方面理学人士以书院为阵地传播学术思想,扩大影响力,使理学思想体系更加严密完整。
书院沿袭了释奠释菜等祭先圣先师的制度,并且对修学与会讲礼仪有明确的规定。如吕祖谦的《丽泽书院学规》有规定:“会讲之容,端而肃;群居之容,和而庄。”另《庙学典礼》中有记载:“坐次,师席居中,左右以次设书桌,以右为上。诸生序齿,两两相对……晨参,清晨诸生毕至,师就坐,直日鸣钟一声,诸生以次出门外序立。第二声,诸生以次自正门东北入北面上重行立。第三声,唱揖,诸生齐揖,班首自西折璇到师前,进三步,拱手问先生安否,复退三步,揖,折璇人本位……会食,早食到,直日呜钟,喝揖,诸生齐揖,就食,勿得语言咳锤,伺食俱毕、喝揖、齐揖,以次退就庭中……午食亦如此……暮归,如清晨仪……”书院历来以师生关系情深义厚为人称道,师生之间的礼仪往来体现在生活起居、讲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成文或者不成文的教育礼仪使书院生活井然有序又生动活泼,师生关系恭谨又亲密,这样的教育场景不禁令人向往。
2.私塾中的教育礼仪
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作为私学的一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除秦朝曾短暂停废外,2000余年延绵不衰,至清代学塾发达,遍布城乡。私塾是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在蒙养教育阶段,塾师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其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私塾中的教育原则与方法显得简单粗暴,严格刻板,但不能否认,蒙养阶段的严格教育对于蒙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掌握扎实的书写基本功与国学功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清末民初的诸多大家都受过私塾教育,有着扎实的学习功底。
三、传统教育礼仪的内涵特征及当代启示
中国传统的教育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沿袭继承中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及文化潮流的影响,教育礼仪的表现形式因其载体的丰富也越来越丰富。无论教育礼仪如何变迁,其内在的特质均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色与教育伦理。
(一)尊师重道
礼是中国封建社会维系社会统治的制度体系,礼仪文化是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学校作为礼仪传承的主要载体,不仅有着与教育密切结合的教育礼仪,也渗透着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取向。自苟子提出“天地君亲师”,极力提倡尊师、重师,师道之传承就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价值目标。教育礼仪自三代起就通过释奠祭祀先圣先师,并绵延数千年,足以见其尊师重道的教育价值。古代师生关系的变迁也能从教育礼仪的变化中管窥一二,教育中的礼仪并不是约束师生关系的制度化规定,而是促进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能够绵延数千年,不仅是因为明确的礼仪制度规定,更是士子血液里流淌的文化传统与道德操守,其内在的动力才是此种制度得以生存的根本动力。
审视当今的师生关系,尊师重道的传统似乎对于现在的学生显得过于沉重。近年来学生殴打老师的现象屡见不鲜,师生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出现了复杂微妙的变化。学生能从心里自发产生“尊师重道”观念的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怕”老师,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互相指责与牵制更是有着种种原因。如何重树教师“为人师表”的公众形象,使公众自发传承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是当今教育最应解决的道德观念问题,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应从“根部”找原因。
(二)文化教育价值
任何一种历史现象都是所处时代的一种缩影,教育礼仪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表征方式,反映了所处时代的文教政策、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教育活动中礼仪规范不断变迁的把握,可以管窥其优秀的教育传统并将之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教育礼仪不仅有着历史文化功能,更有教育指导功能。如孔子践行“有教无类”,实行束惰礼,正如当今的俗语“礼轻人意重”。束惰代表着贫寒學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老师的尊重,这份情义也是师生情的纽带;释奠释菜礼体现的是对先人的尊敬与缅怀,教育学生懂得感恩与怀念;书院的学规为学生的行为处事提供了标准,要求严格但不失偏颇,懂得规矩才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在社会中立足等等。传统教育礼仪中确有可取之处,如果能将其中优秀的礼仪制度及其内涵在学校教育中合理地运用发挥,将对当今教育情境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着不攻自破的“杀伤力”。
(三)传承创新
中国传统教育礼仪本身作为一种制度和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变迁和更新才得以绵延数千年。我们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传承教育礼仪中值得借鉴学习的部分,充分重视传统教育礼仪中具有文化教育价值的部分,同时也要切合当今现实对教育礼仪做出新的诠释。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是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复古风”名噪一时,却只是一种噱头,并没有真正研究为何传承,如何传承。当今教育活动中保留传统教育礼仪的痕迹少之又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教育理念的传人打破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机制结构,我们试图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方式,而在此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方式成为被批斗的对象,教育内容、形式的大换血使得传统的教育礼仪几乎不复存在。在高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辩论中,被认为繁琐的传统教育礼仪是否真的束缚了学生的身心?而传统的教育礼仪因其文化教育价值是否只有被过度重拾才能体现其价值?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辩证地看待传统教育礼仪,是我们提高辨识能力、树立文化自信而又不失清醒的表现。在传承中创新才是我们秉持自身文化特质、开拓创新的正确路径。